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郭施亮”
轻松关注 公众号 guoshiliangbo
中国人保的发行上市,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人保属于
A
股市场的巨无霸企业,而其发行募资规模较大,往往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保属于第五家
A+H
股的上市险企,随着中国人保的成功回归
A
股市场,实际上意味着
A
股保险股上市公司的队伍将会进一步壮大,增加
A
股市场的权重股数量。
根据资料显示,经过了近期的积极筹备,中国人保最终确立在今年
11
月
16
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而作为一家总股本规模较大的上市险企,它的上市,也将会成为近期
A
股市场的关注焦点。
但是,考虑到
A
股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中国人保却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降低
A
股市场的冲击压力。
其中,包括了压缩发行股数,缩减募资规模,而原本计划发行的
45.99
亿股,如今却逐渐缩减至
18
亿元,较原来的发行股数有着明显地下降。再者,中国人保采取了战略配售的举措,这一做法与之前工业富联相似,但对于控股股东、前十大持股股东的名单来看,都属于重量级的资金,其战略地位不可小觑。此外,则是系列的稳定股价预期措施,而从这一系列的举动来看,中国人保为回归
A
股市场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中国人保回归
A
股上市,似乎带来了不少的诚意。在实际情况下,除了上述提及的缩减发行股数、战略配售等动作外,还会以非常低的价格以及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发行市盈率发行上市。
具体而言,从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保的发行价格仅为每股
3.34
元,至于发行前的市盈率为
8.87
倍,发行后的市盈率仅有约
8.51
倍。
粗略统计了一下,对于此次中国人保的发行上市,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中,我们以
A
股市场的保险类上市公司为例,举例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等。
以市盈率水平为例,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的动态市盈率均处于
20
倍以下,但从静态市盈率与
TTM
市盈率来看,却与中国人保的发行市盈率相比,略显偏高。
例如,截至今年
11
月
14
日收盘,中国平安静态市盈率
13.12
倍、
TTM
市盈率
11.44
倍;中国太保静态市盈率
19.83
倍、
TTM
市盈率
17.67
倍;中国人寿静态市盈率
19.29
倍、
TTM
市盈率
24.59
倍。至于新华保险,静态市盈率
26.66
倍,
TTM
市盈率为
17.84
倍。
由此可见,无论从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还是从
TTM
市盈率分析,中国人保还是具有一定的发行估值优势。
再者,从当年核心保险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格来看,中国人保仅有
3.34
元的发行价格还是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例如,中国平安当年发行价格为
33.8
元、中国人寿当年发行价格
18.88
元、中国太保发行价格
30
元以及新华保险发行价格
23.25
元。从发行价格上,中国人保的发行价格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
实际上,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低价发行的上市公司往往容易获得市场的炒作,例如近期的天风证券、之前的广州港等,虽然同样属于大盘股,且本身发行市盈率并不会太低,但却因价格足够低廉,却容易获得市场的持续炒作机会。至于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同时具有足够优势的中国人保,似乎也给了市场不少的诚意。
同时,从流通市值与总市值的角度分析,目前按照发行价格计算,中国人保总市值约为
1477
亿元,但流通市值仅有
30
多亿。与之相比,目前中国平安流通市值
6927
亿元、总市值
1.17
万亿;中国人寿流通市值
4583
亿元、总市值
6221
亿元;中国太保流通市值
2017
亿元、总市值
2907
亿元。
除此以外,从三季报净利润与保费收入情况分析,除了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占据一定行业优势外,实际上中国人保与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还是具有一定的数据优势。
其中,从今年三季报净利润分析,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
121.18
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约为
8.59%
。至于保费收入,
2017
年实现
4764.47
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为
2861.62
亿元。至于中国太保,三季报净利润
127.15
亿元,而
2017
年保费收入与
2018
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却与中国人保相比,显得有所逊色,而新华保险的净利润与保费收入状况,则与中国人保相比,存在更大的差距了。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保险行业的知名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其数据上却与中国人保相对接近,但略显优势,但若按照中国人寿的估值定价与市值规模对比,或许中国人保在二级市场上的发挥空间更具想象预期。
对于巨无霸企业的发行上市,市场往往担心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资金分流影响。例如,当年的中国石油超高价格发行上市,而后步入漫漫熊途,由此加剧了市场的调整压力。但是,与之相比,对于中国人保,无论从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还是从战略配售等角度分析,似乎给了市场足够的诚意。
退一步思考,假如中国人保在二级市场中获得大幅炒作的机会,可能会由此带动保险板块乃至部分权重股票的上涨,甚至可能会引起部分权重股票的估值重估预期,对市场的分流压力可能会有所减弱。或许,对于本身处于估值底部的
A
股市场而言,中国人保的上市,可能已有提前消化的迹象,影响会有,但应该还是处于相对可控的状态。
不过,对于大盘股的发行,即使其后续价格表现如何,都离不开分流股市存量资金的影响。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实际上
A
股市场的
IPO
发行节奏更需要适度与合理,充分衡量市场的真实承受能力。或许,从实际情况分析,只有保持股票市场足够的投资活力,市场投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股票市场的融资效率,促使股票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而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发展,就显得颇显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