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撑,迅雷在下载领域几乎无人能敌。它曾经的对手——VeryCD、快车和QQ旋风等,相继关停。
实际上,这些下载工具“失败”的最大根源是版权,当下载工具成为一种生意,盗版便为其业务发展盖上了大理石般的天花板。
迅雷也逃不开盗版的原罪。
早期的迅雷通过提供盗版和色情资源下载积累用户,在互联网的原始森林中野蛮生长,并在2011年在整个中国下载软件市场占据78.7%的市场份额,广告和订户收入是支撑起迅雷业绩的两大重要支柱。但在很大程度上,迅雷也培养了国内互联网用户下载盗版、色情资源的习惯。在2011年第一次提交IPO的时,迅雷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而打道回府。
为了能顺利赴美上市,迅雷对旗下存在版权隐患的产品进行了一轮大清洗。
以“相关政策等原因”为由,清理了多部热门美剧;随后又与美国电影协会签署了《内容保护协议》,限制美剧、电影的非法下载;此外,发起并承办了“CC2014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行动计划”,联合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共同反对盗版,获得了政府层面的认可。
同时,为了挽留正在流失的用户,迅雷必须在内容购买上投入更大的成本。
据其2014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迅雷看看”的内容成本是810万美元,导致整个迅雷在第四季度亏损了470万美元。
面对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迅雷看看逐渐成为“鸡肋”产品。
当迅雷还在专注提升下载技术时,视频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变成了媒体、内容和销售,这都与迅雷的技术基因有很大不同。
在国内视频网站的竞争中,迅雷看看既没有现金储备和融资能力,也没有和上游内容行业合作的资源。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已经远离第一阵营,市场份额较低,逐渐变成边缘化的品牌,正在被竞争对手拉开距离,被用户抛弃。
2015年4月,邹胜龙以1.3亿元就把迅雷看看全部股权卖了响巢国际传媒。
此外,迅雷在游戏方面的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曾考虑出售端游业务,“帮助管理层将精力放在重点业务方面”。
一方面,迅雷看看给迅雷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另一方面,在战略摇摆不定迅雷也错失了良机。
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曾在公开演讲中谈到,
手机应用商店是迅雷错失的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可惜的机会。
豌豆荚和91助手刚兴起时,迅雷也做了应用商店,但仅仅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既没有投入优势资源,也没有从全公司的角度给予充分重视,项目逐渐搁浅。
当迅雷把这个市场看清楚后,虽然投入重兵重新启动了应用商店,但市场已经变成了红海,360手机助手已经很强大,百度和腾讯也都开始重点投入。迅雷尝试了半年后,最终又放弃了。
一直以来,迅雷长于技术创新,但商业模式创新同样重要,机会窗口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