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中美领跑AI,欧洲却在玩塑料瓶盖儿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5-02-04 18: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美领跑AI,欧洲却在玩塑料瓶盖儿

文/乌里单刀
最近有张梗图在微信群中疯传:美国有Openai,中国有DeepSeek,而欧洲则是发明了盖、瓶不可分离的塑料瓶盖。

“欧洲完蛋了!”(It’s so over for Europe)这句话决不是哗众取宠,危言耸听。
欧洲如果不是完蛋了,那就是走在快要完蛋了的路上。它的完蛋或快要完蛋,不是来自外面的打击,而是由于自作自受。
欧洲一条又一条的监管立法,犹如一条条绳索,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勒住了自己的脖子。
政府的每一次干预,都是在给市场戴上枷锁。但市场不是个行动实体,因此被迫戴上枷锁的其实是企业。
归根结底,是每一个在市场中行动的人被迫戴上了枷锁,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失去了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利。
欧盟要求瓶盖不能与瓶身分离,因为 瓶盖 成分和瓶子材料不同。

为了防止海鸥误食?为了环保?听起来很美好,但代价是什么?
企业得付出数以亿计的成本,重新设计生产线,研发新模具,甚至可能因合规成本过高直接倒闭。
这些数以亿计的财富,原本可以用于改善千千万万消费者的福祉,现在却由于不负责任的决策浪费掉了。
这些措施真的对地球甚至欧洲有什么作用吗?没有。因为最终流入海洋或河流和湖泊的废弃盖子数量极少。“这纯粹就是出于心理暗示而采取的行动。”
欧盟官员为什么要强迫企业,为了不确定的效果,浪费人们辛勤劳动创造出来 的财富去做无用功?
因为成本不必由他们承担,却能从中捞取政治资本。
欧盟作为欧洲的“中央政府”,它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自然倾向于把越来越多的事情管起来。 没有权力,怎么管? 没有立法? 又如何获得管一管的权力?
于是乎,立法,立法,立法……
欧盟关于管制牙刷的法律就有 31 条,但相较于管理淋浴花洒的 91 条法律、镜子的 172 条法律、勺子的 210 条法律、毛巾的 454 条法律、咖啡的 625 条法律、面包的 1246 条法律、牛奶的 12653 条法律等等,牙刷比起来简直就是个 「无政府主义」 的产品。
立法成了灵丹妙药,不管什么社会弊病,似乎只要一立法,马上就能药到病除。
这些立法的初心,当然不是摧毁经济,而是基于美好的愿望: 产品安全,保护环境,就业公平,动物福利,等等。
但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又多了些僵化死板的法律,空洞无物的原则,以及让人无可奈何的官僚主义。
官僚们拿着他们创作的标尺丈量世界,多一分可以,少一分不行。犹如 削足适履, 每一个人,都得砍短自己的脚,以适应官僚的立法之破鞋!
更悲催的是一点是,纳税人把自己创造的近一半财富上缴到政客手中,然后坐看政客用立法的绳索束缚自己,然而,政客也是纳税人选出来的,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
当然,从个人主义视角看,并没有一个作为集体的 纳税人作茧自缚,而是各种确定的、不确定的利益团体在利用立法攫取各自的利益,他们在互相进行合法的抢劫,也就是相互给彼此戴上枷锁。
欧洲为什么衰落?主要原因就是,政府以各种为你好的名义,实施各种管制,限制人们的生产与交易。
不管是欧洲还是其他任何地区,只要你限制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自由——归根结底,是限制个人自由和私有产权,毫无疑问会抑制企业家的创新力,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欧洲的教训,何尝不是一面镜子?
当我们在吐槽欧洲的“瓶盖与瓶身不得分离”时,也该想想:某些地方是不是也有“店铺招牌风格颜色必须统一”的神操作?
不久以前,我们养鸭子都不得超过三只,否则就要割掉你的资本主义尾巴,直到改革开放,我们才迎来经济大发展。
什么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就是抛弃计划经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
然而大众并不了解,他们只会顾名思义,却不知道世界上有名无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并且,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好些人的思维是机械和静止的,以为制度一旦确立下来就万事大吉,不会再变化。可惜 制度不是死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
因为人是活的,制度也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 政府每新增一条法律法规或政策条令,都意味着制度的变化和权力的扩张。
也许总的制度框架没怎么变,但是这个框架在不断地膨胀、扩大,即政府越来越大,自由越来越少。
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它们一样有政府计划。 它们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 主义,而是干预主义
在发达国家的干预主义政策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是不分好歹地向他们学习,那我们就难免不走上回头路。
比如,逃到小红书的某个TikTok难民说,他所在的地方政府规定,在自己家后院里养鸡最多只能养四只。这样的规定,我们还要学么?这不正是我们不 久以前经历过的吗?
到底谁是资本主义,谁是社会主义,你分得清么?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你又 分得清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却不能明是非。因为历史只是过去的人的行为的记录,它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真的知识,在经济学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