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刚刚过去的周末,港人北上深圳的人数破纪录,看到一组图相当恐怖:
各个口岸等待通关的人都要排4个小时的长队,我一时恍惚,有点分不清到底是现在还是十年前。
以前都是内地一窝蜂去香港,如今风水轮流转,香港人开始涌入内地了。
广深港高铁开通,加上疫情封控的放开,一到周末,香港人瞬间遍布深圳街头。
交通的便利只是客观条件,香港人去深圳主要还是因为:
这是我一开始没想到的,毕竟香港是免税的购物天堂,怎么还去深圳反向购物呢?
香港人一般是周末全家来深圳吃喝玩乐一条龙,回去的时候再采购一周食材。
深圳卖100元的商品,在香港有可能卖到300块,距离又不远,当然是去深圳买。
奶茶和餐饮价格都要比香港便宜很多,而且设施新,服务好,性价比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最实惠的是海鲜,深圳的大闸蟹三分之一都是被香港人买走的,价格比香港便宜一半还多。
甚至还有来深圳医院看病问诊的,话说香港不是免费医疗吗?
据说香港人最喜欢的就是山姆和盒马,
每周
去深圳采
购一次
,可以省几百一千块,吃喝玩乐和交通费都省回来了。
甚至,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深港两地搞反向代购,大赚特赚。
在罗湖口岸,一拨人从香港往深圳运免税品,一拨人从深圳往香港运生鲜零食。
但有人笑就有人哭,深圳的消费火爆之下,香港本地的餐饮零售就困难了,特别近年来内地的游客也变少了。
香港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都要在原有价格加上地租的价格,这个地租除了反应在铺面上,还加到人工费里。
想想,香港洗盘子都能一个月赚2万块,这物价能低吗?
内地的地租也不低了,但是人工还没有涨上去,所以才显得物美价廉。
大佬很敢讲,信息量很大。
上周,有位大佬发表了
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讲话
,他的家族传承三代,历经时代波澜,掌握的信息、观察角度和人生经验超出绝大多数人。
信息量很大,也说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