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独立设计创制!祝贺我国科学家 ·  昨天  
人民网  ·  事关福利!你的账户或多这笔钱 ·  6 天前  
人民网  ·  汪某刚下播就被抓!更多细节披露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基因检测出你的孩子是个庸才,你会怎么办?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8 15:54

正文

焦虑的中国家长变得执拗

如一头头困兽,带着孩子蒙眼狂奔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妈妈,要做什么实验啊?”2016年12月3日一早,豆豆被妈妈王静从杭州萧山区的家带到滨江区的一栋写字楼里,王静告诉儿子,要做一个小实验。


豆豆先漱了口。工作人员撕开口腔拭子包,取出一根塑料制采样拭子棒,递给王静。


王静将拭子棒伸入儿子的口腔,在脸颊内侧上下刮动。


“妈妈,你在干吗?”豆豆不停地晃动脑袋。


“宝宝别说话,”工作人员赶忙叮嘱,“别碰到牙齿和舌头。”


拭子棒的一头是椭圆形的拭子棉签,它正尽力与脸颊内侧摩擦着,左边20下,右边20下。


“看看你将来适合跳舞呢,画画呢,还是唱歌。”王静取出拭子棒,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把拭子棉签插入保存液试管,沿拭子棒上的折痕折断塑料棒,将棉签留在试管内,拧紧盖子后将试管装进牛皮纸袋,封口,填写豆豆的信息卡——男、3周岁、天赋基因检测套餐,贴在袋子上。


豆豆做的实验叫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半个月后,王静将知道儿子的天赋,还有智商、情商和性格,以便“精准培养”。站在起跑线上的豆豆,是被打了一剂基因猛药,还是与妈妈一起掉入了高科技陷阱? 



“对,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去年9月,豆豆被送进一所私立幼儿园,一学期学费5000元。再之前,他跟着父母一路漂泊,从湖北襄阳老家到深圳,再来杭州,定居于此。


每天下午,奶奶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后打开电视机,豆豆迷上了动画片。他爱模仿动画片里的小动物,学他们说话,用玩具搭出故事场景,再加入想象,一部新剧出炉了。


“猪妈妈你在哪儿?猪宝宝走丢了,它在找你……”豆豆晃动手中的积木,代表小猪在翻山越岭。积木掉在地上,他大喊一声,“猪宝宝摔倒了,快去救他!”


类似的自言自语,自编自导,在家里、幼儿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用王静的话说,豆豆是一个“很喜欢讲话”、“很open”的孩子,老师问谁愿意上台表演节目,他总是踊跃举手。


儿子将来能不能当个编剧呢?王静考虑过豆豆未来的职业,很快又否定,那太遥远了。眼前,儿子带给她的是困惑,“他和我俩太不像了。我和老公都是特别内向的人,不爱说话,不爱交际,怎么儿子和我俩正相反?”


王静和老公都在证券行业,她做财务,老公是证券师,两个人成长于襄阳的农村,家境不富裕。王静排行老三,放学后她有干不完的农活,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培养,那时想要走出来,唯有一条路——高考。读到高中,王静自闭,父亲给她找来课外书,有讲大自然的,还有小说,阅读打开了她封闭的内心。


“家里的子女多,父亲就懂得孩子处在每个年龄段时的心理,轮到我做妈妈,却不了解豆豆,不懂他心里怎么想,不懂怎么沟通。”情况愈发严重了,王静让豆豆往东,他偏要往西,不准的话就哭闹不止,吵了很多次。


今年年初,英国《每日电讯报》对中国掀起的天赋基因检测热潮做过报道,文中称家长是“Anxious Chinese Parents”(焦虑的中国家长)。


“你焦虑吗?”本刊记者问王静。她穿着一件红色毛呢外套,黑色长裤,头发过肩,戴着眼镜,像一位中学教师。


她点头,“对,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何洁对本刊说,父辈那一代人不存在焦虑,他们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子女,现在信息多,家长们不知道如何鉴别,甚至连最亲近的孩子都不了解,不了解带来恐慌,恐慌导致焦虑。


很多家长问何洁,你们心理学的老师为什么不焦虑?何洁拿一位儿科医生朋友举例,他的女儿发烧39度,他一点也不焦虑,因为他了解女儿,还有医学知识,“为什么我们育儿会焦虑,因为我们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方面的科普知识太少了。”


“关联关系”与“因果关系”


某基因公司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进行DNA质量检测(新华社 图)


黄色牛皮纸袋离开样本采集室,来到隔壁的接收室,豆豆的保存液试管被放入-20℃的冰柜里。


这是杭州和壹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壹基因”)的实验室,它的主营业务为生命科学研究、精准医疗、大众基因检测和健康管理。受检人可以来现场采样,也可以邮寄。起初,受检人要向小盒子里吐一口唾液,唾液中是人体自然脱落的细胞,量不是很大,后来改用拭子棒,口腔内刮取细胞。


3999元,51项全套天赋基因检测,这项花销占到豆豆家月收入的1/6。王静来现场受检,因为家离得不远,更要“眼见为实,钱不能白花”。不过,母子俩没被允许参观实验室。


在决定豆豆“天赋”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从冰柜中取出含有基因信息的保存液试管。第一步,目标基因捕获,人体约有3万个基因,豆豆检测天赋基因,实验员就使用基因探针将与天赋相关的基因全部“钓”(提取)出来;之后,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复制目标基因,由1份复制100份,或1000份;接着,将目标基因放入测序仪中测序。


测序完毕,进入大数据计算阶段。受检人基因与壹基因的大数据基因库比对,来发现目标基因中哪几个发生突变或是呈现出多态性(优势、普通或不足),再看突变的位置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计算模型,算出结果。


据新华社报道,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公司名称中带有“基因”二字的企业就有近千家。有的企业在公司取名上颇费心思,突出“天赋”、“儿童天分”等标签。


本刊记者联系了北京和山东的两家机构,对方均婉拒参观实验室的请求。北京的检测机构表示,他们的实验室北上广三地共享,受检者的报告不一定是在当地完成。


这些公司的采样多是邮寄。检测从单项到套餐,价格从几百到近万元不等。宣传语动人,将达芬奇、爱因斯坦、博尔特等名人与天赋基因联系在一起。而对于报告如何得出,依据在哪里等问题,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多。


华大基因CEO尹烨则对天赋基因检测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这是高科技陷阱,他发现很多检测机构的报告中根本没有提供文献,有时所列的文献与检测项目毫无关联。“这种检测打着科学研究的牌子,其实是混淆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片面地将‘关联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给人以错觉,似乎只要检测出相关基因,就等于有天赋。”尹烨还指出,一些机构做检测时依据的文献本身就有问题,样本量不足或具有地域性,不能只是简单照搬。


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内就有天赋基因检测的概念,也出现几家检测机构,之后,因科学依据和伦理等问题偃旗息鼓,近年来天赋检测再度升温,蔓延开来。


蒙眼狂奔



报告出来要半个月,这段日子里,奶奶时不时地念叨几句,花那么多钱检测这个有啥用,之前,她也不同意豆豆上兴趣班。两代人的教育观念激烈碰撞,婆婆觉得,豆豆身体好,学习好就万事大吉,其他能省就省。王静不同意。她理解婆婆,文化水平不高,也感受不到社会上那无孔不入的生存与成长的压力。


公司多为同龄人,一起闲聊时却是王静压力最大的时刻。很多同事是杭州本地人,“他们家里都有三四套房”,王静刚买的房,每月房贷6000元。同事们纷纷给孩子报起兴趣班,年龄小的上早教得去国外机构,大点的上钢琴、跳舞、英语等课程,一报就是几门。王静打听价格,“一问吓死人”,好的早教班一年要两三万元。兴趣班一学期下来也在万元左右,或更多。外来打拼的他们,承受不起。


看着忙碌的同事们,王静常感无助,动不动自责。坐对面的女同事会弹吉他,会跳舞,而王静出去玩时连唱歌、游泳都不会,显得不合群。她害怕豆豆长大后像她一样被孤立。


“现在这个社会逼得人焦虑。”30岁出头的王静一脸愁容。


豆豆的幼儿园在下午4点放学后开了兴趣班,周一到周五依次是数学、阅读、跳舞、逻辑思维和绘画。爱动,精力充沛的豆豆获得过幼儿园颁发的“活力宝宝”奖状。王静就给他选了舞蹈。她满以为儿子会喜欢,询问时,豆豆的回答也是“喜欢”,哪知上起课来却是另一番模样,别的孩子做动作,他不做,站在原地,东张西望。


“他不喜欢舞蹈。”老师说。“那他喜欢什么?”王静追问。问题难住了老师,毕竟她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透过王静的眼睛,豆豆应该喜欢绘画,一回到家,他就捡张白纸,画小鸡小鸭,画房子绿树。画画时,豆豆能沉下来,心无旁骛。王静曾认定,自己和老公没有绘画天赋,儿子也不会有,想法遭到了朋友的否定,“环境不一样了,或许你有,当时没有机会。”


该给豆豆报什么课程,朝哪个方向培养?王静很犯难,孩子太小也不“懂”自己。她问同事该怎么办,同事却讲起自家的遭遇,有的人给孩子报了五六门课外班,大人与小孩儿疲于奔波,时间塞得满满当当,却没效果。


浙大副教授何洁接触过一位小提琴老师,老师说跟他学琴的孩子中,只有20%是他认为应该学下去的,30%-40%的孩子学或不学均可,其余的他希望坚决劝退,但家长们不同意,非要坚持。焦虑的中国家长变得执拗,如一头头困兽,带着孩子,蒙眼狂奔。

 

“减负”


王静是通过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得知的基因检测。朱莉体内有一种遗传自母亲的BRCA1基因缺陷,缺陷会导致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很高,她切除双乳腺,又完成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手术。


去年11月,王静得知同事家孩子做了天赋基因检测后,她上网查阅资料,感觉这可能会是一条“捷径”。外面的培训班太贵了,不敢轻易尝试,检测出豆豆天赋,可以精确培养,缩小起跑线上的差距,还能省不少钱。一周后,她就带着豆豆做了“实验”。


“我们就图个安心。”


“不怕被忽悠吗?”本刊记者问王静。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


“要是测出豆豆没什么天赋,怎么办?”


王静说,那也是自己的孩子。


半个月后,王静收到一条短信,告知豆豆的天赋基因检测报告出来了。报告是电子版,点击短信链接就可以查看。


检测报告中的天赋部分是一张圆形图表,豆豆的运动、交际、绘画和音乐舞蹈天赋都是优秀,绘画最为突出。语言天赋则是一般水平,其中阅读、语言发音、短时语言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偏弱。豆豆还测了情商、智商和性格,显示人际交往能力优秀,自制力一般水平。短时避错能力偏弱,认知能力一般水平。偏外向,责任心偏弱。


页面下方有一栏注意事项:一个人的成功由先天因素加上后天环境和教育共同造就。


“天赋这个词有点玄妙,有时会被人过度解读,我更愿意说是先天性的能力或者潜力。”壹基因总裁王军一对本刊记者说。他生于1980年,中科院遗传学博士,前华大基因高级副总裁,三年前在杭州创立壹基因。王军说自己就是蓝色性格,严谨,追求完美。


王军一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块手写白板,他习惯站起身来,走到白板前面边说边写。他写下了几个词语:先天潜力、兴趣、能力、职业。“检测天赋基因,我们只能告知你的先天潜力是什么,你作为参考,然后可以从潜力培养成兴趣,从兴趣培养成能力,再从能力培养成职业,或者不把它作为职业,只当爱好,是这么一个过程。”他强调,天赋和职业划不了等号,中间的步骤多,变化大,“我从来没说过一口唾液就能检测出孩子能不能成为Lady Gaga或是爱因斯坦,他们(《每日电讯报》)那样写,我很生气。”



王军一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丰丰9岁,小儿子皮皮1岁多,去年,他给哥俩做了天赋检测,均有绘画潜力。他曾给丰丰报过十几个兴趣班,花了十几万。而丰丰的哭诉,令他不得不反思。


“我再也不去跳舞了,打死也不去了。”7岁那年,丰丰哭闹不停。


“老爸钱都交了,不想学也得学。”


丰丰摔门而出。王军一的心发凉,一片好意,换来的是亲子关系的恶化。


白板上,他又写下了一个词,减负。他说做天赋基因检测是要给自己和儿子减负,给更多的家庭减负。“就像基因检测研究癌症靶向药一样,如果继续盲试,孩子的兴趣、时间和信心都没了。”


NFL选秀不靠基因测试


去年12月底,豆豆跟着奶奶回襄阳过春节,幼儿园开学后,他的兴趣班增加了,舞蹈还上,多了绘画和阅读。


王静没对豆豆说报告结果,她和老公反复研究,感觉“差不多,没有太偏离”。豆豆有画画天赋,这点她看在眼里,今年就给他加了绘画班。报告里豆豆的阅读、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偏弱,这让她想起某年的一场高热,“会不会那次烧坏了脑子?”她又自我安慰,“顺其自然吧。人都是凡人……检测后心里有个底,没有说因为报告怎样,就要把他定性。”


37岁的刘峰是一位产品经理,她也给7岁的儿子佳佳做了天赋检测,“我觉得蛮准。”报告说佳佳绘画天赋优秀,刘峰觉得遗传自奶奶,奶奶之前专门为面点画装饰图案。


几家母婴论坛里有不少家长则认为报告不准,“我和老公都五音不全,怎么女儿音乐天赋很高?”一位妈妈留言说。在王军一看来,人的一切表型都由基因决定,无论疾病还是天赋,都是基因带给人体的某种可能性。“我只是讲基因研究的基础可以支撑我们去检测天赋,基因将改变医疗和教育。”



壹基因研发总监杨玉霞介绍,天赋基因检测的依据是已经发表在各大权威医学、科研等杂志上的文献,每一项潜能研究都有一篇文献对应支撑,文献入组数据库,实时更新。她举例说,和肌肉爆发力最为相关的基因ACTN3已被科学家反复论证过,高水平运动员中ACTN3优势基因高频出现,若受检者体内该种基因呈优势,说明他的爆发力强。


然而,美国的遗传学专家却表示,通过ACTN3基因预测儿童爆发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不成熟。


在美国,每年“超级碗”过后,每支队伍都会有一系列评估数据出炉:穿梭跑、40码冲撞、速度等运动数据,心理测试结果,以及采访表现等。这些都会成为4月底“橄榄球大联盟选秀大会”的理论依据。“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NFL)的教练会根据候选者的基因测试选人吗?”


2016年4月,24位世界权威的遗传学专家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联合发表声明,“我们得出一致结论:基因测试结果对运动员筛选,或者说对运动员日后能否取得成就并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在目前的知识水平下,想通过基因测试找到所谓的天才儿童或天才运动员也是没必要的。”事实上,NFL会用一些体能测试而非基因测试选择运动员。


浙江大学遗传与基因组医学中心主任祁鸣教授曾在2006年给浙江省的运动健将们检测了基因,他发现涉及爆发力项目,且拿过好成绩的运动员的体内一定有ACTN3。但影响爆发力的基因不止ACTN3一个,而是多个,如果其他相关基因偏弱,不能说明爆发力好。


“挂钩”教育


豆豆的绘画作品 (王静 供图)


3月17日,杭州下起连绵春雨,豆豆周末去看长颈鹿的愿望要泡汤了。几天前,阅读班老师给王静发来一段视频,小朋友们齐声念着“one、two、three……”,豆豆不读,左顾右盼,要么低下头,嘴巴紧闭。


天赋报告指出,豆豆的阅读和语言发音能力偏弱,看完视频,王静急了,她开始在外面寻找口才班,计划几个月后就把豆豆送进去。一场尚未争论清楚的天赋基因检测,正影响并改变着这个家庭。


对于天赋基因检测,祁鸣的态度较温和,“可以测出一部分,但非常有限。”加利福尼大学圣地亚哥医疗中心基因治疗项目组Theodore Friedmann教授则把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视为“骗人的万灵油”。


2010年,浙大祁鸣教授曾呼吁建立基因检测机构的全国性行会,规范行业发展,直到今年,也未能建立起来。“老司机和新司机都上路了,没有规则,肯定一团糟,会砸了整个基因科技产业的牌子。”


济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甄二真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称,据他了解,目前市面上基本没有正规的检测公司。“我曾听业内人士说过,上海有的基因检测公司管理非常混乱,公司的人根本不对样本进行检测,他们就坐在办公室里面自己编检测报告。”


资本追逐利润。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婴幼儿培训成为众多资本和机构看好的风口行业。去年10月,王军一去苏州参加亚洲幼教年会,业内人士告诉他,光是苏州一市,孩子的教育培训市场就有上百亿元的规模。杭州市滨江区的一座商场,整个三层全部针对婴幼儿,早教、画画、美语、电子琴等兴趣班门庭若市。有数据分析未来5年全国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成为一座巨大的财富金矿。天赋基因与教育挂上了钩,检测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被卷入其中的豆豆全然不知。老师夸他的绘画功力提升了,桌子上放着他的一幅新作,画面中有四只水母,两只绿色,一只橘色,另一只粉色,它们正向上浮游。水母身旁有几根水草,长长的,绿绿的,也在一同向上生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只有他们才把这当真

点击图片阅读 | 你在一线城市赚的那点钱,吃不起三线城市的宵夜

点击图片阅读 |为什么人人都爱达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