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一会投资
健一会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成为“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的个人朋友为主,提供的公益服务包括深度闭门沙龙、微路演、众筹基金、退出设计、个人PR等。活动均为邀请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雷克萨斯,“靴子”落地 ·  19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高薪招聘数万人?雄安集团回应 ·  昨天  
高绩效HR  ·  未来3年,不懂AI的HR可能会被取代! ·  2 天前  
HR圈内招聘网  ·  网友问DeepSeek:我找不到工作,没有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一会投资

联想创投执行董事顾正斌: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和投资要点

健一会投资  · 公众号  ·  · 2018-04-03 19:29

正文


国务院在2015年5月8日正式实施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又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调提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智能制造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有哪些细分领域更值得投资人关注?为此,我们专门请来了联想创投执行董事顾正斌,为我们勾勒出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蓝图。

顾正斌 | 联想创投集团执行董事

曾主导或参与投资“茄子快传”、“批改网”、“网宿科技”、“汇通达”、“中国银联”、“烽火通信”、南京西祠等10多个项目投资。

加入联想之前,曾在中国电信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在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毅达资本任高级投资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

在TMT、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并购、国企混改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优势在于整体加工能力

从2012年开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拿回自己的制造业,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制造业回收”。


美国于2012年推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投资发展新一代机器人、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通过智能互联的设备来动态提升企业绩效,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可靠性,以推动工业转型;德国于2013年推出“工业4.0”计划,投资两亿欧元,推动以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中国于2015年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强调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等十大领域。


从实力上看,各国各有特色:德国制造业强,但互联网较弱;美国互联网强,工业还可以,总体上互联网要强过工业;中国的制造业和互联网都还可以,但都不太强,大概排在第二、第三阵营。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目标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官方文件在描述中国制造业现状的时候用了“生产力的多层次性”来形容,这说明中国在有些方面已经很强大,比如高铁和电网设施等,但在农业、采掘业等领域还很落后。中国目前数字化或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是电信、金融和能源。如果看制造业的话,数字化程度高的有两个半领域:一个是汽车,一个是3C,还有半个是电网,这三个领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达到40%。


中国的优势在于整体加工能力,只要哪个领域缺货,所有产能立马能补上。缺点在于我们的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比较薄弱,要逐项补齐。“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列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领域,每个领域都很花钱,未必都适合VC参与。京东方为了改进良率,去年第一条生产线下线。光是这一条生产线,投资就达65亿元人民币。


“终端”占据智能制造主体地位

智能制造也适用“云-管-端”体系,“云”包括云计算和云服务,“管”是指智能管道,“端”即终端。在这个体系中,端的作用类似于消费互联网里的流量入口,不掌握端的人,在其上做网络和云是不可能的,端占据智能制造的主体地位,90%以上的智能制造工作都在端上完成。


端的智能化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日本的内带式,直接将终端系统安在电机内部;另一种是欧洲的方式,通过穿戴(给设备戴设备,比如ABB)或插入终端(比如西门子)的方式。


在端的智能化领域有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能够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公司,一类是能够将终端改造、集成和交付的公司,只有对行业特别了解的人,才能知道怎么去集成和改造,怎么去分析数据,奇怪的是,中国工业领域里,95%的数据都没有人去做分析,所以我确实希望有更多IT人士走进工厂,把工业数据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终端把点击运行数据传送到云端分析,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状态报告,并提供预防性维护建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预计会降低70%的电机故障停工时间,延长30%使用寿命,同时减少10%的能源消耗。如果全球所有工业电机都配备智能传感器,节约下来的能源相当于100座大型发电厂的发电量。


我们投过一个叫中科慧远的项目。


手机行业有个细分领域是检验手机表面玻璃片是否有崩边、划痕、凹凸点等问题,在这么窄的一个领域,有18万人在做这件事,业内叫表观检。这个领域从业工人用工非常贵,检测人工成本和培训周期都在持续攀升;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很恶劣,噪音大而且伤眼睛,平时女生用美瞳,点眼药水,都是毫升级的,而这些工人们是像喝矿泉水一样点眼药水;劳动强度非常大,人员流失高,平均月流失率在10%-15%,高峰期月流失率高达30%;而且人工检测效率不稳定,缺陷反馈不准确,对偶发现的批次不良几乎无解,全检完全不可能,现在是抽检,每16片里抽检1片,这样就需要20万人来做这件事。


人工漏检率只能做到8%,中科慧远的产品可以将产品漏检率控制在1%以下,检测精度可以达到20微米,最重要的是,当它发现产品连续出现三个乃至三个以上相同缺陷的时候,它就会让生产线马上停下来,这就大大提高了良率。



汽车与工厂等领域存在变革机会

在智能制造领域,我比较看好如下几个行业的变革机会。


一个是汽车。


在工业领域里,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技术可以改变整个行业与整个社会,比如电的发明,比如信息技术的发明;第二类技术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比如高铁的出现;第三类技术可以改变行业中的一个细分环节。


汽车领域有三类投资机会:第一类是汽车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最后一定会实现,只不过现在需要从环保车、公交车等领域慢慢推进智能驾驶;第二类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第三类是出行共享化。如果第一类和第二类可以实现,每个人每天开车的时间将会降至10%,私家车大多时候都停在车库里,通过共享可以提高整个社会效率。


另一个是工厂。


工厂领域也有很多机会。比如智能工厂,也即传统工厂转型成智能工厂或干脆新创立智能工厂;比如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实施的公司;比如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和MES系统等领域的技术供应商;比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知识工作自动化等技术供应商;还有就是关键零部件公司。(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