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意铺子
微信号:cypuzi
在很多人眼里,捡垃圾属于一种穷酸的行为,以至于很多环卫工人也不受尊重。如果一个大学生天天跑去捡垃圾,那肯定会遭受非议,“这个90后,你怎么不思进取,怎么就喜欢捡垃圾?”
这是26岁的Eric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只因为他真的很喜欢捡垃圾!!他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环境管理学系,原本可以考个公务员,安逸地度过一生。
但他不要,转身选择了一条杳无人烟的道路,真正将学业与使命结合在一起,创立了香港第一所天然剩菜染坊“染乐工坊Dyelicious”工作室。
如果现在有一堆丑丑的蔬菜摆在你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让它们到垃圾桶里去。
而Eric 就不同了,他会选择把它们带回实验,还曾专门到垃圾桶“翻找”那些世人眼里的垃圾,比如是洋葱皮、品相不好的紫椰菜、烂掉的白菜叶......
来到他的工作室,你就知道这些“垃圾”可都是宝贝!茄子的紫色、白菜的嫩绿色、 洋葱的白色...
由于整个工作室的“灵魂”来自于食物,他还给自己取了个酷到不行的名字——食物设计师
在Eric手里这些五颜六色立马变成了天然染料,赋予一件美丽的衣裳或是丝巾以灵魂。
比如用紫薯染的紫薯
用红菜头染的红色
以及用菠菜染成的绿色袜子
经过7年多的摸索,Eric的染乐工坊已经让让6公吨臭烘烘的厨房垃圾变身成美丽无害的染料,而这件事自然也轰动了整个香港。
当前香港的大环境着实让他感到心痛,每天约有3600公吨的厨房垃圾。其中就有很多完好的水果蔬菜,仅因为颜值低就被人抛弃了。
而不能食用的也是随意被扔在垃圾桶里,推挤在一块,散发出阵阵恶臭。最后,人们经过的时候都要绕道走
在香港这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除了每天有超过3600吨的食物被丢弃,到2018年,香港的三个垃圾堆填区将会相继爆满
早在2010年,Eric就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东西。有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厨房垃圾能变成染料,灵感立马就来了。于是一个想法诞生了!
恰好那段时间里,有大学生发起回收婚宴剩食的活动,Eric就想效仿他们,而这也成为他毕业设计定的课题——利用厨余染布。
这个26岁的小伙子也没有料想到,让臭烘烘的垃圾变身成美好的染料竟然会变成他此后的事业。
刚开始的时候,Eric 用的是最笨的办法收集厨余,到处去翻找垃圾箱,去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了。
连市场里的大叔大婶都认识他了,直言道,
这孩子长的还行,就是人好像有点傻,捡菜叶子说能染布做衣裳,怕是得了失心疯。
用钳子夹出泛着丝丝恶臭的瓜果皮屑,或是跟小伙伴跑去附近的菜市场蹲点,捡到一堆烂菜叶子就两眼放光,这就是工作室一开始的状态。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由于没有老师做过类似的研究,所以无人可问,一切只能自己查资料然后摸索实验。
把垃圾变成染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每次到弄回原材料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毒,再接着按颜色分类,最后用工具捣碎处理。
研究下来,他发现坊间一些声称厨余染布的工作坊使用新鲜食材来制作,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本末倒置。
但他没有被同化,而是始终坚持用厨余来做原材料,失败了无数次也没有气馁。
有时,为了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Eric只得一遍又遍的尝试,如同在烹饪美食般,一勺盐一勺糖地往盛着染料的锅里添加,一站就是一天,而这耗时一大整天,通常是一无所获。
终于,他成功地从常见的厨余中提炼出天然色素。
相对简单的
比如橙皮和西柚皮可以制成粉橙色的染料
难一点的比如说蓝色
先切碎紫椰菜晒干
加入葡萄糖,用搅拌机打碎
再真空保存180天,专业名词叫“厌氧发酵”
待它变成糊状后
要使用时混入一些水分,染料就大功告成
Eric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将基础颜色配方制作好
然而染布是一门技术活
为了学习纯天然无污染的传统染布工艺
Eric专门飞到日本奈良的染布坊学习
Eric学习了“板染法”,用紫薯片染制日本服饰“甚平”。在浸透的衣服上放上圆木板,用夹子紧紧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