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妮妮的日知录
个人品牌践行专家妮妮, 关于个人品牌的观察与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猫和老鼠来B站,自己鬼畜自己 ·  昨天  
始室  ·  首发 . Destudio 一个安放美好的地方 ·  昨天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一日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机械昆虫~变身!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战鹰探秘春晚后台,太专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妮妮的日知录

当我们在看《奇葩说》时,我们在看什么?

妮妮的日知录  · 公众号  ·  · 2019-11-22 07:00

正文

日更第2年的第334天。

最初常被种草《奇葩说》,而我时间又紧,又想拔草,在看了几集之后,就写出这个标题,促使自己反思。

001

10月底去复训演讲课,演讲老师拿出3个《奇葩说》的辩题让大家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辩,如果你是反方你又该如何辩。

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但也常有没话说的情况。

于是我在笔记本上贴了一个行动清单:回去看《奇葩说》,练习多维度思考的能力。

002

上周去上学习力导师的课,赵周老师说:你看《奇葩说》的时候有没有常常被带着跑?一会听着这个人觉得很有道理,一会又觉得另一个人很有道理,可是静下心来,觉得他们说的内容都有边界,并不是适用所有环境。

我们都点头,是。

老师说:你分析一下他们论点的适用边界,就知道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立,在怎样的情况下不成立了。

于是我又在笔记本上贴了一个行动清单:看《奇葩说》练习八大问题的分析能力。

003

在广州坐车时,看到一辆车上的广告是:酱油标准制定者。

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这家企业做酱油很牛,酱油标准都是他们制定的。

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他们很牛?

答案跟着跑出来: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

接着冒出一个问题:那语言的标准是什么?市场的标准是什么?定义。

我们看《奇葩说》一会给你定义什么是精致穷,一会给你定义什么是分手的目标,每一个人在说定义时,都在引导我们的观点。

于是我在看《奇葩说》时,拿出了一个本子,写下他们定义了什么,又是如何定义的。

004

《救猫还是救画》那期,李诞说:黄执中最喜欢 上价值

什么叫上价值?

赋予这件事情更加深远的意义。比如,救画是远方的哭泣,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罗振宇上价值了没有?

上了。

他说的是个人对于家人的意义。

我们看的是画,是猫,还是画的历史意义,猫的生命意义?

我们做的事,是只是这件事情,还是这个件事情,对自己,对家人,对客户,对社会的意义呢?

如果我们要上价值该怎么上,常被上的价值又有哪些?

于是我在心里又加了一条,下次再看《奇葩说》时,听请他们是怎样上价值的。

005

赵周说:好的老师有几个标准,层次特别多,逻辑线特别长。

当时我也有反思:我比较擅长把厚书读薄,比如把一本书画成一张纸;但我不擅长把薄书读厚,有的时候1个概念,1会就说完了,很可能对方听了还云里雾里。可能是我逻辑线不够长吧。

我在看《奇葩说》时也在思考:这些人中,谁的逻辑线特别长?

我发现蔡康永的逻辑线特别长,《救猫还是救画》那期蔡康永问杨超越:如果有个男生说爱你,但是吃什么要听他的,什么发型要听他的,你会选他吗?

当然不选。

又问马东:如果有个女生说爱你,但是要你去阉了,你接受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