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一分钟带你回到小时候的清凉,远离盛夏酷暑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3 17: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枯藤老树昏鸦

地上自熟蛋花

再把孜然一撒

夕阳西下

烤肉煎蛋吃吧

这是这几日在夏天高温“烹煮”下的现实状态。


枯藤老树昏鸦

空调WiFi西瓜

葛优同款沙发

夕阳西下

我就往那一趴


这是近些年网上流行的过夏天的最理想状态。


连日来的橙色高温预警,和火力全开的“全国热烤”,让所有人都只想抱紧空调,恐惧出门。特别是入伏后的这种“大风越吹我心越烫”的天气,感觉要是离开了空调,自己分分钟就会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蒸发了……



那,没有空调的怎么办呢?为了和炎热斗智斗勇,人们总有办法。不就是没有自己的空调吗?那去蹭别人的总可以吧:



碍不下面子蹭空调? 大不了住进和空调具有同等降温效力的冰箱里呗:



要不就泡进水里和水融为一体:



再要不看到哪里有冰箱就一头扎进冰箱里:



或是和冬瓜相依为命:



国外的友人也不示弱,为了避暑,纷纷放飞了自我。


有钱的在家靠游泳池:



有车的出门靠车里的游泳池:



没车的靠皮肉组织滑行:



技术大牛们还能自制空调服,衣服里还自带降温小风扇:



似乎,在这个热浪猖狂肆虐人间的的夏天里,全世界的人心里都只有两个字:避暑。确实,连中国古人都有“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的呐喊, 包括宋代米芾的《逃暑帖》、五代杨凝式的《夏热帖》也都在诉说着一个等式:


夏天=避暑



可我们似乎忘了,在那个哼着“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的小曲儿迈入的夏天里,我们曾连热出的汗水都是甜的。



踏着知了声过夏天


那年夏天,风扇还没有开始卖,更不知空调为何物。一把大蒲扇,一张凉席或者一件蓑衣,一群在打麦场或谁家屋山头“啦大呱”(四川话是摆龙门阵,东北话是唠嗑,山东话是啦呱)的人,好几个被热醒后的一抹一把汗的夜晚……是很多人小时候的纳凉记忆。



有了风扇后,风扇就成为了夏天的标配。风扇呼呼的吹个不停的时候,小孩子总喜欢对着电风扇叫,没有缘由,反正就是觉得很好玩。有的风扇还有定时旋钮,睡前定半个小时,半夜如果热醒了,就爬起来去洗把脸或者冲个凉,然后再回来继续睡。要是被蚊子咬了,用风油精擦一擦,然后就随它去吧。



那年的夏天异常的聒噪,知了声连绵不绝,如果是农村,田里还会有青蛙呱呱的叫,无不在这里肆意展现生命的热烈。有时也会突然停下来,不久又会不约而同的叫了起来,声音也会更响。当然它们都活泼不过孩子们。三五两群的孩子们仿佛不知道怕热,一路欢笑着去树上捉知了。有时会有长辈陪同着,长竿和大网兜是必备的工具。家里的老人还会经常说:“没有知了叫,不算是夏天。有了知了声才算是真正的夏天。”



那时候虽然盛夏燥热如火,但大人小孩都可以到河里嬉戏打闹,或者游泳洗澡,一条轮胎的内胆就能成为一个游泳圈。在农村,也是一顶草帽田野忙,收工河里去纳凉。女人们在河里洗完衣服,就晾晒在河边的卵石上,被风吹到河里也不用怕,总会有在远处洗澡的人给捞起来。



黄昏时分,流云涌动而天地安宁,河岸边的泥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河水渐退时,潮湿的河滩上会布满一个个的小孔,用手指挖下去,还能挖到一个个小河蚌,回家煮一锅美味的汤。一些渔人收起早上铺下的渔网,也能收获满满一大框的鱼。



那年夏天,电脑、手机还没有普及,无线网还没有成为必须,低头族也没有出现。放学或是下班回家,一群人带着草席或者竹椅,在露天的草地上或院子里摊开,吹着口哨呼唤风,围成圆圈听讲故事,或是数着天上的星星。



有蚊子的时候,就燃一堆艾叶驱赶它们。面前的河流无声无息的流淌,对面的远山上似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偶尔有虫鸣或与鱼儿跃出水面的声响,划过静谧深邃的夜里。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流萤飞过,一闪一闪格外动人。



西瓜当然是夏天必不可少的美食,现在依旧。不过那年夏天的家里还没有冰箱,西瓜都透着一股热气。于是大人们会接一盆凉凉的水,然后把西瓜放进水里泡半个钟头。这样开吃的时候,冰凉凉的西瓜就褪去了夏天的燥热,一本满足。



冰棒也是必备的。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写着“冰棒”二字的泡沫箱,有的用小推车载着到处转悠,有的就放在小卖前的柜子上。泡沫箱里装的都是几毛钱就能买到的冰棒,大多都是水果味的,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冰棒蛋筒冰淇淋,价格也不一。



后来有了刨冰。把冰好的冰块放进刨冰机里,榨出来满满一碗纯白的刨冰,浇上一点糖水或者果酱,在冰顶上放一颗樱桃,就可以美滋滋的吃一下午。



哦对了,还有汽水和碳酸饮料。不管多热的天气,都想出门买些汽水喝,仿佛只要喝了一罐汽水,夏天的热气就会和汽水的气泡一起消失一样。



那年夏天,偶尔也会有几场倾盆大雨,电闪雷鸣。似乎要把夏日的烦闷冲刷一些,却又带着更惊天动地的雷声。那段时间,上班上学的路也会突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大人们忙着避开积水的坑洼,孩子们却专挑有水的地方猛踩然后欣赏溅起的水花。路上和走道,到处都是沾满水汽的脚印和顺着雨伞蔓延下来的雨势。



那个时候当然希望暴雨过去后,夏天不再热。不过即使继续热也没关系,俗话说“伏天不热,五谷不熟”,自然赠与人类何其丰富,再热个几天又如何?何况大汗淋漓过后再冲个凉是多么的愉悦,没有流汗的夏天怎么能称得上是夏天!



那年夏天里,人们的生命热烈似火,一如泰戈尔所说的“夏花之绚烂”。虽然有时也会闷得令人烦躁、热的酷暑难当,但人们依旧期盼着下一次夏天的到来,再一次感受从走道吹过的热浪,再一次大口吃瓜大口喝冰汽水,再一次遇见逆着光看得清脸上绒毛的可爱笑脸。

那年的夏天我们从未怕过热,也在高温下谱写着自己关于夏天的故事。如今,我们也能在高温和暴雨预警里,把这个浮躁、烦躁、聒躁的夏天,好好的过完。

最后,且让小编我即兴赋诗一首,与大家在炎炎夏日里共勉:



输入

那年夏天,碧水蓝天,

绿草庭院,云杉搭建。

藤萝绕窗,树影摇晃,

青山若现,河水流淌。

彩蝶飞舞,野花盛放,

蜜蜂嗡嗡,蝉鸣作响。

帆船点点,海鸥翩跹,

汗流浃背,微风拂面。

谈天说地,笑声不绝,

抓鱼捉蝉,样样俱全。

吃瓜喝冰,铺席赏月,

高温何惧,此间少年。


【小调查】

每个人的 那年夏天都不一样。

但有田野、有蝉鸣、

有微风拂面的夏日都令人怀念。

你的那年夏天又是什么样呢?



输12

编辑:徐啸

参考来源:观察者网、新浪微博、济南日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编辑:乔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