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在即,互联网新兴企业风起云涌,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人才的外延和内涵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人才工作也因此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为探讨产业变革下汽车人才发展的新趋势、新难题和新路径,8月24日~26日,由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主办、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召开。为期三天的会议由理事会年会、高峰论坛和参观考察活动组成,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到会并祝贺。
2017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现场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当中,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才工作跟上了产业的发展,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如何保障足够的高质量汽车人才仍然是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年会上,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充分肯定中国汽车人才在产业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汽车人才工作还存在较大提升和进步的空间。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
谈到中国汽车人才发展的具体现状和难题,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首次公开梳理并总结了六点:现有人才总量与大国地位不匹配、人才流动中恶意挖人与无序流动共存、人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亟需突破、人才国际化不足以及人才精神体系未形成。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明荣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当下智能网联和后市场两大行业热点,在今年的理事会年会上发布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及《中国汽车流通行业人才发展洞察报告》,就上述两大领域人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共享,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正如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付于武所说:“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新则产业新。由于产业与社会变革、企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化以及国家的体制机制改革等因素,汽车人才工作也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从何而来?首先是政策环境不断向好。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唐志敏介绍,我国政策不断创新,为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参考目录》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从顶层设计形成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唐志敏
其次是企业树立正确用人理念。近年来,江淮汽车大力实施人才强企业战略,提出“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惠及人才”;吉利汽车倡导赛马不相马,对人才进行定期评价以保证吉利人才森林健康持续发展;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深有感触地表示:“对人才的信任是管理中成本最低,绩效最高的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各个行业机构的持续努力和付出。已经走过11个年头的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何宪的眼中,是“中国人才研究会19个专业委员会中工作做得最好的,对行业发展起的作用最大,是我们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榜样和标杆”,在课题研究、高端活动、特色培训、专项服务、品牌宣传及内部管理六大方面均有建树。
就在此次理事会年会上,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向全行业发起了维护人才健康发展的倡议,呼吁汽车企业,积极践行,共同维护好我国汽车人才成长环境;共树新风,营造良好的人才流动氛围;互相督促,共同抵制和纠正当前行业内存在的人事人才工作问题。
《中国汽车行业人才健康发展倡议书》签字仪式
理事会年会暨论坛是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重要的年度品牌活动,旨在聚集行业领袖、企业领导和人才管理精英,搭建汽车行业人才思想与智慧集聚、交流的智库平台,本次会议从产业到人才,从宏观到微观,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邀请业界各领域专家共商汽车产业及人才发展的研究判断、实践经验和探索思考,紧跟汽车人才发展趋势,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工作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