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栏开篇语
银行,这个从诞生就与钱有关的机构,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银行业——这个中国金融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在自身大发展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与银行业息息相关的金融从业者,站在门外窥探,也许目可及远。
本专栏试图站得远一点、看得客观一点,尽量以数据说话,不臆测,不断言。第一篇是「新常态下的银行业」,后续准备以各时点报表为切入点,看银行们怎么样。
新常态下的银行业
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增长,努力保持在7.5%左右增速的「新常态」下,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影响下,银行业也迎来了「新常态」。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表象之下,是房地产行业蛰伏,制造业低迷,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迅速衰败,对银行业造成极大压力。而被银行业垄断的金融体系,也日趋多元化,直接融资比重逐年增加,银行业不仅要面对「蛋糕做不大」的局面,还要面临「蛋糕分的少」的挑战。
在信贷扩张、经济增长等有利因素促进下,商业银行保持几年20%以上的高增长。2013年起,受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业初现疲态。2014年,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降至14%左右,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更降至10%以下。
受银行股改、央行放水、剥离不良资产等因素的促进,银行业不良资产在11年达到最低。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行业经营恶化、外需减少等情况,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也水涨船高,季度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不良额、不良率「双降」似乎成为历史。另外上市公司三季报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类贷款增速加速增长,不良加速「双升」似乎才刚刚开始。
一直以来最被诟病的「净息差」其实并非银行业超高利润的来源,但不得不说净息差是银行业「轻松赚钱」的不二法宝,也是衡量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在「四万亿」超级泄洪拉低净息差之后,12年银行业净息差最高上涨至277个BP,但这一指标随着利润增速下降、不良增速上升,也调头向下,最低258个BP。
经过轮番上市补充资本,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2年底达到历史最高的13.25%。但股市似乎禁不住这样折腾,随着大银行均完成上市,商业银行补充补充资本充足率的途径越来越少,本次优先股发行结束之后,资本充足率补充压力将十分大。
资本对商业银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业务占据主流业务的中国银行业,资本意味着市场规模、盈利多少,也意味着稀释不良资产,更意味着「大而不倒」。
总的来说,目前银行业的经营仍然正常,盈利能力和风险情况仍在正常范围内。虽然有平安银行在集团助力之后的亮眼表现,但同时也有交通银行每况愈下的黯然。相比12年之前的「高增长、高息差、低不良」,银行业似乎进入到了「低增长、低息差、高不良」的「新常态」,目前看不到翻身而上的迹象。
但这种暂时的安全,是建立在更大的挑战还未到来的情况下。这个更大的挑战,就是「互联网金融」。
银行从诞生之初,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将短期、小额资金集中起来,通过大数据进行期限错配产生收益,管理控制风险保证利润。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各种衍生品将风险进一步分散,多种直接融资渠道也补充了银行的作用,站在他们肩上的互联网金融,不得不说是对传统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威胁。
互联网金融具备透明度高、参与广泛、中间成本低、支付便捷等的先天优势,随着社会科技进步、民众教育程度提高,必将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它既能增加直接融资的参与者、也能拓展直接融资的渠道、还能让项目更透明、风险更分散;它还可能进一步改变银行的盈利结构,使银行彻底沦为结算的工具。
13年6月上市的余额宝已经初露锋芒了。在此以前,无论是大妈排队哄抢国库券还是股市惊天突破6000点,似乎银行内的存款都不为所动,存款余额增速也一直维持15%以上。可余额宝作为这个导火线,点燃了银行存款转移的火药桶。13年6月以后,银行存款增速节节下行,拉存款越来越难成为银行从业者的普遍共识。不仅存款难拉了,而且存款成本升高了,理财产品火爆的背后,是民众不再甘于只拿微薄利息的心。
而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们只是一个不那么大胆的开始。
「新常态」下的银行,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