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奢侈品电商巨头NET-A-PORTER将退出中国市场,其发展历程及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关注。近年来,奢侈品电商行业遭遇寒潮,多个平台陷入困境。文章分析了奢侈品电商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品牌价值与消费者体验的平衡、市场竞争激烈、渠道控制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NET-A-PORTER决定退出中国市场
奢侈品电商巨头NET-A-PORTER发布公告,确认关闭中国所有门店的日期,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该公司面临困境,之前曾传出业务清算的消息。
关键观点2: 奢侈品电商行业的挑战
近年来,奢侈品电商行业遭遇寒潮,多个平台陷入困境。NET-A-PORTER的全球业务也面临挑战,销售业绩下跌。行业遭遇困境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渠道控制问题、消费者体验与品牌价值平衡等。
关键观点3: 奢侈品电商市场的机遇
尽管奢侈品电商市场面临多重挑战,但仍蕴藏着一些机遇。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政策支持、循环经济的理念等可能为奢侈品电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正文
又一奢侈品电商巨头将撤出中国,历经十余年发展依然难逃败走命运,不免令人唏嘘。
《联商网》了解到,奢侈品电商
NET-A-PORTER
确定了关闭中国所有门店的日期,将彻底退出中国。
近年来,奢侈品电商集体遭遇寒潮,破产、倒闭消息频出,奢侈品电商行业为何陷入困境?未来将如何发展?
2月15日,
NET-A-PORTER
中国在官网发布公告称,NET-A-PORTER颇特APP、官方网站以及NET-A-PORTER颇特官方精品店小程序,将于2025年3月20日停止运营,届时所有商品将结束陈列,无法进行购买。
根据公告,其售后通道将保持畅通至2025年4月22日,官网及小程序用户需要前往NET-A-PORTER颇特APP进行售后。如超出前述期限,将无法再提供退换货等售后服务。
同时,另据了解,该公司也将同时关闭天猫店铺,以及小红书和抖音旗舰店。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就曾有多个时尚品牌方收到来自
NET-A-PORTER
中国的消息,
NET-A-PORTER
中国业务预计将进行清算,从2025春夏系列开始将不会向品牌下订单,中国线上业务将会持续到明年3月为止。
此外,据历峰集团与阿里巴巴合资公司、
NET-A-PORTER
运营主体风茂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员工透露,该公司
首席执行官
吴雅婷曾向员工宣布公司即将解散。
天眼查显示,风茂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为超大型企业,注册资本超12亿人民币,成立时间为2019年5月,董事长、总经理以及法定代表人均为顾佳琳,由Da Vinci Holdings Limited100%控股。
公开资料显示,
NET-A-PORTER
由时尚编辑Natalie Massenet创立于2000年,一度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电商,并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
2002年,Richemont SA(CFR.SW)历峰集团加入到Net-a-Porter的风投之中,2003年更耗资5000万英镑增持股份至30%。
2010年,历峰集团宣布以3.5亿英镑,约合5.3亿美元的估值,收购
NET-A-PORTER
集团63%的股份,加上已经持有的30%股份,达成绝对控股。
2015年,Richemont SA历峰集团更进一步主导了
NET-A-PORTER
集团和意大利竞争对手Yoox SpA的合并,并导致在
NET-A-PORTER
仅有少数股权的集团创始人Natalie Massenet愤而出走。
实际上,
NET-A-PORTER
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早有端倪,
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
步履维艰。
2015年,
NET-A-PORTER
SpA旗下的折扣时尚电商outnet.cn颇特莱斯在经历大规模裁员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而2019年,Yoox SpA也宣布于次年初退出中国市场。
而
NET-A-PORTER
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继续运营,主要是因为在2018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历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运营
NET-A-PORTER
和Mr Porter中国业务,并在合资公司成立后入驻天猫奢品专享平台Luxury Pavilion。
值得注意的是,
NET-A-PORTER
的全球业务同样面临挑战
。
根据最新财报,历峰集团披露YOOX NET-A-PORTER在2024财年中的销售业绩下跌14%,集团已将YOOX NET-A-PORTER列为已停止运营的业务,并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其出售事宜已取得进展。
事实上,不仅是NET-A-PORTER中国,不少奢侈品电商的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就连头部平台也接连陷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Farfetch曾与历峰集团、阿里巴巴合作紧密。
此前,历峰集团计划向Farfetch出售YOOX
NET-A-PORTER
,但因Farfetch自身难保,历峰集团的计划宣告流产。
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和历峰集团宣布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Farfetch各投资2.5亿美元,共同持有一家新合资企业25%的股份,由该合资公司运营Farfetch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不过,随着Farfetch深陷破产边缘,这一联盟状态也宣告瓦解。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多个奢侈品电商平台身上,2024年3月,时尚集团Frasers Group旗下的英国奢侈品电商Matches宣布进入破产政府托管,其曾被誉为英国最赚钱的奢侈品电子商务平台之一;2024年初,加拿大奢侈品电商Ssense开始频繁打折。
回顾更早以前,走秀网、尚品网、呼哈网、品聚网、尊库网、新浪奢品等大批奢侈品电商玩家陆续成了行业炮灰,纷纷破产关停。
过去一年,对于中国奢侈品市场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
据贝恩咨询最新的《2024奢侈品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约为1.5万亿欧元,预估年增长率介于-1%至1%之间,个人奢侈品消费支出约为3630亿欧元,同比2023年下降2%。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Bruno Lannes认为,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奢侈品牌面临生存求变的关键节点。预计很多品牌或将陷入低迷,但部分品牌仍会保持增长。对于大多数奢侈品牌而言,未来的战略重点将从扩张和提高价格,转为销售网络整合与绩效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奢侈品电商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而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品牌价值和消费者体验。
一方面,奢侈品电商的上游是奢侈品品牌,后者拥有极高的话语权,为了维持自己的高端形象,也为了垄断渠道,奢侈品品牌不会轻易将授权外放,这也导致奢侈品电商一直无法争取到头部奢侈品牌以官方身份入驻,也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
奢侈品电商平台拿不到品牌的正规授权,就只能从二三级经销商手里拿货,渠道差异很大,导致消费者对于来源和品质存在疑虑。
有分析指出,奢侈品电商为平台业务,没有顶尖奢侈品的授权,Net-a-Porter SpA和Yoox SpA更因是自营平台,几乎不销售顶级奢侈品,而中国消费者则热衷于购买LV和Gucci等顶级奢侈品。
另一方面,奢侈品属于低频、高客单价的特殊商品。对于奢侈品的主流消费者而言,他们追求的是愉悦的购物过程和尊贵的服务,线下品牌专卖店能够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和专属服务,这一点是电商无法比拟的。
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要客研究院的评论指出,奢侈品消费者往往非常重视尊享的购物体验,而即使电商平台开设了自己的线下实体店,因为专业力和业务模式不同,也难以提供与奢侈品牌实体店相媲美的服务和体验,而这恰恰是购买奢侈品人群向往的消费愉悦感。
此外,许多奢侈品牌都有自身的官网电商,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会进一步拓展线上渠道,这使得奢侈品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不少
奢侈品牌近年来加强了对终端渠道的控制,收回分销权并转向直营,直接削弱了第三方电商平台的生存基础。
在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随着阿里、京东等综合电商通过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渠道介入奢侈品赛道,奢侈品电商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被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