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数据库
我们致力于创造中国最专业的投资数据库。我们将定期提供行业分析、项目信息、投资热点以及投资报告等数据,愿意和大家分享因数据精准所带来的投资效率和成功。欢迎关注,更多数据请关注网址:www.invest-data.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数据库

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要来了! 内容创业者如何利益最大化?

投资数据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2-15 22: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终于要来了!

今日,证券时报记者从腾讯官方渠道确认,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确实在推进中,已经在做测试,相信近期会和大家见面!这意味着,传闻已久的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很快就要实现了!

事实上,2016年,作为内容创业大年,包括视频、公众号等多类内容平台风生水起。包括罗振宇的得到、果壳网的分答、知乎旗下的值乎等纷纷推出付费订阅模式,不仅受到了用户的追捧,在资本市场上也受到许多投资人青睐。 微信公众号尽管在推出时间上晚了一大截,但凭借着自身无人可比的庞大流量和原创内容,能否在赛道上对上述产品在付费订阅上实现反超?

“付费”不等于“优质”

消息的传出,是在万千情侣们撒狗粮的昨天。2月14日下午,IT评论人士洪波在朋友圈发布文章《我为什么现在开始出来卖以及这个公众号还会更新吗?》,称自己将开设收费专栏。很快,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该朋友圈下评论,

应该等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啊,并且在回应洪波称“测试太久”时表示,已经反馈了,争取加快。

今日,证券时报记者向腾讯官方求证该消息,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对方表示,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近期就会和大家见面。不过,当记者想要多了解更多消息时,对方婉拒了……是的,软磨硬泡也没用。

不过,想到很快就能体验到,记者也就没那么难过了。其实,早在去年年底,业界就曾传出微信公众号内容付费的功能已经在邀请个别公众号测试,但很快微信就回应称,付费阅读等新功能将采用“邀请制”进行内测,暂不对外开放申请。截至目前,微信提供给公众号的变现方式仍是广告以及原创打赏功能为主。

然而,在互联网“免费模式”仍占主流的今天,微信公众号推出付费订阅功能,是否能够行得通?在现阶段推行内容付费,是否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根据腾讯下属研究部门此前对1700多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约55%的受访者称他们曾经为专业的知识和见解付过费,包括付费订阅内容、下载文件等。而易观公布的《2016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中表示,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从不愿付费变得对于显著高质量、服务更好的类似产品愿意付费;用户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漫无目的接受信息变成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选择行为更为成熟。

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蔡聪认为,知识领域其实有很好的付费习惯以及传统,人们愿意为优质的、有用的知识付费。“微信公众号有很多优质的内容,因为缺乏‘付费阅读’的功能,公众号更多是被用作‘内容营销’的手段,把流量引导到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变现。”

蔡聪表示,“付费订阅”功能的推出,使得微信公众号不仅仅作为一个展示营销的手段,更拓展到能够直接带来现金流的服务手段,让运营得比较好的公众号多了一个收入的来源。

不过他也指出,在数以千万计的微信公众号海洋中,多提供一个“付费订阅”功能,并不能解决大多数公众号的流量问题。原来运营不起来的公众号还是没有流量,这个功能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他还指出,用户也应当摆脱“付费即优质”的迷思。“对于行业来说,付费会刺激更好的内容产生,更多的人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生产内容。而微信在没有这个付费机制之前,所有内容不论好坏都是‘零’价格。而有了这个机制之后,等于赋予了市场的定价职能。”他表示,这个定价职能是市场无形的手的一部分,长期来说,一定会让好的东西价格高,不好的东西不值钱。“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淘汰掉一些不好的、没有价值的内容,从而起到筛选品牌和供应方的作用。”

或促进行业标准出台

2016年,内容创业可谓收获满满。当中,罗振宇得到APP下载过百万,其中李翔、和菜头等内容和项目颇受热捧。果壳旗下的分答引爆了音频付费,上线42天估值过亿美元。知乎旗下的值乎受到细分人群的追捧。企鹅智酷与罗辑思维和得到APP合作,开始试水内容付费。那作为后来者的微信公众号,在此时此刻推出“付费订阅”功能,又会否让行业掀起新一波浪潮?

“其实微信公众号推出这个功能,实质上是让微信公众号变成一个更大的内容变现工具或者平台,对于一些内容创业者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作为行业内的一员,千聊CEO朱峻修认为,该功能的推出,对于目前市面上一些信息比较碎片化、同质化、纯粹做平台的工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微信上的流量巨大,公众号让用户和粉丝沉淀在微信上,并且可以直接获取知识,这是其他平台难以比较的。”

他认为,“付费订阅”功能的推出,会让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会盘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会促使整个行业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收费的标准。“对于稀缺的、可以直接被利用和转换的内容,用户是非常愿意付费的。我认为,整个行业会趋向于内容标准化,逐渐形成一个付费的价格杠杆。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不过,“付费订阅”功能的推出,并不意味着“免费时代”即将落幕。对于业内许多人提出的“付费将影响流量”的说法,朱峻修认为,不论是哪种模式,在运营过程中仍然有获取新用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内容创业者都一定会保留部分免费内容去吸引新用户的注意。

蔡聪也认为,互联网免费的时代虽然会慢慢结束,但是在知识内容领域并不会回到传统的暴利模式。 “运营者会自己权衡哪一些内容是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光靠平台的付费方例如广告主是不足够的。在我看来,付费内容应该是原创性比较高的内容,需要花时间撰写、整理和归纳的。”他认为,业内担心的流量问题,应该是那些同质化的、互相抄袭的平台需要担心的问题。

“对于原来有海量用户的运营得比较好的媒体,例如逻辑思维等,他们早已经有足够实力开发独立平台变现。‘付费订阅’功能对于那些运营得不错,有一定流量的知识内容公众号,但自己开发一个变现平台又不具备‘成本效益’原则的有最大的意义。他们不用投入成本,却多了一个收入来源。这些可能是长尾的知识工作者,有了这部分收入的刺激,他们会更有动力去生产更优质的内容,从而发起对一些头部IP的挑战,抢夺用户的关注度。”蔡聪说。

蔡聪还预料,随着这个模式的推进,会催生一个‘知识工作者’的群体,这些长尾的小知识型IP将有百花齐放的机会。“他们可以录制、撰写或者编辑好的内容,以非常亲民的价格售卖内容进行变现。这对于整个知识服务领域是一个更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培养或者巩固‘为知识付费’消费者习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