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刻talks
表达创见,分享新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刻talks

14亿中国人中,1亿人患此类疾病,仅仅0.5%获充分治疗……

一刻talks  · 公众号  ·  · 2024-09-11 20:30

正文


Key Points:




《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


研究调查对象为全国 (不含港澳台)18岁以上居民。在157个县/区、1256个村/居委会中,有32552名受访者(男性占44.6%,女性占55.4%)完成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多数抑郁障碍患者未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因此仅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在抑郁障碍各亚型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寻求精神心理专科治疗的比例最高,也仅为4.7%。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专业机构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中,仅有7.1%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公布的研究报告,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抑郁障碍在精神障碍中的疾病负担,均居首位。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造成诊疗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 2024年和您见面的第31篇健康议题。


从2024年开始,我们将每周三同您分享有关未来健康的重磅新知,它可能是1个重要的健康前沿发现,1个可能改变您健康认知的新知,1个值得您认识的心智名医,欢迎您留言与我们沟通,更期待您告知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共探未来健康。


如果您对未来健康很感兴趣,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 【yiketalks2】


编辑| 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
本文约 2140 字,大概需要您 8 分钟的阅读时间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大家好,我是一刻talks讲者黄薛冰。我想跟大家来分享就是说,我们中国的国民的心理健康。



其实这个话题也不用我再去多说,我们无论是从报纸上也好、从媒体上也好,乃至于从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或者是从我们自身,我们都会发现心理健康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或者是全世界已经越来越重要。


我想大家看新闻,可能前不久看到一个消息,就是说我们中科院有了一个新的流调数字, 青少年当中,发现抑郁有大概接近25%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由此国家教育部就发了一个文,我们要把青少年抑郁症的体检,纳入所有的入学的筛查,那就提示我们心理健康,确实到了我们要去关注的时候。


那么根据调查, 中国居民一生当中,1/7都会有精神障碍或者是精神相关的疾病,那么我们现在有大概14亿这个中国人,其中1亿是患有抑郁障碍的,仅有0.5%的抑郁症患者,获得了充分的治疗 ,这个是很可惜的。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来讲,只要他们来治疗大部分都是可以痊愈的,大部分都是可以继续之前的生活轨迹,该考大学考大学、该出国出国、该结婚结婚。所以我们要借助科技的手段、借助这个智能机器人的手段,让我们的心理健康大家都可以得到。



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医院是否有所了解,尽管它是自从有了复旦专科排行榜以来,一直居于首位的精神专科医院,但是也可能大家也不是说很了解。


号非常的难挂,我们的心理咨询要约到差不多半年之后,所以专业人员是不足的;那么我们的服务效率是有限的;还有一个就是疾病耻感的影响;那大家尽管有了问题,可能也不见得在第一时间选择就诊,那么既然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作为医生来讲,我们提供最终极的人文关怀、最终极的生命关怀,我们就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所有工作都围绕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心理服务人人可得。所以我们做了几个智慧心理的产品,其中一个是远程心理应急援助评估干预系统。


大家可能不是这个行业对心理应急不太了解,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全国无论什么地方、无论是这个瓦斯爆炸了、什么交通事故了或者是突然这个杀人了,都会派我们去,我们会去做危机干预。


那很多这样的事件,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心理应急的这个队伍,那我们做这样一个远程的心理评估干预系统,就可以提升我们整个的服务能力;其次的话刚才提到六院约心理门诊是非常难的,大概需要半年之后,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心理门诊全程的管理系统,我们从大概半年压缩到了大概2个月,可能大家会觉得2个月的时间仍然是等的比较久,但是已经不错了。


那随着我们这个系统的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的应用,我希望时间来进一步的压缩;大家去医院是不是觉得候诊会非常的让人焦虑,本来不焦虑,可能在等医生的期间也会觉得很紧张很焦虑,那我们有了这个机器人助手,可以安抚我们患者的情绪。


我们还有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的治疗平台,这样的话,我们不是说仅仅让医生去一对一的服务,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计算机化的治疗,可以服务到更多的患者,甚至于将来我们发展数字处方,那么他回到家去,照样可以享受这种服务。


那我们还有一个就是虚拟现实的心理康复和训练系统, 我们借助VR,我们来做一个这样的心理康复系统,那么它可以起到就诊前,包括预就诊,包括我们就诊中。



那么以上这些系统,都会给予医生以及患者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包括就诊之后,那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全病程的管理系统,所以我想未来我们往哪去?


我们要 利用更前沿的科技手段,提升更优质的心理服务,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活到150岁的时候,我们仍然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仍然会觉得生活值得。谢谢大家。



「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每周三探索未来健康,每周您可能惊喜遇见1个重要的健康前沿发现,1个可能改变您健康认知的新知,1个值得您认识的心智名医,欢迎您留言与我们沟通,更期待您告知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一刻talks·健康生活方式Lab」共探未来健康。

如果您对未来健康很感兴趣,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 【yiketalks2】或评论区留言。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健身课代表  ·  健身,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8 年前
华尔街见闻  ·  推广 | 本周六,来聊聊2017该怎么投资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