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1000本书 | 重读
世界很大,文学更大。今天是我们陪你读书的
第2758天
,重读麦家的作品
《人生海海
》。
《
人生海海
》
主人公自称是“我”,旁观、叙述了整个村庄几十年的人事变迁。
他自己也从懵懂的孩子,长成了坚强、宽厚又心怀良善的男子汉。
在16岁以前,“我”本以为,自己会像父亲、爷爷那样,在这个古老的村庄里消磨一生。
爷爷为了保护父亲和家族的声誉,告发了上校,遭到了村里人的报复。
父亲为了救我一命,匆匆地把我送上了去往欧洲的远洋邮轮,茫然而孤独地奔向未知的命运。
少年懵懂的“我”,被迫像成年人一样,独自面对险恶的世界!
尽管当时的欧洲是世界上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比“我”熟悉的小村庄好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热闹和繁华都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
因为“我”不是留学,也不是投奔亲戚,“我”是偷渡、是逃亡。
命运向“我”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苦难向“我”展开一轮轮暴击。
但正是在对苦难的承受与抗击中,“我”开始反思、觉醒,真正领悟了命是什么。
领悟了“人生海海”的深刻含义。
各人有各人的命,命是天生的,不管好与坏都不可违抗。
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起起伏伏都隐藏在命运里面。
命运也可以改,那就是多行善事,得到些好报应来逆天改命。
就像16岁的我,不得不把自己的逃亡,归咎于爷爷做错事导致的“报应”。
因为偷渡是违法的,“我”只能和几十个同伴一起,整日躲在轮船的储物舱里。
我们身边堆满了土豆、芋头、萝卜、包心菜、笋干、粉条。
每个人都是一副疲惫冷漠、惶恐不安的样子。
“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那就是:“我”的命不好,是亡命天涯的命。
在漫长的航行中“我”天天晚上做噩梦,害怕死在路上,被丢进大海里喂鱼。
终于来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时,“我”的心已经疲惫地像个老人,接受了命运给我安排的一切。
和那些九死一生的同伴一起上岸,我们跪在码头上,一下一下地磕头,感谢老天爷让我活了下来。
它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拍打着翅膀在我们头顶盘旋,发出粗野的“嘎嘎”声,像要保护它们的食物。
“我”在一家华人开的鞋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给皮鞋钉绳扣.
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十个手指头被齿状的鞋扣咬得血淋淋的。
“我”在那里干了整整六年,却一分钱都没见到,因为“我”的所有工资都直接转给了组织偷渡的蛇头。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在上船前父亲给了那人一只金手镯,其实已经付过偷渡费用了。
但当时的“我”一无所知,只能拼命干活。
对“我”来说,那几年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我”不知道该怎样应对这些苦难。
现在,一个人在外漂泊的我也只能硬扛。可硬扛真的是太苦了,“我”几乎要被压垮了。
那时候我的生活里只剩下了恨,而没有了爱。
那些爱都被仇恨杀死了,葬在了大海里,葬在了无休无止的钉绳扣中。
那时的我什么都恨,恨小瞎子,恨那个蛇头,恨不公的社会,甚至恨自己还苟活着。
仇恨的藤蔓开始滋长,把我的心囚禁起来。
如果再没有人点醒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要种下什么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恶因。
我变得快和小瞎子一样了。
就在“我”徘徊在命运的三岔路口时,是她带着“我”与命运作抗争。
“我”的前妻是闽南人,比“我”大两岁。
和“我”比起来,她的人生经历更惨痛。
她父母曾是浙大教授,在特殊年代受到冲击惨死。
当时的造反派要斩草除根,不肯放过年少的她。
她在国内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好把自己的身子给了蛇头,抵作偷渡费用。
辗转来到了巴塞罗那,和我在同一家工厂。
刚到工厂的时候,“我”听不懂西班牙语,只能连蒙带猜地做事。
到后来我放弃了,开始闹罢工,不肯吃饭,等着被开除,然后流落街头。
前妻给“我”端来饭菜,劝“我”不要放弃,还给我写了四个字:“人生海海”。
她说这是一句闽南话,是说人生复杂多变,像大海一样变幻无穷。
几年后,前妻用攒下来的工钱租了一个小铺子,卖炸油条。
对此她很惊讶,因为厂里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蛇头的情妇,是“不干净”的女人。
前妻没有直接接受我的求婚,但她答应等攒够了钱就和我离开这里。
“我”以为最苦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命运开始对我展开笑脸。
当时我们买了一辆破货车,每周都去城外的农场买面粉。
有一天,我们开着车从农场出来,就在一个下坡路上,刹车竟然完全失灵了。
那辆货车就像发疯的牛一样怒吼着,冲出了大路,翻了过去。
“我”幸运地只擦破了一块皮,但前妻却受了致命伤,奄奄一息。
我伤心地抱着她大哭,甚至想自杀算了,一家人还能在阴间团聚。
但前妻挣扎着留下了遗言要我活下去。
她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前妻死了,可是“我”连买墓地的钱都没有,只能把她的骨灰盒装在挎包里,带在身边一起流浪。
“我”露宿街头,翻垃圾堆里的过期食物,好填饱肚子。
因为经常跟垃圾堆打交道,渐渐地我竟发现了里面还有挣钱的门道.
“我”翻着眼前每一个垃圾桶,找到有点价值的东西就卖掉换钱。
“我”拼命地攒钱,就是想给前妻买块像样的墓碑,买个像样的墓地。
就是这个卑微的目标,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我曾问她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捡破烂的,她说一个可以把妻子骨灰随身带三年的人,一定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丈夫。
说到底,这也是前妻给“我”暗暗铺的路,是“我”给我留下来的福报。
后来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靠捡垃圾发家致富。
“我”的前妻喜欢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或许这说的也是
“人生海海”的意思:
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无论有多么的不自由。
我们都要学会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都得在命运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努力在这个狭小空间内寻找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生慢慢变得如意,“我”开始变得豁达,变得宽容。
“我”原谅了那些伤害过我的人。
包括那个骗了我的蛇头,那个打我耳光的工头。
但是有一个人,“我”始终怀恨在心,这就是小瞎子。
回到家乡后,“我”多次遇到小瞎子。
看着他皮包骨头的瘦,一辈子没洗澡的脏,脸上一道长长的伤疤,还有可怜巴巴望着我的样子。
“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带着报复性快感的喜悦。
“我”真想对他说:“小瞎子,这就是你害人的报应,是你害得我逃亡了二十多年,这是你要付出的代价。
老天是公正的,让你恶人有恶报!”
但是“我”并没有说出口,并不是因为怕伤害到他,而是怕失去了自己的体面。
回来的次数多了,或许是看厌了小瞎子的洋相,或许是因为受到乡亲们的影响,“我”自己的想法竟然也变了,渐渐地原谅了小瞎子。
那是2001年,我在村里的连锁超市门前又遇到了他。
他跟以往一样,对着我哇哇地叫,讨好“我”,伸手向“我”要钱。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对他的恨意,如大浪退潮般突然消失了。
“我”丢给他两张一百元,走进了超市。
等我出来的时候,小瞎子伸着两只枯瘦的胳膊,把我推到一边,
让我看他用脚写在泥地里的一行字。
“大人不记小人过,谢谢你!”
这行歪歪扭扭的字竟然让我的泪差点下来了。
这不是痛苦的泪,而是安慰的泪。
就像窗户纸被捅破那样“我”一下子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我”是我的胜利,迟到的胜利。
这次离开之前,“我”给超市老板留话,以后小瞎子来店里想吃什么都让他吃,我会来结账的。
超市老板说看来“我”是挣到大钱了,所以对小瞎子这么大方。
“我”问他多少才是大钱,他说村里有个能人一年能挣几百万,那就是大钱。
我说我没他挣得多,但我已经很知足了。
离开超市时,“我”又想到了前妻说的那四个字:“人生海海”。
这个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得在这种不完美中曲折前进。
我们得平静地接受现实,在夹缝中努力寻找希望和梦想;
我们得豁达大度,包容万物。
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携着万千汇入的河流,奔腾不止,生生不息,这才是我们的命!
生活是如此地令人绝望,但我们得兴高采烈地活着!
下周我们将共读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的作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
而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蛤蟆先生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心理学家李松卫说:“这本书看起来像童话,其实具有可怕的专业度。”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
也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