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阅读书
引领品质阅读,精彩不可错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我们的孩子,会和长辈成为“陌生人”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大S去世:聚光灯下,一代娱乐女王要强的一生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中国书法,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阅读书

幼儿园园长嘲农村娃是猪:“穷”不可怕,“无知”才可耻!

掌阅读书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7-05 11:59

正文

作者| 桌子先生

来源| 桌子的生活观(ID: zzdshg)


1

最近西安一所幼儿园的崔园长在网上“火”了。


她因为超标收费,爆出了惊人言论:


“我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不会养猪,要把村子里那些娃都送到这儿来,我不同意,因为这些孩子素质太低。”


“打工的子弟、卖菜的……我沟通不了!


所以我说如果我降到1200,就会有批量的这样的子弟进来。


你孩子的身边会面临着什么呢?卖菜的、卖鱼的。


你会发现宝宝原来不会说陕西方言,然后接下来这块鱼龙混杂……”



这段视频拍摄于四月上旬,事情起因于幼儿园收费标准的不统一,引发了家长的不满。


园方随后召开了一场家长会,由负责人崔某主持,解释自家幼儿园收费高于标准线的原因,崔某于是发表了这样一番“高见”。


她自称收费高是为了拉高幼儿园的入学门槛,目的很凶狠——就是把那些家庭条件不够好的孩子拒之门外。


因为这样的孩子会影响整个幼儿园的素质。


视频一经曝光,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留言大骂:


“这个崔园长把城里的孩子比喻成“天鹅”,把农村里面的孩子比喻成“猪”,这样的嘴脸实在是太‘可耻’。”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园长,感觉非常恶心。”


事后有记者就视频中的言论向她求证,该园长言语间反而有些洋洋得意:


“我讲的是幼儿教育界不敢讲又想讲的实话,如果媒体报道,会免费打广告让我成为‘网红’,挺好。


我确确实实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确确实实不会养猪 ,你让我跟村里的人去沟通,我实在沟通不来。”


然而可笑的是,这个自称“只养天鹅”的幼儿园,实际上手续都还未办全,连幼儿园资质都不曾具备。


国家明令禁止限制她的收费,要她办成普惠性幼儿园,但是她依然顶风作案。


不知道这位园长,言语间的优越感到底从何而来,她又是凭什么,对那些家境不好的农村孩子嗤之以鼻?


言由心生,说出什么的话就代表她有什么的龌龊思想,这样的人竟然还混到了幼儿教育的一线,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靠收高昂学费来给孩子划阶层的老师,怎么教育得出优秀的学生?


退一万步来说,那些经济情况优越的家长,就真的放心把孩子交到这样的人手里吗?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除非你混到了首富的位置,否则你的孩子,就永远可能受到这些“狗眼看人低”老师的鄙视。


看完这则新闻,桌子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幼儿园园长?但是我愤怒完了之后,只剩下“恨”。


因为还有很多幼儿园是这样做的,只是这个崔园长刚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而已。


比如说,之前的深圳某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强制家庭问卷调查。


虽然表面主题为“我的小区”,但其中设置的问题颇为耐人寻味。


诸如“你家的房子是自己买的还是租的”、“请小朋友图文并茂的描述一下你家的户型”、“房子的购买年份和价格”等等。



仔细来看这些问题,不像是在提升小朋友什么能力,反倒像是在暗戳戳地打听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


学校想要了解一下家长的个人信息,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样赤裸裸地调查家长的经济状况,目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还有我侄儿最近在读的幼儿园,表嫂对我说,他们班上的老师会看孩子的穿着打扮区别对待。


穿名牌的孩子会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而穿得一般的孩子,老师就不怎么管。


凭什么我们的孩子,明明身处相同的环境,接受同样的教育,却要被迫接受不一样的待遇?


一个小小的幼儿园,就渗透太多大人世界的世俗和肮脏,可是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真的会因为有钱没钱而完全不同吗?


不会的,他们对这些不会有太多概念,反而是老师的做法渐渐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

     

我不知道这些喜欢给孩子划分阶层的老师,有没有想过,将来他们自己的孩子出生,也有老师来给他们划分阶层,他们是怎样的感受?


2

穷人的孩子本来在学校读书有多难,我们敬爱的、高高在上的崔园长因为自己的无知可能不清楚。


然而,就是她这种提高幼儿园学费的做法,更是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城市打工的父母,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就把孩子留在农村当留守儿童,但是孩子的教育会成为一个问题,要么就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这样生活会极其艰苦。


比如说来自江西的老梁,他们在工厂边上租了一个小平房,一个月的租金仅有130元,为了照顾孩子,两口子把他们的三个孩子也接到城里。


                           

出租屋非常窄小,平时老梁夫妻睡在里屋的地上,三个孩子挤在外屋的床上。


老梁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老婆也有2500元的收入,他俩唯一的梦想就是多赚点钱,让孩子能够读得起城里的学校,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微弱的梦想,却会因为崔园长的做法,他们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交不起钱,而被拒之门外。


央视纪录片《城市梦想》更是让人戳心。


送奶工李根健来自四川农村,他16岁就离开家乡来北京打工。


每天只睡4个小时,凌晨三点,必须起床,搬奶、数奶、运奶,再挨家挨户的送奶。


每天跑几十公里,送400多瓶奶,每瓶奶可以赚两毛五。



这些钱他要交房租,交学费,供一家人生活,还要匀出一部分寄给乡下的父母。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让孩子在城里上幼儿园,好好读书,长大后不要再像自己一样只能卖苦力。


可是,因为高昂的学费,因为有我们崔园长这样的人,他希望注定只能成为奢望。


“李星辰小朋友,喜欢这个幼儿园吗?


“喜欢,可进不去”



看纪录片的时候,看到他三岁的孩子,就很清楚自己明明很喜欢但读不起的时候,我忍不住眼泪直流。


他不是不努力,反而他们比起城里的孩子更加懂事。


然而同样的年纪,别的孩子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他只能站在高高的大门外,满眼羡慕地看着那座校园。


或许他原本也有希望坐在同样的教室里,接受同样的教育,但因为有这些“崔园长”们的存在,他们面前被竖起了一道高墙。


3


那,把孩子丢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会怎么样?


在中国,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有902万。



他们有的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走过悬崖峭壁去上学。



有的在很小的年纪就非常懂事,承担着这个年纪不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



这些孩子,都抑制不住对父母发疯般的想念。



但是他们跟着家里的老人长大,想爸爸妈妈了只能靠想象。



比如说这个孩子,对父母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爸爸是搞物流的。



问起这些孩子的梦想,他们的答案很简单:


等以后有了钱,把爷爷奶奶一起接到武汉去,武汉是爸爸打工的地方。



还有的孩子梦想很朴素,只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把我抛弃了。



穿过电脑的屏幕,我抑制不住自己强烈的愿望,很想去抱抱这些孩子。


桌子对这些孩子,有着无比的感同身受。


因为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留守儿童,看惯了别人嫌弃的眼光,也觉得是父母抛弃了我。


长大后,我也渐渐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因为对他们而言也很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