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71岁另类画家,跑出英女皇地图 ·  4 小时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他好棒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没人愿意局势紧张,全都是迫于无奈的还击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8-10-22 21:56

正文


当1991年12月25日之时,苏联解体


苏联的解体代表着人类结束了两个超级大国激烈竞争的时代,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一众小弟跟随

在美国自身的需求下,其创立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全球化贸易版图。


就和1853年美国军舰开进江户湾,强行打开日本国门一样,和我做生意,和我做生意,不和我做生意的国家,枪炮伺候。


苏联解体后的美国也一样,将大量前苏联加盟国纳入自己的贸易版图,同时分化更多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这棵大树倒了,树上的猢狲们立刻作鸟兽散。



此时的美国,根本不用枪炮这种低级手段了,美国招招手,各个国家就自愿加入由美国构建,也由美国主导游戏规则的世界贸易体系。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开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对美国来说是巨大福音。


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提供如此庞大听话的廉价劳动力,提供如此巨大的利益给投资者



2001年10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面对世界媒体发表演讲

演讲题为《请支持中国加入WTO》


同年12月,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正式加入WTO

中国加入WTO,不仅完成了全球贸易最重要的一块版图,更为世界发达国家提供了廉价而丰富的商品。


由全球贸易所带动的“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在1991年,世界远远称不上是个“全球化时代”,而现在,正是个不折不扣的“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是在美国一家独强的大背景下才得以完成的。


我们今天可以马上买美国的电子产品,可以立刻下单日本美容产品,可以最快获悉法国的新哲学思潮,这些在二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不是苏联解体,如果不是美国一家独大,世界至今也不可能完成全球化。


全球贸易形成的全球化,为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好处。



然而这场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化趋势”在2018年发生了重大转变。

特朗普以“全球自由贸易,美国损失惨重”为由,叫板全球化,宣战全世界,


其中特别针对中国,称中国“为全球化最大获利者,占尽美国便宜,中国抢了我们的生意,毁了我们的制造业,让美国人失业”。


特朗普并以此发动一场席卷美国中西部的民粹主义运动。

一场民粹主义运动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竖立一个敌人

美国吃了大亏

我们必须反击


那么中国有没有占尽美国便宜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逻辑也特别简单清楚,只是特朗普不懂,或者他懂,只是为了要煽动那群不懂的选民,而装作不懂。



1992年时,中国占世界GDP的2%,美国占世界GDP的26%



22年后,2017年,中国占世界GDP的15%,美国则下降到24%



上图是当今世界,最具价值的20大科技企业


其中,中国占了9家



特朗普认为中国这25年的发展占尽美国便宜,让美国蒙受损失,但实际上美国有没有受损失呢?


2006年中国,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高达39%,那时候中国高度依赖出口。

可到了2017年,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下降到18%,十年内降幅达到20%


中国已经不再严重依赖出口了,而且就算现在出口占到GDP的18%,也不都是往美国出口


目前通过各项贸易合作,中国的出口国家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其实,中国和美国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有默契的

这种默契来自于货物贸易和金融贸易

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到美国


与此同时

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


下图是进入21世纪后,也就是中国借助出口,高速发展的时期,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量。



从图上可以看到进入21世纪后,中国购买美国债的比例在快速增加,一方面美债风险小,另一方面也是中美达成的默契。



通过购买美债,来维持美国人舒适的消费生活,现在美国的债务总额接近20万亿美元


这个天文数字挂在美国头上,之所以美国可以挂着20万亿的债务而不垮,靠的就是全世界在给它每单


日本买单,德国买单,沙特买单,当然买单最大头的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融入全球化版图二十多年,不光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更是美国巨额国债的最大买家。


美国靠着中国买他的国债,造航母,研发新型战机,横行霸道全世界,然后现在回过头来说,中国占尽美国便宜。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就是美国不买中国的中低端产品了,他也会买东南亚的


这样的结果只不过是美国将贸易赤字对象从中国转移到了东南亚各国,美国的贸易还是赤字,特朗普天天高喊制造业回流美国。


可是商人总是会找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来建厂生产,和美国的生产成本相比,东南亚各国,就要低很多,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



目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逐渐在往一个合理的范围做调整,而且中国也更不会像特朗普指控的那样,用“土办法”来刺激出口了


所谓的土办法,就是“贬值人民币”,相信有点年纪的朋友还记得那段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淘汰臃肿的国营企业,全国各地大批工人下岗,尤其以底层制造业居多,比如纺织业。


而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为了帮助这一大批下岗工人再就业,于是就用了外贸政策上的“土办法”


贬值人民币



当年人民币一口气大幅贬值20%,让中国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大幅增加,国外订单的激增,刺激国内私人企业开足马力搞生产,同时大量的订单也解决了国内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稳住了社会安定。


那个时期,大幅贬值人民币,强刺激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


而今时过境迁,中国的出口占 比下降到仅占GDP的 18%,现在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是依靠内需拉动的内部消费



而且人民币贬值会造成三大问题


一,影响内需消费

贬值人民币必然造成进口成本大升,而进口成本增加那国内商品价格也会增加,东西贵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就低,那就会伤害到内需消费。


二,加速资本外流


防止资本外流可以说是目前中国重中之重的任务,资本外流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经济,,衰退,倘若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话,那资本外流的速度必然加剧


三,人民币国际化困难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远任务,未来世界的货币主导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中美欧三分天下,在未来二十年,世界各国的央行储备里,如果人民币储备可以占比15%-20%的话,那就算是成功了。



人民币国际化不光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更关系到世界霸权的分裂,终结美元独霸的局面,人民币和欧元唯有联手方可行。


而在这一长期任务的指引下,人民币就决不能不断贬值,央行政策必须让人民币维持在一个平稳的价格区间


所以保护人民币汇率,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是目前中国,以及未来中国要持续去做的一件事


经济结构不同了,国家战略不同了,政策也会跟着不同。



现在美国拿贸易赤字说事,拿人民币贬值说事


可稍微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中美贸易大幅下降,美国不再买那么多东西了,转而去买东南亚生产的产品

那么最简单的道理,东南亚会买那么多美国国债吗?


你敢想象买美国国债最多的十大国家里面,是越南,缅甸,老挝,泰国吗?


你觉得东南亚国家赚了你美国大量的钱,会去大量买你美债吗?


肯定不会


没人买美国国债,这个大问题可是比你什么贸易赤字要大得多得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