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共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2024年12月31日上午,
法学院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签署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张朝霞,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向红,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申卫星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法学院、智能法治研究院相关师生代表,市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海淀区、丰台区、门头沟区检察院相关院领导参加活动。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主持签约仪式。
图为张朝霞与周光权分别代表双方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活动中,申卫星介绍了双方合作共建的基本考虑及合作内容;田向红介绍了北京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总体情况和特色优势;张朝霞与周光权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清华大学关于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检察院向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的三位专家颁发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书。
图为北京市检察院向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三位专家颁发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书
随后,双方围绕“深化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及检校合作”开展座谈交流。
张朝霞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强调“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北京市检察院与清华大学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坚持以数字赋能检察为依托和切入,签署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恰逢其时、正当其时。北京检察机关要依托检校合作得天独厚的资源力量,发挥好特邀检察官助理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数字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深化检校协作和人才培养,为推动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提供人才资源支撑。要立足双方已有的共同智力成果,以签署和履行合作协议为契机,纵深推进数字检察战略实施,加强知识驱动智能技术检察应用,以推进数字检察应用场景体系化建设,持续推动法律监督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蝶变,由有形监督向有效监督转变,全面塑造法律监督新业态、新样态、新质态。
周光权表示,清华大学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签约共建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工作指示要求的具体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清华大学坚持在做强传统法学基础学科的基础上,持续培育以计算法学为代表的创新探索,在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突破。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双方的战略合作,全力支持法学院、智能法治研究院落实好双方合作协议,为新时代的检察法律监督、法学教育发展增添底气、锦上添花。希望北京检察机关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鲜活的司法实践中汲取宝贵的法治经验,更好支撑和助力清华大学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期待双方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携手并进、合力攻坚,共同推动战略合作走深走实。
邓海峰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是双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积极落实应勇检察长2024年9月莅临清华园时提出的进一步促进检校合作要求的具体举措。北京市检察院以及海淀、丰台、门头沟区各检察院各位领导的发言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在科研条件、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清华法学院的大力支持。双方已经达成明确的合作目标和路线,有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坚实基础,相信双方的合作可以在未来取得新的成绩,共同为首都检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