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后台总有一些喝了酒文思如尿崩的读者,跑来利诱酒哥,说他们写了一些关于酒的感想,只要酒哥发出来,就买酒。哼,酒哥是那么肤浅的人吗?不好意思,酒哥还真是。
大家好,我是酒哥的死忠粉,最近对于酒,有一些小感悟,就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特别爱喝酒,但是身边有人觉得喝酒特别不好,非要让你戒酒,你会不会听他的话呢?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就有这样一个名叫《酒虫》故事。
说一个姓刘的汉子特别爱喝酒,每天都要喝好几坛子烈酒,但却从没有喝醉过。
直到有一天,一个老和尚告诉他,他身体里个酒虫,会威胁到他的健康。
姓刘的汉子二话不说就让老和尚帮自己把酒虫取了出来,从此再也提不起喝酒的兴趣。
然而,不喝酒后,他的身体反而变差了,事业、家庭更是一路下滑,竟是不如当初爱喝酒的时候过得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然是因为他打心眼里,本是喜欢喝酒的,强行给他取走了“酒虫”,自然是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平淡无奇,了无生趣了!
这个酒虫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平时不喝酒的人来,他是个电影里的经典角色,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
记得那部电影的高潮片段,黄飞鸿在最后和反派打斗时落了下风,这时他开始喝酒,一喝酒,就打起了醉拳。
他解释说,自己平时不喝酒,就是怕打出醉拳来,因为醉拳的力道不好控制,自己收不住手,鲁莽使出醉拳,难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而这时面对该死好几遍的反派,用出醉拳,自然就无可厚非了。
《聊斋》的故事里,主角爱喝酒,但听了和尚的话,硬是生生弄没了酒虫,从此再也不能喝酒;
而黄飞鸿的故事里,能打出醉拳的主角,应该也是爱酒的(毕竟成龙大哥在另一部《醉拳》里饰演的年轻黄飞鸿,是个无酒不欢的小年轻啊),然而他却能好好控制住自己,
在该喝酒、需要喝酒的时候,才喝出一番天地来!
那种选择更高明,结果不言而喻。
我不禁想,也许不只是针对酒,在其他很多方面,其实我们哪个人身体里又没有一只“酒虫”呢?
我们看不见它,却能真实地感受到它。
因为真正的“酒虫”,很可能不是别的,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爱好,比如玩玩电子游戏啦、唱唱KTV啦,比如抽烟、喝酒、烫头……(于谦老师:仿佛有人在叫我)
这些爱好,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感到充实,感到乐趣;可另一方面,也许是别人看不惯你的爱好,也许是你的生活爱好不甚节制,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他们就会把你的爱好说成洪水猛兽,必须得除去,如果不按照他们说的话,你的人生就毁掉了!
这样说你的人,未必就是看不惯你开心快乐,很多情况下,仅仅是因为这种爱好,不是他们的爱好,只要出现了一丁点不妥,就会横加干涉,蛮横指责。
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机游戏,就痛斥游戏是所谓“当代鸦片”,小孩子接触了就完蛋了!
比如,看到平时上夜班的姑娘白天挺清闲,穿着流行加性感,就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说她是干不正经工作的!
比如,看到谁喝多了一点酒,说话举止有些过分了,就直接说酒精就是毒药,伤身还伤心!
可实际上,小孩子适当玩玩电子游戏,没什么不妥啊,现在努力工作的90后们,小时候玩过红白机、掌机的大把大把的存在呢!
人家姑娘长期上夜班,很可能她是值夜班的护士啊,何必非要用龌龊的心眼来揣度别人呢?
还有,如果一个刚刚失恋或者工作低谷的人,偶尔酒后失态,适当发泄一下,不比长期的一蹶不振或者一时想不开干出可怕的事情要好上许多吗?
所以我觉得,个人爱好这种东西,既然每个人都有,那就好好守护它,好好把握它,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能让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好几个层次了。
还有啊,千万不要连自己都没有管好,就看别人的生活各种不顺眼,指责别人的肚子里,长了能要人命的“酒虫”!
— END —
招聘啦~有兴趣在葡萄酒领域发展的小伙伴们欢迎加入我们,市场运营、内容编辑、文案策划、销售……等岗位,微信:wine4me(商务合作同此微信),简历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