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画学术趴
动画学术趴创建于2013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动画爱好者社区。这里有关于动画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分享专业影评,关注理论知识,推荐创意影片,提供行业观察,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ACK学习呀  ·  交易实战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动画学术趴

像《双城之战》这样的动画,很可能再也没有了

动画学术趴  · 公众号  ·  · 2024-11-15 22:26

正文


《双城之战》系列很可能会成为一部‘孤品’…… 可贵的是所有人都可以把《双城之战》‘拆散’了学到很多反哺自身:制作思路、镜头语言、审美观念……


11月9日,游戏改编动画剧集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2》 正式上线国内外流媒体平台。

飞了三年的火箭终于落下—— 这部顶级游戏IP的衍生动画,曾在2021年底凭借精湛的叙事和制作,打破“游戏改编动画”的魔咒,引发行业内外的现象级关注和一致赞誉,斩获艾美奖最佳动画、TGA最佳改编作品等奖项,中文推广曲《孤勇者》更是强势出圈。

双城之战 第一季

2021年评选学术趴年度动画时,编辑思考姬的评语

三年后,《双城之战2》强势归来! 目前已播出的三集延续了此前紧张的故事悬念、充沛的角色情感以及顶尖的制作水准,金克丝的火箭不仅打破了皮尔特沃夫议会厅的玻璃,也打破了皮尔特沃夫和祖安之间脆弱的和平。 众多名场面引爆了观众讨论,取得豆瓣开分9.2的好成绩。

双城之战 第二季

第二季预告,正片可前往腾讯视频与哔哩哔哩观看


在此之前,官方就透露《双城之战2》将会是系列终章,海外媒体Variety更是爆料其凭借2.5亿美元的成本成为了“史上最贵动画剧集”,让我们对这部动画的走向更加好奇。

在看完前三集后,学术趴编辑内部也进行了一番讨论,从影片观感、创作手法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聊聊我们对《双城之战2》的看法和期许——



对谈话题

01 观感:“奢侈”的细节与MV叙事

02 制作:尊重玩家,但创飞了行业常规!

03 叙事:接下来6集怎么圆?

04 产业:其他人“学得来”吗?


对谈人:Pel(学术趴编辑)、彼方(学术趴主编)








01
第一时间观感:

“奢侈”的细节与MV叙事


Pel

看完《双城之战2》前三集,第一时间的观感如何?我并不是游戏玩家,最大的感想果然还是 在画面表现上真的极尽“奢侈”。


我的一个印象也是:确实延续了大制作。


不说别的,我举个细节的例子, OP每一集都有细微的变化,随着前三集剧情的推进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特效量,你看到它所有的特效基本上都是手绘的。

彼方


只在第1集OP中一闪而过的徽章


只在第2集OP中一闪而过的小女孩


Pel

我也很喜欢它的片头, 非常克制的舞台剧造型 ,没有太多元素,和花哨的正片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但同时也有丰富的寓意。比如艾克阴影呈现倒转的时钟,暗示了他倒转时间的能力;比如凯特琳的王冠投影,被认为形似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


至于你说的OP变化,我是真没发现,你看得也太细了!!!


艾克与时间


凯特琳与麦克白


不过估计很多人应该还是会跳过OP,有点惨。


还有一个我注意到的是镜头数量,没有具体数过,但你要跟平时看的日本动画剧集比,就能感到演出方式和镜头数量明显不同,确实是影视级别的制作规格。

彼方


Pel

有印象深刻的桥段吗?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段。一个是第一集葬礼那段,还有一个是第三集五人小队进入地下城的桥段。


首先 这两段都是比较“静态”的 。比如说葬礼里面,基本上是拿炭笔画了背景,之后都是一些静态的人物。另外一个是地下水道的那个部分,里面有漫画式的风格表现。


前者处理的好,是因为本身在一个很肃穆的状态,选择静态的呈现方式,我觉得会比那种有很多对话的更有氛围。也展现了皮城女警在这里面的心境转换。

彼方




后者虽然也是“静态”的类似MV的表现,但还是有那种漫画的“跨越感”。一方面本身作为故事节点确实需要做省略。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它虽然像漫画,但是它里面展现出了有速度线和大跨页这种动感的表现。

彼方



Pel

第一季里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MV,但我会感觉第一季的MV更多作用是烘托情绪,比如蔚的多场战斗,比如艾克的高光表现。


而第二季里我们看到的MV,更多是为了加快缩略剧情、铺陈背景? 是有点“取巧”的方式。当然也跟第二季的叙事体量有关,后面还会提到。


我觉得比如说像第三集中段,金克斯跟蔚对决那个时候,其实也是在给叙事烘托氛围。但是确实在第二季里面,MV承担的叙事功能程度会更强一点。

彼方


第三集蔚与金克丝对决,配合音乐的镜头设计堪称顶尖


第二集开头则是承担缩略功能的MV

Pel

这种对MV和音乐的拿捏,或许是来自Fortiche之前作为独立工作室做广告片MV起家的功底,而不同于那种耍帅战斗为主的游戏CG风格 (Fortiche主创称之为“fight porn”) 《双城之战2》的MV还同时兼备考究的构图美学和丰富的叙事元素。


这让它既像所谓“吸引力电影” (cinema of attractions) 一样立即抓住观众眼球,又让我很快意识到每个镜头角落都承担了叙事作用,思考这一段之于整个系列的作用。 贯彻了这种思路的短片,是在网络时代非常有效率、有话题度的一种表现形式 (比如无念hiro为《FGO》制作的8周年纪念短片,还有我最近看一些新生代韩国女团的MV也是如此)


但毕竟观看时是精神高度紧绷的体验,所以我也会想这种叙事方式是否只适用于流媒体,不适用于院线电影或更抒情更沉浸的场合。



02
尊重玩家,但创飞了行业常规!
《双城之战2》在动画市场的特殊性


Pel

《双城之战2》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好的效果?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被玩家说滥了,但在动画圈可能还是被忽视——来自于Fortiche给《英雄联盟》做过那么多短片, 对IP足够熟悉,对于整体调性和角色特质抓得很准。 问了一圈身边的游戏玩家,都表示非常满意。


像之前我们 采访米哈游动画团队 时,他们曾说“对动画制作公司而言,高精度的游戏PV通常需要公司内最顶尖的人才参与,由于游戏方往往对动画制作工艺比较陌生,又对品质有高要求,往往会提出动画从业者看来难以想象的需求”。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团队,而是没有“合适”的。动画团队 跟游戏团队在制作流程、协作方式、叙事手法上很难“对齐” ,更别提做一个长篇项目了。


我觉得游戏开发者和游戏玩家真是对动画要求非常高的群体,如果说得极端些,电子游戏不就是一种需要操作才能看的动画吗?在长时间的开发和游玩过程中,大家已经鉴赏过成千上万次金克丝动起来的样子,这种移情造成的力量非常强大,玩家已经在脑海里建立了对角色的视觉印象,动画片“只是”用更连续的影像和叙事临门一脚“补完”角色。动画创作者的追求和游戏开发者/玩家的需求真是太难平衡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集蔚和金克斯战斗时的动作设计,很多弹幕一看就能识别出金克斯使出了游戏里几乎全套技能,而蔚的动作就和游戏中一样相对朴素。考虑到二人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这种对比本身是合理的,而对游戏玩家来说则更显亲切,熟悉的动作会让玩家一瞬间感到受“召唤”——制作公司是真的懂!
























Pel

再比如被海克斯水晶同化的维克托刚登场时,上一个镜头拿走拐杖,下一个镜头拐杖的质地就发生了变化。作为动画这只是一个合乎情理的细节,但不是所有观众都能马上留意到;而作为“游戏改编动画”,玩家因为更了解设定和角色,很快就在弹幕中指出并讨论。这种对画面的敏感让我即便不是玩家也获得了很有趣的观影体验,动画人发现细节被看到也会觉得感动。



彩蛋埋的对不对、点抓得好不好。玩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彼方


Pel

还有一方面,当然就是来自于Fortiche对于原先独有的这种艺术动画风格的贯彻坚持。 手绘背景+三维角色+强大的后期合成,这个制作管线花了6年搭建并制作第一季,第二季隔了3年,达到了电影级甚至超过电影的制作水准 ,真的很强很顶。 (当然从商业层面是否划算是另一个问题,后面会谈到)


而沿着你前面说的镜头数量的话题,因为背景是手绘的,相信设计镜头切镜头是件挺麻烦的事,但这一季依然让我感到基本没有单调的时刻,很多镜头的构图都有很强的设计感和象征意义。


再如以下图为例,虽然共用了同一张场景,但不同景别分别用到了模 仿手持的镜头摇晃、模糊的景深效果、添加前景动画 等很多细节,这些都是常规动画剧集里少见的表现形式,它们都增加影片的信息量和吸引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双城之战2》的微表情真的很细致。

彼方


Pel

听说是全手K,太强了。


第一集里有个镜头,是打到皮城女警的脸上。我就觉得自己印象当中,好像很久没有看到弹幕赞叹过一部动画剧集里面 “人的表情做的好细致” ,但是我在那个时候看到了许多类似的弹幕。


那整个一段里面也得有五六秒了,但是她其实动作非常细微,嘴唇、眉毛的变化幅度都很小——换句话说它愿意给一个很小的动作怼在脸上5到6秒钟的时间, 我觉得别的动画没有预算这么做,或者是根本就不敢这么做。

彼方




Pel

其实以前大家看的迪士尼、蜘蛛侠等北美动画的表情也很细致,但表演更卡通化,而《双城之战2》本身设计的风格就是往成人向写实向来走 (不需要去讨好合家欢动画电影的审美) ——整个图式就不一样——这让《双城之战2》能更好地呈现多样的女性形象,也可以说是动画里很少见的了。


比如北美主流动画当然也有在摆脱单一的女性审美,但如果只是一味从细腰大胸倒转为虎背熊腰显然还是令人感觉怪怪,卡通图式本身就部分源自对身体特征乃至刻板印象的夸大。《双城之战》里对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就惊艳太多、自然太多了。 (当然因为第二集的一些情节也有人无法接受,看到了一些抵触)


这帧无敌了


03

从“双城”到“奥术”:

高密度的叙事在接下来6集怎么圆?


Pel

看下来感觉叙事又怎样呢?第一季结尾还是非常石破天惊的,精神失常的金克丝轰的一发火箭——把本来都准备举手表决同意下城自治的上城议会打得稀巴烂——你对于后续的发展有预期吗?第二季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呢。



我觉得整体上来讲还是符合预期的,首先炸了之后很明显不能像原来那样按和平模式走了,肯定鹰派要上线或掌权;然后另外一点是皮城女警的态度转变,包括蔚和金克丝站在对立面,这些从大方向都是能推测的,大体还是符合我想象的。


引申一下的话,「双城之战」的概念其实本身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都出现过,还比较常规,像《铳梦》《游戏王5DS》还有《新神榜:哪吒重生》,都是设置了一个富裕的上层压迫下层的结构,第一季的故事整体还是比较遵循这个的,主要展现的是上下之间的对抗。


但明显感觉第二季以后需要平衡的要素更多了,阵营内部的角力是一方面,其次是海克斯科技本身的危险性在不断地提升,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对抗结构了。

彼方



Pel

最近我把上季又过了一遍,发现第一季里上下城的事还是更加“区隔”开讲述的, 第一季比起角色个体更强调角色的关系性,观众很容易“成双成对”地理解故事的进展 (虽然有些是三角关系) :金克丝-蔚、蔚-凯特琳、凯特琳-杰斯、杰斯-维克托……彼此关系如何纠葛破裂又组建,还是非常规整的。


但随着上一季结尾的一发火箭动摇上城,角色间的关系也都不再稳固。


换句话说,第一季讲述旧秩序如何崩裂,个体的痛苦如何累积;而第二季讲述秩序瓦解后,个体如何在迷茫中重建自我。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这季感觉骂金克丝的变多了,因为第一季里他还作为妹妹和女儿保有更多和他人的连接,但第二季暂且更像个随心所欲的独行魔头,观众难以代入共情了)



不过我觉得 金克丝这条线还是留有一些摇摆的余地。 虽然第一季结尾给人感觉金克丝和蔚已经彻底对立,但第二季还给她安排了一个救助哑女小孩、并让她跟在身边的剧情,我感觉这种摇摆还是存在的。否则那个小女孩的出现就是没有必要的,金克斯会彻底转化成了一个反派。

彼方



Pel

确实。总之第二季的线头非常非常多,加上新角色的加入,单集40分钟里讲的故事非常紧凑,还分了好多视角。甚至很多线头现在都还“游离”于“主线”之外,比如艾克探索海克斯水晶的故事线,和金克丝等主角没有直接的交集,但又很巧妙地通过MV和运镜的方式让他们因“奥术”而联系在一起,不会让观众感到东一块西一块。


艾克那一组目前脱离于“双城之战”的主线,但他们 揭示了后面潜在的危险也就是「奥术」 (ARCANE,英文片名,指代片中的海克斯科技)


换句话说就是另一个主题:技术武器化,就跟核能的使用类似。


这种讨论很明显是没有办法在剧情的初期展开的,因为技术本身需要探索、武器的威力也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展现。从这个角度讨论,我觉得后续海克斯科技本身的存在应该会动摇双城本身的结构,原有斗争的状态面临一个相同的威胁时,就可能会产生方向性的转变,比如他们可能会团结起来。

彼方




另外在目前多线并行的情况下,我的感受是剧情各线跳跃得比较快,前三集的信息量其实比较大的。 有一些观众可能会觉得关系线一下子变得太复杂了。

彼方



04

产业层面看——

其他动画人跟投资者,学得来吗?


Pel

最后聊聊产业吧。这片子感觉真是业内狂喜。


反正接了包的公司肯定是很开心。

彼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