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曾经很穷。
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
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
更有人互换孩子杀了吃……
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
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
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
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
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
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
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
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
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
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
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
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
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
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
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
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
“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
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
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
“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
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
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
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不了十万块钱。
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
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
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
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怕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
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
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排名前列。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
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
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
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
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
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
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
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
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
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
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四万个亿。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
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
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
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
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
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
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
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
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
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
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
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
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
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作者简介: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