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清远的一家海底捞,竟然推出了免费洗头服务,
一时之间,身边不少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你有没有想过,海底捞凭什么从一众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店呢?这背后,又折射了怎样的职场真相呢?
最近,海底捞又火出圈了。
在继美甲、擦鞋、过生日、帮忙带娃、辅导作业、自配奶茶等花式服务之后,海底捞在极致服务上又发展出了新高度。
我家附近(广东清远)的一家海底捞,新推出为顾客提供免费洗头的服务。
而且,据说手法专业之程度,可以让不少理发店自愧不如。
(图源自网络,侵删)
如今海底捞已经万能到了这个地步,令人不禁想问:
到底还有什么服务是海底捞不能提供的呢?!
在火锅行业,海底捞或许不是味道最好的,但一定是服务最好的。
服务周全至极致,正是海底捞能够从一众同行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海底捞不断尝试推出更多创新服务,极致服务已经成为品牌特色。
现在,要论服务态度,必然首推海底捞,这话应该没人有异议。
在一个点上拼到极致,这正是高手之所以能成为高手的秘诀。
01
在一个点上拼到极致,
就是成为高手的捷径
高手,是一个挺抽象的词。
何为高手?在不同行业,高手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标准。
但所有领域的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点:
将一个领域的技能,练到了极致。
当你在某个点上,具有明显优于同行者的优势,同行者能够做的事情,你也做得到;而你能够做的事情,同行者却不一定做得到。
那么,你在这个领域,也就具有相当强的辨识度和竞争力了。
海底捞,正是这样一个典例。
火锅店的同质化挺严重的,很多火锅店在味道和价格上,相差都不是太远,这种情况下品牌就有被模糊化的风险,很难发展忠实粉丝。
如何从消费者的火锅店脸盲症中脱颖而出呢?
海底捞的选择,很聪明——主打服务。
所谓众口难调,无论味道多好的菜式,都很难讨好所有人的胃口。
而服务,是每个消费者都不能拒绝的体验,一旦发生消费的行为,必然伴随着商家的服务。
海底捞抓住服务这一个点,并不断将其发挥得更为极致。
排队期间无限量提供小零食、免费美甲擦鞋,用餐期间代打游戏、帮忙带娃、辅佐作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海底捞做不到的。
于是,大家都能记住海底捞了,这就是海底捞成功的重要秘诀。
作为驰骋职场多年的老司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在一个点上拼到极致,就是成为高手的捷径。
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故事。
我一个师弟,刚毕业时入职了一家理财公司。
作为刚毕业的小白,师弟感觉自己在公司毫无存在感,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僵局。
刚好,师弟对基金这个分类比较感兴趣。
于是我建议师弟,在有理财基本常识的基础上,专攻基金这一个点,将其发展为个人优势。
师弟很努力,悟性也很强,在不到1年时间里,成为整个公司最了解基金的人。
后来,公司新建立一个基金训练营的项目,领导便把这个机会给了师弟。
由于在项目中表现优异,师弟很快升职为了小组长。
在适合自己的点上,尽可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把这个事情做到极致,让同行者望尘莫及,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高手了。
这和成功的一万个小时定律,在逻辑上是相通的。
02
一个经验用了n年≠拥有n年工作经验
这么听起来,成为高手的秘诀,似乎很简单啊。
可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做事情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能成为高手的却寥寥无几呢?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确实是这样,很多人即使做了几十年的菜,但从味道的角度来说,也还不能算是很会做菜。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个词不是叫熟能生巧吗?
可能很多人会想,是因为缺乏天赋。
诚然,这是其中一个因素,并非每个人都有天赋成为厨师。
但好歹做了几十年的菜,不要求跟大厨做出来的一样惊艳,勤学苦练这么多年,把家常菜做到可口的程度,应该不算是难事吧?
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
很多人只是抱着应付一日三餐的想法,机械性重复做菜的动作,却没有认真想过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们确实熟练做菜这个动作,但缺乏总结经验和学习改进的心,不追求优化,更不追求极致,因此即使一直有做菜,也不擅长做菜这件事。
举个例子,做番茄炒蛋,是先放鸡蛋,还是先放番茄,还是鸡蛋和番茄一起放?加盐还是加白糖比较好吃?
如果每一次做这道菜,都总结经验加以学习改进,相信几十年下来,要把这道菜做得可口并不难。
说到这里,我刚提出的问题,也就有答案了。
其他事情,和做菜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很多人只是抱着应付任务的心态,机械性地去重复一件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总结经验,加以学习改进,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所以,即使做了很多年,依然还在原地踏步,和高手俩字完全不沾边。
对了,我最近做菜的时候尝试了一下,番茄炒蛋+芝士其实很好吃。
——有时候不一定是加盐还是加糖的问题,一个愿意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哪怕是番茄炒蛋,也可以做到米其林三星的水平。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点个“在看”,一起共勉~
就就建了一个理财、副业交流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加入,聊聊你的疑惑,分享你的见解。
——END——
本文作者:就就&Vincy。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买房经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