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334天。
最初常被种草《奇葩说》,而我时间又紧,又想拔草,在看了几集之后,就写出这个标题,促使自己反思。
001
10月底去复训演讲课,演讲老师拿出3个《奇葩说》的辩题让大家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辩,如果你是反方你又该如何辩。
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但也常有没话说的情况。
于是我在笔记本上贴了一个行动清单:回去看《奇葩说》,练习多维度思考的能力。
002
上周去上学习力导师的课,赵周老师说:你看《奇葩说》的时候有没有常常被带着跑?一会听着这个人觉得很有道理,一会又觉得另一个人很有道理,可是静下心来,觉得他们说的内容都有边界,并不是适用所有环境。
我们都点头,是。
老师说:你分析一下他们论点的适用边界,就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立,在怎样的情况下不成立了。
于是我又在笔记本上贴了一个行动清单:看《奇葩说》练习八大问题的分析能力。
003
在广州坐车时,看到一辆车上的广告是:酱油标准制定者。
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这家企业做酱油很牛,酱油标准都是他们制定的。
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他们很牛?
答案跟着跑出来: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接着冒出一个问题:那语言的标准是什么?市场的标准是什么?定义。
我们看《奇葩说》一会给你定义什么是精致穷,一会给你定义什么是分手的目标,每一个人在说定义时,都在引导我们的观点。
于是我在看《奇葩说》时,拿出了一个本子,写下他们定义了什么,又是如何定义的。
004
《救猫还是救画》那期,李诞说:黄执中最喜欢
上价值
。
什么叫上价值?
赋予这件事情更加深远的意义。比如,救画是远方的哭泣,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罗振宇上价值了没有?
上了。
他说的是个人对于家人的意义。
我们看的是画,是猫,还是画的历史意义,猫的生命意义?
我们做的事,是只是这件事情,还是这个件事情,对自己,对家人,对客户,对社会的意义呢?
如果我们要上价值该怎么上,常被上的价值又有哪些?
于是我在心里又加了一条,下次再看《奇葩说》时,听请他们是怎样上价值的。
005
赵周说:好的老师有几个标准,层次特别多,逻辑线特别长。
当时我也有反思:我比较擅长把厚书读薄,比如把一本书画成一张纸;但我不擅长把薄书读厚,有的时候1个概念,1会就说完了,很可能对方听了还云里雾里。可能是我逻辑线不够长吧。
我在看《奇葩说》时也在思考:这些人中,谁的逻辑线特别长?
我发现蔡康永的逻辑线特别长,《救猫还是救画》那期蔡康永问杨超越:如果有个男生说爱你,但是吃什么要听他的,什么发型要听他的,你会选他吗?
当然不选。
又问马东:如果有个女生说爱你,但是要你去阉了,你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