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黑科技生活
”,关注中国第一黑科技微刊
资料来源:四川日报、海南特区报、酷玩实验室、
齐鲁晚报、交通91.8、辽沈晚报、中国经济网等
今天黑Sir和大家分享一个有文化的学霸的故事。当学霸不学好,究竟有多可怕?
不知道有多少盆友跟黑Sir一样,喜欢《越狱》,喜欢里面的男主角米勒,帅气又有智慧?
但艺术始终归是艺术,电影里的情节我们想想就罢,如果身边真要有个这样的越狱的人,谁敢跟他做朋友?
然而真正的越狱版故事就发生在中国,而且还是20多年前的事!
我们今天就来搞清楚这个中国版越狱的真人真事!
他是浙大高材生,因为太聪明导致警察叔叔抓不到,越狱之后开着警车到处招摇,
本来已经被判了死刑却在监狱里通过数理化知识,发明了专利,获得了发明博览会金奖,就这样成功从死刑线上捡回一条命
,变成了有期徒刑。他又帮着监狱改良了防越狱系统,最终成功开始另一段生活......
现实版的越狱,妥妥的诠释了“高手在民间,天才在监狱”
先来看看李红涛传奇的一生:
李红涛
1966年8月12日生,男,湖北省黄陂县人
,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
1980年,就被评为“优秀青年”,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
1984年,考入浙江大学电子系;
1988年,毕业后随女友到昆明,分配到昆明某厂,随后结婚;
1990年,产生婚外情;
1992年,因诈骗罪,被昆明市公安局拘留审查,之后两次脱逃,并重新犯罪;
1993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以盗窃罪、诈骗罪、脱逃罪判处李红涛死刑
,在狱中,他发明“无刷电励磁电机”成功;
1995年3月16日,他的“
无刷电励磁电机”发明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并凭此重大立功表现,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死缓;
1997年12月25日,由“死缓”改判有期徒刑17年;
2000年7月25日,李红涛又获得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减刑两年;
2002年7月1日,再获减刑一年半;
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
2014年,他持续自己的发明家生涯.
原本是一个让众人羡慕的学霸,却因为一念之差让人生从此改写!
26岁那年,李红涛的同学邀请他一起开公司。由于缺乏资金,李红涛伪造某单位的银行印鉴,从银行把这个单位的钱,转汇到预先用假名开立的账户上。
第一次成功骗汇8万元,当第二次再准备骗汇10万元时,他的同学当场被抓获,李红涛本人第二天也被公安局抓获。
第一次进公安局,李红涛有种快感。在被押送途中,李红涛一路哼着歌,开始计划着逃跑方案。
(此等学霸的思维,我等学渣是理解不了的
)
被抓当天,李红涛趁民警吃饭时脱逃
。成功逃脱后,李红涛回到家中,准备好路上逃亡的必需品。他选择乘火车逃到贵阳。因刚学会开车,李红涛想到开车逃亡。1992年4月26日,
李红涛在贵阳某宾馆附近,用自制的车钥匙,偷盗了“奥迪”车一部。
开着偷来的奥迪车,李红涛向着不明的目的地逃亡,风雨交加的夜晚,车技不熟练,他慌乱中连人带车翻进了路边的沟里。但是他幸运地被一名农民所救。
本以为他会安安分分地开启逃亡之旅,不料,我们的学霸再一次展现了他的与众不同——
偷警车!
李红涛盗窃警车逃亡
李红涛在一家饭店门口看到一辆桑塔纳的警车,于是果断把这辆警车偷了过来,开着警车他一路狂奔,从南宁一直开回了昆明。回到昆明后,他并没到处躲藏,反而几次跑到婚外女友就读的大学去看她。(这胆子大得也是没sei了
)
1992年6月19日,公安机关在其女友就读的大学校园内,将他第二次抓获。
被第二次抓获后的李红涛
内心十分平静
。在昆明市收容收审所,他向经办人员交代了所有犯罪经过,不光是诈骗的部分,还把如何出逃,盗窃汽车的事情,也都交代了。并告诉经办“
尽快处理我。三个月不办掉的话,我可能还会脱逃的。”
此时,经办人员的内心是这样的:
为了赌气,李红涛再次选择逃跑。
(逃跑的原因也是让人醉了
)
为了顺利脱逃,李红涛策划了一套周密的计划,并策动另两名在押犯。三人花了几天,用自制的工具挖通监所墙壁。那晚,墙壁打通了,李红涛躲过了值班干警,但他的另外两名同伙却没有这么幸运。
1992年11月16日,李红涛逃出了昆明市收容收审所。连夜跑到圆通山附近后,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经办案子的警察打电话证明自己的胜利
。
警察蜀黍的内心此时一定是崩溃的:
挂上电话,李红涛乘火车到了柳州,继续亡命生涯。这一回,他盯上了一辆标致牌轿车,也成功得手了。李红涛漫无目的地开车在柳州四处逃窜。
1992年12月8日,李红涛被公安机关第三次抓获。
在逃亡中,
唯一能让李红涛全神贯注的就是发明“无刷电机”的构想
。他是学无线电的,对于机械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第三次被捕后,在柳州关押了一段时间。1993年2月,李红涛被押解回昆明市第一看守所。1993年4月26日,李红涛被公安机关正式逮捕。
在昆明第一看守所等待判决期间,李红涛不厌其烦地向管教民警谈起他做实验的要求。最后,所里领导经认真研究,冒着风险同意了他的要求。看守所特地为李红涛提供了一间监舍做实验,
从此,他便开始潜心实验。可实验条件简陋,“无刷电机”始终没有运转起来。
就在此时,1993年11月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红涛下达了一审判决,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
判处李红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奇迹出现:发明“神器”改判死缓 ,他完成兴趣到自我救赎
奇迹出现,看守所同意二次试验
接到死刑判决书是李红涛预料之中的事情,
李红涛也感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边缘,然而,就在这时,
奇迹出现了
......
昆明市第一看守所的领导经反复研究,同意他进行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期间,1993年12月,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李红涛的死刑,执行通知书下达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按照规定,判决书下达后,七天之内就
必须执行死刑。
最后期限,实验成功
1993年12月的最后一天,
是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实验成功了。
当晚,所长孙尔云赶紧写了份请求暂缓执行李红涛死刑的报告,送到了昆明市公安局,公安局局长亲自批示,并以昆明市公安局红头文件的形式,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提请暂缓执行请求,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议很快答复,同意暂缓执行。
在以后的一年里,为了李红涛能改判,为了争取时间,看守所一边为李红涛申请专利,一边经主管部门特批,带李红涛到电器研究所测试数据,完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