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举办武汉大学第二届“数智+”学生 ... ·  15 小时前  
谷哥大叔  ·  经典代运营SEO案例分析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今天14:00! ·  昨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周报|第149期:本周焦点&学情周报&《 ...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面向应用研究类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与人才培养 | FCES2024分论坛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08

正文



分论坛【面向应用研究类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与人才培养】将在7月27日下午举行,本次论坛将分享应用研究型以及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如何强化系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国内外代表性企业对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的思考和个性化实践,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FCES2024将于2024年7月25-27日在辽宁沈阳召开,大会以“教育数字化发展”为主题,聚焦14个分论坛话题,为参会者呈现高水准、高质量的专业报告和研讨内容,多维度深入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分论坛【面向应用研究类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与人才培养】将在7月27日下午举行。





分论坛名称


面向应用研究类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与人才培养



分论坛简介


通过报告和panel讨论的形式,以操作系统产业和教育生态为主线,聚焦创新创业大背景下,生态内企业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和需求以及高校如何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适配双创需求,通过融入产业和创新创业要素,助力专业和课程特色凸显;分享应用研究型以及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如何强化系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国内外代表性企业对高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持的思考和个性化实践,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分论坛主席


方志军

CCF杰出会员、CCF上海副主席,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任。入选国家级人才、第二届中国大数据创新百人、公安部第一批公安视频监控专业人才、江西省“赣鄱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主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探索了“应用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行业知名企业”的协同办学、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了数据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在中国商飞、上海振华重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汽集团、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华润江中等场景的应用落地,赋能行业、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关成果在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成知识成果转化2700万元。









分论坛共同主席


李媛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上海市数据智能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级5G+人工智能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工业互联网联盟民用飞机制造与运维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主任。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江西省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近五年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等。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虚拟实验室建设项目、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牵头团体标准建设,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编教材多本。带教研究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指导学生获各类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竞赛奖项。


报告主题:《知识图谱赋能应用类电子信息专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报告简介:本报告围绕实现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效率与高质量目标,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总体方向,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梳理,通过构建“知识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毕业要求—达成度”的专业链条,打破课程间壁垒,展现知识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化过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综合能力的发展。









论坛嘉宾


黄河

中电科数字科技集团特聘专家,华元创信公司高端装备系统部长

中电科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特聘专家,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普陀区“青年英才”,任职于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高端装备系统部部长,从事锐华(Re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研发、解决方案创新与产教融合推广,实施面向国防电子、轨道交通和工业控制领域的高端装备国产化定制优化,面向行业的软硬件集成平台构建和基于自主可控基础软件的技术成果转化与持续创新。具有 12 年锐华操作系统项目开发工作经验,面向新员工和用户开展锐华系统专业技能培训,主持设计高安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智能平台教学实验课程系统和配套锐华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套件,参与高校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授课,主持或参与国家及上海市重大科技创新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8项,拥有丰富的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


报告主题:《基于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的实践创新与产教融合》


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在在应用研究类专业课程中融入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创新教育元素,设计和实施专业创新课程,以培养科技自立自强和适应未来科技竞争需求的人才。随着当今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国际战略竞争加剧,在贸易竞争和高科技基础软硬件封锁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对应用研究或应用类专业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的学习掌握尤为重要。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基础软件发展及教学现状、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实践创新与教育领域的拓展、课程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等。报告通过对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的深入剖析和产教融合的详细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课程与实践支撑,为我国工业信息化产品体系的自主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实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尹晓腾

Apple全球认证开发讲师、Apple授权培训课程研发总监

Apple Certified Trainer(Apple 授权认证讲师,简称 ACT),任职于 Apple Authorized Regional Training Provider (Apple 授权中国区域培训管理机构,简称 RTP),Apple 授权培训课程研发总监,从事 Apple 编程课程研发以及在中国地区的推广工作。主持研发了《Apple AR 增强现实技术》、《Apple 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技术》、《visionOS 空间计算技术》等 Apple 官方授权课程。指导多所高等及高职院校学生参加“Apple WWDC 学生挑战赛”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具有 10 年 Apple App 项目开发工作经验,历任公司开发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位,熟练使用 Objective-C、Swift、C、C++、Java、Python 等多种开发语言,主持开发了多款实用 iOS App 项目,拥有丰富的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


报告主题:《面向未来——基于空间计算技术的创新课程与人才培养》


报告简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空间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方式。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应用空间计算设备及空间计算技术,设计和实施创新课程,以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计算技术定义与核心原理、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课程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策略、空间计算技术对教育行业的长期影响等。报告通过对 Apple 空间计算技术的深入剖析和教育领域应用的详细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谢宇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与生态总监

高可信操作系统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信创人才培养主任、湖南省操作系统研究工程中心理事、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国家关键领域信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起人,致力于国产操作系统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新模式,深化产学合作及产教融合,搭建高质量国产操作系统人才梯队。


报告主题:《信创背景下的数字基础软件基座构筑及产教融合实践》


报告简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急速增长,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关键软件技术创新、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自主软件生态构建。然而信创产业用人侧与高等院校培养侧供需匹配度不高,亟待解决。本报告针对国产操作系统人才需求侧及供给侧突出问题,提出贯穿人才培养多环节的产学结合模式、连通技术创新全流程的产研协同模式和覆盖多主体全链条的生态共建模式,联合高校端、企业端、地方端、产业端共同推进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加速培育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郭振格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高级工程师,CCF物联网专委委员,具备多年传感器网络研究和产业化经验。在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获得发明专利多项,获得2018、2019、2021年 ACM 中国图灵大会杰出贡献奖,获得202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报告主题:《面向工业互联需求的应用研究类创新人才培养及实践》


报告简介:随着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时代的到来,边缘智能计算场景应用越来越多,需要大量具有边缘智能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报告将汇报面向工业工互联领域的人才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与相关案例:介绍课程设计理念与软件定义技术体系、面向边缘智能计算的“感联知控”系统框架、以及在边缘智能终端上对大模型的适配支持情况,通过矽璓课程建设案例分享在工业互联领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心得体会。







李继云

东华大学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与并行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与人工心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会员。东华合胜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主持完成“云安全服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支撑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省部级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在线智能仓储》等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知识互联结构自主发育模型研究》等和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在Psychological Review,Expert Syst. Appl.等人工智能领域主要SCI期刊和CCF推荐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讲《操作系统原理》、《Linux》等多门操作系统相关课程,合著《Linux系统和大数据应用》。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纺织之光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报告主题:《专创融合 产教融合 多维构建应用研究类人才培养新模式》


报告简介: 针对国产软件应用研究类创新人才的产业需求,高校的专业建设如何在课程、实践环节设置、课程知识点衔接、考核方式改革等多方面做出适配性改变是一个系统性的挑战。本报告将分享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产业资源,以"专创融合、产教融合"为指导,“思-教-赛-创”有机融合,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应用研究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支持国产软件生态环境营造的实践。








Panel主题:面向未来的专创融合教育




分论坛日程


14:00-14:10

论坛介绍

方志军 CCF杰出会员、CCF上海副主席,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14:10-14:30

《知识图谱赋能应用类电子信息专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李媛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4:30-14:50

《基于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的实践创新与产教融合》

黄河 中电科数字科技集团特聘专家,华元创信公司高端装备系统部长

14:50-15:10

《面向未来——基于空间计算技术的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尹晓腾 Apple全球认证开发讲师、Apple授权培训课程研发总监

15:10-15:30

茶歇时间

李媛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5:30-15:50

《信创背景下的数字基础软件基座构筑及产教融合实践》

谢宇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与生态总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