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路网
找电商服务上思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小杨哥有情况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1日最新蛋价(早报) ·  2 天前  
亿邦动力  ·  洋品牌在中国的“至暗时刻”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辛巴,开年领175万罚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路网

不到3年,4轮融资,这对夫妻做出来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几千万90后在用

思路网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07-06 16:05

正文

探探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宇(右)和联合创始人潘滢(左),两人也是夫妻

创始人王宇说,“对于年轻人来说,那些婚恋网站 就像史前生物一般。

/


“脱单就要用探探,三年模拟五年脱单!脱单就要用探探,左划就是不喜欢,右滑就是好喜欢,配对成功一起玩!探探,九零后都在用!”




在近两年热播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中,很多观众都被魔性的探探广告洗了脑,虽然有人称赞有创意,有人颇为反感,但探探的几句广告语却将陌生人社交的几个关键词概括得很清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QQ和微信几乎承载了国内网民全部熟人和陌生人关系。在阿里的“来往”、小米的“米聊”、网易的“泡泡”折戟沙尘后,新的社交产品能从巨头的夹缝中走出一条生路吗?


6 月 21 日,陌生人社交平台探探宣布完成 7000 万美元的 D 轮融资,由 YY(欢聚时代)、元生资本领投,赛富投资基金、众为资本等跟投,其中华兴资本担任其独家财务顾问。


图片来源:FellowPlus


作为陌生社交软件,一直被认为是“国内版Tinder”的探探,似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从2015年1月获得由贝塔斯曼领投的A轮融资以来,探探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轮融资,备受资本的青睐。


要说探探能挑战QQ和微信确实言过其实,但当95后逐渐成为社交产品的主力军,陌生人社交应用嗅到了商机。对此,探探创始人王宇解释道,“大家对熟人社交已经没有需求了,真正的痛点还是在找恋爱对象上。至于婚恋网站,对年轻人来说,这些网站就像史前生物一般。”


是创业合伙人,也是夫妻


2014年的“双12”,陌陌(MOMO)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仅仅历时三年便扶摇上市。一时间,陌生人社交被奉为“第四个风口”,战场烽烟四起。而陌陌上市的这一年,探探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宇和联合创始人潘滢也经历了创业生涯的重要拐点——他们暂时放下苦心运营了七年的时尚社区P1,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探探上。


王宇和潘滢相识于瑞典,当时潘滢在普华永道做商务工作,王宇在爱立信做研发工程师。


“瑞典有一个词叫‘lagom’,它的意思和咱们中国的‘中庸’相差无几。整个国家奉行中庸之道,这是瑞典的独特文化,其实挺适合养老,但不太适合我们年轻人。”王宇回忆说,“在瑞典的时候,一年只有两个案子,剩下的日子基本都在喝茶聊天,就觉得太没有挑战了。”


2007年,满怀抱负的两个年轻人回国一起创办了P1社区,一个以时尚和街拍为主题的垂直社区,但是时尚在中国是一个窄众需求,尽管P1吸引了一批质量很高的用户,但规模上却难以取得突破。


虽然事业遭遇了瓶颈,但一起创业的第五年,王宇向潘滢发起了猛烈地追求攻势,他们的关系也从合伙人变成了夫妻。常年并肩作战的两人积累了相当的默契,他们都想做一个更有意思、受众更宽泛的社交平台。


刚刚回国时,王宇就意识和西方年轻人的社交文化不同,在中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通过派对、酒吧和夜店去结识陌生人,他想要认识异性却苦于没有途径。在Tinder被美国市场检验之后,他和潘滢都意识到这个想法不能再等。2014年9月,主打两情相悦模式的探探正式上线,由王宇亲自带领技术团队开发,P1原班人马运营。


和Tinder类似,打开探探的App,系统就会主动推荐异性。用户沿着屏幕向左划开,表示不喜欢,向右划开,表示喜欢。划掉一张照片,系统自动跳出下一张。如果对方同时也“喜欢”你的照片,那双方就配对成功了。


看似功能十分简单,但王宇却表示这是有意为之,“除非数据上有特别大的价值,否则没必要去增加新的功能。做互联网公司,克制是很重要的一部步。克制自己做真正重要的,或者根本不去做。你自己觉得挺好的,但数据上没有达到目标,就不能上。”


就是这样一款简单的工具,运营数据却表现不俗。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探探手机注册用户达到9000万,有效用户(去除垃圾账号和封禁帐号)6000万,其中90后用户占比75%以上。日活量突破600万,次日留存率高达75%,并完成了超过30亿次用户配对。


“颜值落差”的大坑


但探探刚起步时,却遭遇了潘滢称之为“颜值落差”的大坑。


像大部分社交产品一样,探探将目光锁定在年轻用户身上,最初的推广也是一头扎进了大学。进军北京、上海、四川的几十所高校后,探探获得了初期的2万名种子用户,但是用潘滢的话来说,就是“完全玩不起来”。


在国内,大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无论从生活状态还是社交方式上,都还没有从高中时代走出来,导致整个APP的用户看起来都是“洗剪吹”风格,但对于陌生人社交软件来说,用户颜值过低不仅会带来扣分效应,更会刺激其他用户的快速“逃跑”。


在后台盯了两个月的数据后,王宇和潘滢决定推倒重来。他们意识到Tinder和Facebook的发迹方法,在国内玩不转,而他们手中,恰好有这样一批“高颜值”的用户。


P1社区的建立花了王宇和潘滢七年的时间,虽然用户规模一直不大,但多数以潮流青年为主。他们试着从社区里导了1万名用户到探探,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有了P1过来的种子用户,氛围和体验完全变了,APP里全是颜值爆表的男女,用户的使用过程实际上会变得非常愉悦,留存率也极高。”


也正因为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挂着网红头像的虚假用户也不断进入到市场中,其中不少是微商。为了保持良好的“氛围”,探探设立了专职团队对用户进行清洗,确保用户纯度。


用户纯度有多重要呢?潘滢举了一个例子,“当垃圾用户大举侵略时,男用户突然发现配对次数激增,本来特别高兴,然后说了没几句,对方就开始各种卖东西,这个时候用户心情就跌倒了冰点,对整个平台丧失信赖。”


敢说“约”字就封杀你


目前,互联网上的陌生人社交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严肃的婚恋交友,有一种则有“约炮神器”的民间头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