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aturePortfolio
Nature Research官方账号,介绍中国及世界科技出版业最新动态,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产品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弗雷赛斯  ·  优秀国自然技术路线图分享和制作 ·  5 天前  
实验万事屋  ·  博士生就发了25.5分的Cell大子刊,这中 ... ·  6 天前  
科研大匠  ·  1268项!2024年度深圳市自科基金面上项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NaturePortfolio

中国量子卫星向超安全通信迈出重大一步

NaturePortfolio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6-17 08:07

正文


原文以China's quantum satellite clears major hurdle on way to ultrasecure communications为标题

发布在2017年6月15日的《自然》新闻上

原文作者:Davide Castelvecchi

“墨子号”发射的纠缠态光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千公里级量子纠缠;这一技术或能用于基于量子的数据加密。


作为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在发射几个月内就实现了它最宏伟的目标之一。


研究者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从“墨子号”上向两个相距逾1200千米的地面站发射了光子,且光子对在这一创纪录的距离上仍然保持着关联的量子态。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可成为未来的安全量子通信网络的基础。

这张2016年12月的合成照片显示了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与位于西藏的地面站间的联系。

Jin Liwang/Xinhua via ZUMA Wire

这是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QUESS)任务报告的首个成果,该卫星又被称为“墨子号”,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命名。去年8月,“墨子号”发射升空,旨在证明量子通信背后的原理。“墨子号”团队或将发射更多量子卫星,着手打造一个量子卫星网络。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源于任何干扰都会被发现。通过共享一个利用纠缠态粒子属性加密的密钥,通信双方共享就能交换秘密信息;任何偷听行为都会影响纠缠,从而被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表示,“墨子号”团队已经开展了实验,探索用纠缠态光子创造这种密钥,以及在地球和太空间安全地“隐形”传送信息的可能性。不过,他表示他的团队还未准备好公布结果。

贝尔测试

理论上,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仍然应保持关联。这一点可以过经典的“贝尔测试”进行验证。


QUESS实验的核心是该卫星上的一个激光束。在进行“贝尔测试”时,该光束被分割形成光子对,这些光子对共享一个量子态,在本实验中与光子偏振有关。纠缠态光子会被发送到卫星搭载的两个望远镜,望远镜分别将纠缠态光子发射至两个地面站: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德令哈,另一个则位于德令哈以南1203千米的丽江高美古观测站。一待这些粒子抵达,研究团队就会利用贝尔测试来证明它们仍处于纠缠状态。


研究人员每晚只有不到5分钟的窗口时间,即两个观测站都能看到在约500千米高空运转的卫星的时间。在卫星发射后几周内,他们便能每秒传送一个纠缠光子对,其速度是预期的10倍。这项关键实验在去年年末完成,潘建伟表示:“我们很高兴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此前,这类实验的距离纪录是144千米。


巴黎第十一大学的量子通信物理学家Frédéric Grosshans说:“这证明洲际量子通信是可实现的。”他补充道,纠缠态粒子是量子通信的“主力工具”。

2016年8月,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Jin Liwang/Xinhua via ZUMA Wire 

贝尔测试

“中国研究团队的成果着实令我感到震撼,”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物理学家Wolfgang Tittel说,“在卫星发射升空后,我并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取得成功,也不清楚他们是否会利用它来改进下一次的任务。”


潘建伟表示,除了量子密钥和隐形传态实验,其团队还计划利用“墨子号”测试引力会如何影响光子的量子态。他们希望在两年内发射另一颗经过改进的量子卫星。他说,他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升级技术,以便在白天发送和接收信号。由于白天的光子较多,研究者更难从中挑出来自卫星的光子。


就目前而言,潘建伟认为第一颗量子卫星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他说,他的同事原本认为这种设计过于宏大,因为它在空间中产生纠缠态光子,还需要两个光子发射系统。


而目前处于计划阶段的类似任务,比如加拿大量子加密与科学卫星(QEYSSat),则将采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先在地球上生成纠缠态光子,再将其发射至卫星。在上周发表的一项研究中,QEYSSat团队报告了一次成功的技术测试,将光子从地面传输至位于10千米空中的航空器上。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Thomas Jennewein参与了QEYSSat任务,他说,他的团队和全球其他团队正在努力追赶中国的步伐。“现在,他们显然是量子卫星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他说。

Nature|doi:10.1038/nature.2017.22142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相关文章


中国可能让更多卫星率先升空,它们将共同形成超级安全的通信网络,有望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起来。

点击此处阅读:中国将要发射的量子卫星将会是量子网络的一个重大进步|《自然》新闻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