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捡书博士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每晚9点,翻一本书,想一个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deepseek预测:未来十年内非常稳的十 ... ·  15 小时前  
人力葵花  ·  2025年度招聘计划.doc ·  16 小时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黄金回购升温,赶快卖还是接着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捡书博士

居家隔离20天后,一个普通人的9条教训

捡书博士  · 公众号  ·  · 2020-02-13 20:45

正文

作者 | 刘娜 来源 | 闲时花开(ID: xsha369)

结束 曲:明天 - by 南征北战NZBZ



我们小区有确诊者,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很早就上了防控名单。


我们楼上有武汉返乡归来的人员,不清楚是哪一家,前几天总有护士上门测量体温。


一个多星期前,小区就封了大门,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外出的人也要接受检测。


透过窗户可见的活动身影,只有背着药桶的消毒员,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和用喇叭播放防疫知识的社区干部。


但,没有人恐慌。


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居家隔离,包括那些平日在小花园打闹嬉戏的孩子,和聚在楼下阳光处回忆往事的老人。


今天,是全国抗疫的第21天,武汉封城的第20天,普通人禁足的第19天。


回望过去这段交织着悲伤和鼓励、泪水和希望的日子,身为一个居家隔离的普通人,我写下了这9条教训。



01


你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我先生的亲表弟,4天前离开了人世。


他刚满38岁,因肥胖和肾衰竭,患有多种基础疾病。


新冠肺炎爆发时,他正在住院,看到医院突增很多发热病人,还提醒我们不要外出。

短短几天后,他就走了,留下妻子和一双正在读书的儿女。


特殊时期,不让奔丧,亲人都没能送他最后一程。


这几天,我一想到他,就悲从心来,无法自己。


这次疫情中,以敢说真话而被熟知的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时说: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病毒战争中,医护人员除了药物治疗,做得最多的其实是陪感染者一起熬,熬到病人免疫力恢复到,足以打败病毒那一刻。



张文宏说,最好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你的免疫力,就是你的护身符。


所以,请照顾好自己,包括睡眠、饮食、情绪和心理。



02


病毒来袭,不论尊卑贫富


这场疫情,已无情地吞噬数百人的性命。

这些人中,有两腿泥巴、一脸沧桑的农民,也有长江财险董事长、黄石原市长;

有大字不识、足不出户的白丁,也有博览群书、桃李满天下的华中科大教授……


人在病毒面前,如此脆弱。


无关身份和地位。


所以,切断病毒,不 是某一个人、某一城人、某一地域的人的事儿,而是每个人的事儿。



03


年龄不是财富,才华却是高山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


84岁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73岁的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79岁的著名建筑学家、从小汤山到火神山医院的总设计师黄锡璆……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79岁,但危机时刻扛起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安危。


钟南山、黄锡璆、李兰娟


马尔克斯说: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父母在,人生尚且漫长。


父母亡,暮年叫嚣逼近。


疫情下的我们说,了不起的父辈,是隔在我们和灾难之间的一道帘子。


有父辈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历经恐慌,受尽磨难,终将安详。



04


我辈没有经历战争,但从未远离灾难


70年建国立业,40年太平盛世,让我们中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战争岁月,也让我们很多时候变得敏感脆弱。


过惯了静好岁月,在大疫大恐之中,心生抱怨,恼怒不安。


其实,静心想想,面对强大的自然和可怕的病魔,人类一直都是被欺负的弱小者。


从来都未强大过。


人类一直都是渺小的,所以不要傲慢


危机一直都在,是傲慢和狂妄,让我们放松了警惕。


但愿灾难过后,从个体到国家,都懂得,生于忧患,敬畏安乐。



05


身体遥远时,心灵反而更近


灾难不仅曝光丑陋,揭开暗疮,而且让我们看见诚意,遇见美好。


无法相见的隔离岁月里,我们甚至确认了谁是我们最牵挂的人,谁又是最牵挂我们的人。


回家


身体的隔离,会让我们透过假相和迷惑,跟随内心直抵真相:


真相从未离开,一直就在我们灵魂的深处。


我们安静下来,才能找到它。



06


每场灾难,都是一场爱国教育


灾难是一场爱的教育。


它以压倒一切的态势,让这片土地上的穷人和富人,乡里人和城里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各行各业的人和各色各样的人,凝聚团结在一起,都变成一种人:


中国人。



每个中国人,都是疫情的当事人。


每个中国人,也都是抗疫的责任人。


每个中国人,也都再次确认:


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休戚相关。



07


疫情倒逼我们,学会反思进步


原本期待正月十五左右出现拐点的我们,如今都逐渐接受这样的真相:


疫情可能要持续更长的时间。


所以,做好持久战的我们,利用互联网这个无形的巨无霸,探索了远程教学,网上办公,火神山医院甚至有了无接触收银超市。


疫情之下,为了生存、生活,更多人会去想办法创新,会去造条件克服,会在灾难中求生。



没有人欢迎疫情。


但疫情,倒逼我们学会绝处逢生。



08


成为建设者,而不是堕落者


居家隔离的日子,也是闭关修行的日子。


如果我们在这段至暗岁月里,能够整合自己的生活态度,重塑内心信念,审视余生之路。


等艰难的时刻过尽,我们将拥有更深沉与更健康的自我。


灾难之时,也是修行之日


不要堕落,不要在无序中无爱,在无聊中无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