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我国华东地区发现鱼类新物种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让心情豁然开朗的5句话 ·  4 天前  
新华社  ·  新华社带你打卡23座文化名城 ·  5 天前  
观察者网  ·  他不幸身亡,年仅21岁!景区通报 ·  1 周前  
大橘创业说  ·  老百姓以前是谁都相信,现在是不知道该相信谁 ·  1 周前  
大橘创业说  ·  老百姓以前是谁都相信,现在是不知道该相信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抄经、跑步和吃素能帮你度过中年危机吗?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7 18:48

正文

澎湃新闻记者 傅适野


在石器时代,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低于20岁,中世纪时候,人类的预期寿命达到30岁。文艺复兴时期达到35岁。19世纪末期,人类的预期寿命增加到40岁。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1岁,198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2岁。其中发达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预计到本世纪中期,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将达到88岁,在本世纪末期则将达到100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西方的炼金术士和中国的炼丹道士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似乎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如何定义老年?老龄化又意味着什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是否会为我们提供一幅截然不同又超乎想象的老年图景?衰老、对于死亡和青春不再的恐惧、表面的青春与实际衰老的间隙、展示文化对于年轻的推崇和无意间对于衰老的贬低,这些都是如今人们必须面对但又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常青的新书《如何老去:长寿的想象、隐情及智慧》,则试图梳理关于老年的概念。



常青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后赴美做博士后。回国后在跨国制药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目前做和医疗创业相关的工作,并在闲暇时间写作。在《如何老去》之前,她写过虚构的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和《B.A.D》,也写过非虚构类的作品《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医事》涉及如何理解医生、医生这个群体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如今这本《如何老去》可以看做是《医事》的延伸,也是一部既体现医疗的专业性,又有一定社会性的作品。


在书中,常青不仅引用了很多古往今来关于追求长寿、抵抗衰老的例子,同时也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提取素材,谈到养生、谈到复壮药物等。


衰老和死亡:被回避的和被污名化的


常青回忆,她的同代人以及她的上一辈,是很少公开谈论死亡的。常青觉得这本质上是一种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其实这种恐惧从古到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否则也不会有古代那些乞求长生不老的炼丹道士,也不会有现在动辄一掷千金到住进瑞士抗衰老中心的亚洲富豪。如今更有如火如荼的永生人研究,认为永生是最基本的天赋人权,宣扬“人活千岁不是梦”。


一方面是对于长寿的想象和对于永生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衰老的恐惧和对于老年人的污名化。常青在书中写到:“老年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掌握,地位动摇了,崇老文化动摇了。”有句俗话,是长者在教育年轻人时候经常用到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而在如今这个技术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年代,老年人的生命之盐似乎已经失去了价值,年轻人不再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便有了那些企图对抗衰老的方式,比如女性使用的名目繁多的抗衰老的化妆品和男性使用的复壮药物。常青曾在辉瑞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在她看来,对于大部分男性而言,性能力是衡量年轻和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较为有趣的是,“这是一种隐隐的、不便言说的、但又像针刺一样存在的东西”。


“商业力量试图塑造好的形象去引导人们。好的形象指的是年轻、壮年,说的直白点就是一夜好几次,一次持续多长时间等等。针对此类药物的营销推广,有的会强调起效快,有的会强调持续时间长。这个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基于文化和心理的特征才出现的市场。但是从技术角度这个市场不好经营,因为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况。”


“中年危机三大宝:抄经,跑步,吃素”


一次偶然的机会,常青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友人的状态,这位朋友说,身边的朋友在跨过35岁之后,分离成两大阵营:一部分人在抄经,一部分人在跑步。“有人概括了新中产三大宝,也称中年危机三大宝:抄经,跑步,吃素(此处也可替换为榨果汁)。”常青在第二章《那些养生派焦虑分子》中这样写道。这样的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但又无比准确。更不用说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的爆款养生文章:《熬夜的八大坏处》《肺癌的起因已找到,触目惊心!》等等,哗众取宠的标题取代了逻辑思考,诸如此类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流通。


常青在这些广为流传的爆款文章和关于保健品的广告中,看到了养生派的焦虑,更看到了人们基本判断力的匮乏。“当看到类似信息的时候,很多人都倾向于片面地肢解或者是以偏概全的去吸收一些知识,没有特别多的人想去了解人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基本的运转原理是什么。比如网上说黑木耳吃了对身体好,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频率吃?除了听这个专家说吃黑木耳对身体好之外,是否有其他东西有相同的效用。我曾经听说某个人读到两份报纸,上面有两篇文章说吃苹果有益健康。但其中一份说饭前吃,另一份说饭后吃。这个人无奈之前,只好饭前吃一口,饭后吃一口。”常青说。


常青认为目前名目繁多的养生信息是被一些力量,尤其是商业力量推动的。人们对于此类信息的盲从反映的是面对知识吸取和判断的过程。目前大家都倾向于简单的、片面地吸取知识。先不说对健康是好是坏,这首先可能导致过度的、非理性的消费。


更进一步,常青认为现在的科普教育和医学教育存在问题,这后面的推动力量导致简单的因果归纳和孤立的论证。更加糟糕的是,有些产品企图从情绪上打动老年人,让他们产生共情,而丧失了判断力。


医学进步“制造”疾病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100岁的你,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你的呼吸、排便都不能自理。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是一个长寿的老人?你是否渴望这样的长寿?


这是常青在书中提出的一个问题,长寿可能仅仅是延缓了死亡,但却无法阻止衰老的步伐。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制造”出来。常青以抑郁症为例,来说明制造疾病的过程。一个健康的人,在各种量表的量化之下,可能会产生吃药预防抑郁症的需求。而在抑郁症药物中,如今也细分到各种疗效。“在时间的渗透下和诸多力量的助力下,它们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就会成为一种疾病。”所言极是,很多如今的病,可能在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前,根本就不存在。


常青认为这些制造疾病的力量,一部分来自于医学系统内部的发展。“医学几乎是不可逆的,甚至医学想可逆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以内科为例,以前内科你去看一个大内科的医生,他们都能解决问题。而现在内科分各种各样的内科,有胃肠的,心脏的。比内科更加细致的是心血管科,分十几个专业。甚至一个专业和另一个专业之间的诊治方案都不一样。各种力量推动着医学的细化,细究到每一个分支的时候,还有无穷无尽细分的可能性,这对病人来说不是一个有利的现象。”


而另一部分制造疾病的力量,则来自于商业需求。在商业的推动下,医疗被生活化,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正因为抗抑郁症的商家在不停地研发新的产品,所以他们为了推动市场的扩展,就需要把一个没有抑郁症的人变为潜在的病人。


这样的情况让常青担忧,但她认为大部分医生并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们想的只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手艺把工作做好。他们也不是完全不会考虑,除非哪天他们成为病人。


让老龄研究雪上加霜的,是如今世界范围内医学领域中老年研究的乱象。从专业角度看,首先衰老不是一个热门和主流的研究领域。它是错综复杂的,不是一个单一因果或可以孤立看待的事物,老年是一种状态。老年的性质决定了这个领域在短时间内很难有答案,很难出研究成果。更不用说那些伪中医了。常青认为真正的中医里包含着一种哲学观,但当下中医行业里的很多从业者却没有领会到这个精髓。“我们以前开玩笑说电线杆上那些老中医壮阳的广告,他们的中药里掺的都是西药的成分,这个巨大的土壤说明一部分受众是可以让土壤去存在的。”


常青认为改变土壤并非易事,她的希望是她的这本新书让人们可以好好思考什么是衰老,衰老意味着什么,大众媒体上的广告到底可不可信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本书有一点小小的建设性,那就是它也许可以刺激这些人重新调整自己的方法学,不要再被简单的因果推理利用。”




本期编辑 郦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