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直播 一键预约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孩子放假,老母亲依旧有操不完的心。
今年女儿正值小升初的关键期,为了能上区重点,全家谁都不敢懈怠。
跟家里老人说孩子学习压力大,作业多,寒假假期短,今年不回家过年了。
我也提前休年假,天天在家给女儿做营养餐,想方设法给她补脑,做她坚强的后盾。
至于女儿,毕竟是备考主力军,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早上一醒来,先背英语单词,吃完早餐,就去培训班学习,要是老师拖堂,连午休都没有。
回到家,吃完饭后直接开启“疯狂”写作业模式。
除了学校发的假期练习册,还有培训班老师给的重难点要领,甚至还有我在鸡娃群里淘到的其他区的摸底试卷……
女儿这样的强度,说实话,快赶上我当年备战中考。
当年我和老公就是小镇做题家的受益者,心想女儿再努力多刷点题,勤奋点学习,怎么着都有机会考上区重点。
可假期过半,我渐渐发现一个意外的情况:
女儿的学习状态一落千丈,作业越写越拖拉磨蹭,好几张摸底的成绩跌出80分之外。
问她怎么回事,她委屈巴巴看着我说:“我也不知道,明明都按你说的做了,题也没少刷呀。
”
我百思不得其解,赶紧请教身边有经验的教师朋友,得到的回复是:
孩子的学习方法全错了
!
表面看,孩子的确很认真上进,但全是“假努力”“假勤奋”,这样下去,孩子绝不可能学好。
甚至,还会带来连锁反应,毁掉孩子的学习内驱动力。
很容易掉入“假勤奋”的学习陷阱
听朋友这么一说,刚开始我并不赞成。
人人都说“天道酬勤”,我们这代人更是靠发奋、刻苦,才一步步考上大学,一路走到今天。
怎么放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就是白费力气?
直到看了一位资深班主任的分享,我有点懂了。
教书期间,他遇到个头疼的事情:
有些同学一下课就写作业,一刻不停地写,除了上厕所外,基本不离开座位,还有点得意地说:“我们要内卷,卷到大家都去刷作业。”
看到学生们如此积极主动,他反倒火冒三丈。
因为这些孩子的成绩,根本没有提高,还搞错学习形式和效果的逻辑关系。
据他观察和分析,不少家长和学生“疯狂刷题”的背后,藏着这3种心理:
1
、不敢“停下来”,不敢放松,好像只要一休息,成绩就会掉下来。
2
、大家普遍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题做得不够多,应该再多做一些,把自己逼成刷题机器。
3
、受父母过往学习经验的影响,父母说不能输在起跑线,要弯道超车,到了终点线得奋力一搏,于是不顾孩子的意愿和个性,不停刷题、上网课、参加课外辅导。
这3种心理,看似习以为常,却暴露诸多弊端:
孩子的注意力有限,下课题海战术,上课脑子转不动,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
严重影响其他方面的学习,忽略该有的体育运动和锻炼;
看似作业速度提上来了,可错题率惊人,没有思维的参与……
更严重的是,孩子长期被这种“假勤奋”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做得对、学得好,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学习动力都被消耗殆尽,只会死读书、读死书。
回想到我女儿的实际情况,不正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以前想都没想过,十几二十年前那套填鸭子式的教育,早就不适合现在的孩子。
重吸收、轻思考,一味地机械填充,知识点纯靠死记硬背,跟真正的高效学习背道而驰。
这样的“学习陷阱”,自然无法带来任何正反馈,纯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效”才是学习的万金油
那么正确的学习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分享三个我看过的学霸故事,相信大家会有答案。
第一个,是贵州高考理科状元查致远。
这个学霸,平时不会花大量时间刷题,而是更讲究学习方法和效率。
因为每科的学习,都有一定规律,只要认真找,用心探究,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课后遇到难题,会先思考,再求助,不断刺激大脑去举一反三,巧妙作答。
课余时间,他注重劳逸结合,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平时还会打篮球、唱歌、拍短视频。
第二个,是湖北襄阳市文科状元逯婧扬。
和很多考前热衷当夜猫子、大量刷题的同学不同,
她即便到了学习最紧张的阶段,也要确保每晚
11
点左右睡觉
。
这样第二天才有精力学习。
而她的课外学习时间,大部分都用在研究做错题上。
光高三一年,数学错题本就写满六本,文综每一门学科也都写了厚厚两本。
比起努力,她更注重动脑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诀窍。
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心态,学习对她来说,反倒轻松无比。
第三个,是重庆高考理科状元杨馥伟。
高考前,他曾遭遇过一次学习的重大挫败:高三物理竞赛失利,连复赛都进不了。
这差点影响他的备考心态。
好在他一直都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对时间管理高度重视。
早在高三开学前,就把整个学年的学习计划订好了,具体到每天学什么科目的什么内容。
因此,哪怕竞赛失利,也没有影响他按着原先定的进度继续学习,这才让他顺利考上清华。
看完他们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学霸的学习,确实跟普通孩子不一样。
像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还以勤奋刻苦为乐,整天埋头苦学,而他们,早就把精力放在高效学习上。
既关注学习规划、时间管理,也会给自己放松休闲的机会,不紧不慢享受学习这趟旅程。
如此一来,越学越有热情和状态,看上去毫不费力就能考高分、上名校。
殊不知,
并非他们天赋异禀,而是方法对了,后面的路越走越顺利轻省。
帮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意识到我的教育出问题,女儿的学习方式也有弊端,我决定换种方式。
参考学霸们的方法,帮女儿提升学习效率,摆脱假勤奋白努力的困境。
1
、注重有效的时间管理规划,合理时间单位的学习任务
低效的学习,往往是因为把时间花在不重要、不需要用脑的事情上。
因此学习前,孩子最好先设定一个清晰、可量化的学习目标和详细计划,明确一天或者一周,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完成。
早上精力比较好,可以学些需要动脑思考的内容;下午或晚上精力相对较差,就完成些轻松点的任务。
考虑到孩子的学习专注力有限,可以参考“番茄时间法”,那学习目标拆分成几个25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每学习25分钟,就计时5分钟休息,休息结束后再继续下一个“番茄时间”。
有效地管理时间,确保专注力用在恰当的时间段里,能让学习变得更有节奏感,效率更高。
2
、孩子累了困了,别死撑着,适当放松一下
之前一到晚上七八点,女儿学习时就会哈欠连连,很难进入状态。
而我总习惯嘴上鼓励她“再坚持坚持”,偶尔还给她喝浓茶,让她提提神,保持大脑清醒。
但有脑科学家提到:如果身体出现疲乏,大脑里的代谢废物没有排出,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不清醒和低效率的状态里。
所以孩子确实累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眯一会,休息10~15分钟。
或许允许孩子做些喜欢的事情转移下注意力,恢复下精力和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