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小米SU7被割胎服务区再回应#:将通报公 ... ·  18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转发微博-20250207185308 ·  昨天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3 天前  
电脑吧评测室  ·  【2025年2月】2月装机走向与推荐(市场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关于AI半导体的那些分歧与绕不开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13 23:58

正文

前天,公众号文《 黄仁勋的不淡定,你注意到了吗? 》发出来,得到很多关注。有很多微信好友直接微信我一些具体观点,我想干脆公众号直接说出来,得到众多审阅,不对之处也容易被修正。

谈到通用GPU与定制ASIC的技术路径之争,结合近期相关公司的情况,我的大致判断如下:

  • 算力芯片的需求在未来几年还看不到尽头,所有与AI相关的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甚至加速增长。 因为很多AI应用已经开始落地,真正地实现了生产力提升。这种提升不是简单的量的提升,而是全新的质的提升。

  • 未来几年英伟达依然是龙头厂商,依然高速增长,依然话语权非常强势,以至于甚至最巨头(排名前四)云服务厂商看不惯却不能不接受现状。 更遑论一些普通的服务器厂商和垂类AI厂商。

  • 不管是通用GPU还是定制ASIC,有一些厂商,一些技术是没法绕开的,比如台积电的先进制造能力与整合能力、海力士的先进HBM;比如chiplet封装里面涉及的关键材料(EMI和散热)和工艺。这块具体可以看我之前发的几篇公众号文《 一图隐含未来十年生产力革命的硬机会(之一) 》《 一图隐含未来十年生产力革命的硬机会(之二) 》《 一图隐含未来十年生产力革命的硬机会(之三)-AI为什么硅光必须?

  • 在训练侧,一些定制AI加速器厂商会蚕食英伟达的占有率,比如博通、marvell、思科等。这些定制AI加速器厂商中,目前博通是龙头毕竟24年博通定制AI加速器收入是50亿美元,marvell只有10亿美元,而且博通还有强大的网络传输能力(包括硅光等),有望打造整体解决方案,还不仅仅是解决计算效率问题。

  • 在推理侧,一定是通用GPU的天下。但AMD与英伟达的差距会缩小,毕竟硬件上本来性能差距就不大,加上要求也不高;软件上差距很大,但AMD的Rocm经过23年两次并购和开源社区的帮助正在缩小与英伟达CUDA的差距。

建议各位关注我的公众号,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设为星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