4月18日,华泰证券林寰宇将对格力电器的目标价70.84元至80.9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一个星期之内,目标价大幅提高20元令人震惊。而其对于提升格力目标价的逻辑却是“看天吃饭”,一年换一个坑的林寰宇,押注格力电器其实是危墙之下的“自我解救”?
一则“格力电器筹转让所持部分股权”公告在市场掀起波澜,接盘对象虽未揭晓,公司股价却已先行。
近日,更有华泰研究员将格力电器的目标价上沿上调至80元——有意思的是,这个价格相比一月份目标价高出40元。
截至4月18日收盘,
格力电器股价上涨2%,报收59.5元,总市值达到3579亿元,比美的集团市值高出58亿元。
在2015年之前,格力电器市值一直领先美的集团至少150亿元。但2016年之后,美的集团实现了对格力电器的反超,甚至在2017年美的集团市值最高时曾领先格力电器约800亿元。
在格力电器公告股权转让后,4月9日复牌接连两涨停至今,格力电器累计涨幅已近25%,9个交易日市值增幅逾700亿元,时隔三年后再次超越美的,成为家电企业的龙头。
不过,华泰证券研究员林寰宇却对格力当前的股价并不满足,其近日研报指出,目前时间点格力电器具备较强估值提升潜力,如新进股东对业务协同有明显改进,估值或进一步提升。
目标价70.84元至80.9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颇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份,林寰宇对于格力电器的目标价仅为40元,短期内大幅提升目标价格难道仅是因为格力股权转让?
3月8日,华泰证券的林寰宇将格力电器的目标价上调至57.89元至63.25元/股,作为其大股东切换的。
而此前格力电器公告称,格力集团拟转让公司15%股票。
随后格力电器的股价大幅攀升,股价上涨至其预测目标价。
对于一个证券研究员来说,目标预测的准确与否,往往体现了分析师的水准。
事实上,在今年2月份,林寰宇还预测了另一大家电龙头美的集团,将其目标价定在45.90-48.86元间,结果美的上涨的股价却超出了预测的目标价。
从过往的数次预测来看,其预测的水平飘忽不定,但却依稀透露出“看天吃饭”的印记。
对于提升格力目标价,华泰证券的逻辑来自五个方面。看好格力电器估值中枢提升;
白酒龙头茅台估值提升带动大消费龙头估值上移;
分红恢复及未来股息提升预期,
或将进一步修复提升估值;相对优势驱动估值优势;MSCI 引导海外资金进入,对格力电器估值正面影响可能更大;公司行业地位领先,估值有提升预期。
值得思考的是,华泰证券林寰宇将格力电器对标茅台为首的消费品的估值提升,并以MSCI 带来的海外资金进入为由,为大幅提高的格力电器目标价站台似乎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此前3月29日,美国百年老投行高盛宣布上调贵州茅台目标价至1016元人民币,国内一线券商中信证券在最新研报称,给予贵州茅台1000元的目标价。
不过,4月11日在茅台股价一度逼近千元后,被认为是牛市风向标的外资开始大举抛售白酒股,其中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居于前列,偏向投资品属性的茅台,高估值之下如何维持高增长令人担忧。
而数据显示,4月17日北上资金净卖出格力电器3.89亿元,这已是北上资金连续三天净卖出格力。
本周三个交易日,北上资金累计净卖出格力电器达6.18亿元。
华泰证券林寰宇的评判依据,透露着“看天吃饭”的属性。
无论是白酒为首的消费品,还是外资的流入,都是建立在“牛市”的行情下。
根据券商能力评测,其20日短测的成功率仅为33%,在分析师中排名205位。
来自华泰证券的林寰宇曾上榜名噪一时的新财富榜单,2017年还在中信建投的林寰宇夺得新财富分析师家电行业的第五名,彼时新财富排行是衡量一个分析师的重要环节,排名考前的分析师往往容易高薪被挖。
大券商之间的排位竞争非常激烈,2017年在可统计的28家A股上市券商中,总计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若以营业收入来看,中信建投排首位,但事实上,当年华泰证券的净利润却是表现最好,问鼎净利润的冠军。
而频繁跳槽(中国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盛证券)的林寰宇在新财富榜单光环加持下,随即从中信建投跳至了国盛证券,如今又傍上了华泰证券。
不过,从以往数次的预测来看,林寰宇预测水准随着股市行情波动。
比如2014年仍在中国银河证券的林寰宇,在上一轮牛市开启的前期,预测的美的、格力电器、雪莱特目标价准确率明显提高。
事实上,只要再稍微往前翻,就会发现其预测多以失败告终。
值得注意,在如今日渐激烈的券商竞争面前,对分析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7年曾是券商利润魁首的华泰证券,不得不面对业绩下降的尴尬。
华泰证券3月29日晚发布了2018年年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61.08亿元、同比下滑23.69%,归母股东扣非净利润达到50.0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17.01%。
事实上,华泰研究所似有人才枯竭迹象。
2018年5月,华泰证券研究所前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离职,加入日资头号券商野村证券。
在履职华泰证券之前的9年时间里,他任职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有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经验。
在中国经济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强大的政策和学术资源网络。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年仅33岁的陆挺发布了一篇有关中国经济走势的报告,作出了几个判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会在8%以上。
2010和2011年被,陆挺被彭博通讯社评为预测最准确的中国经济学家。
在2012年《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年度和季度预测双冠军。
2013至2015年他三年蝉联《机构投资者》亚洲区和中国区经济学家排名第一。
2014年和2015年《机构投资者》亚洲区评选其参与领衔的美银美林中国研究团队排名第一。
然而,在陆挺辗转外资行,并转会华泰后,华泰证券研究所依然没有新气象。
罗毅、沈娟等华泰研究所“老人”在华泰证券的影响力下,仅获得银行第三、非银第二,华泰研究员在“新财富”健在的7年时间,每年40余个奖项这个,从未在头名座次上出现。
而在陆挺出走后,
华泰证券研究所更加人才凋零,研究所目前或由原华泰证券益田总经理陈莉负责代管研究工作。
而华泰益田则是出了名的游资大本营。
在过去一年,表现并不出色的华泰证券分析师林寰宇,或许需要以新的方式在证明自己,而提高预测准确率是最直接的方法——喊出令人咋舌的股价,是否能让他跨入明星分析师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