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戴维·伯奇与詹姆斯·麦道夫共同发表论文《瞪羚》,形象地将跨过创业初期后,在较短时间内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并且无论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形式上都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称为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由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艾琳·李2013年在《财富》杂志上提出,她将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称为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涌现了一大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这一数量超过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四分之一。
从地区分布看,中国独角兽企业覆盖47个城市,超六成集聚在北上深广杭。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多为高风险和需要长期投入的企业,传统信贷资金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银行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
▲农行浙江分行工作人员走访高新技术企业,对接融资需求。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商业银行也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有效路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机构创新投贷联动产品,与上海浦东创投签约,打造“创新贷”产品,为“新物种”企业量身定制授信产品,总额度超400亿元。
▲农行深圳福田支行与深圳新一代产业园联合举办科创企业交流活动。
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火炬积分贷”及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江苏,南京银行深化与常州高新区的合作,共同开展“瞪羚服务行”专项服务行动,通过“线上对接、线下走访,集中路演”等多种形式,走访区内新物种企业,为区内企业提供低利率、审批快速的“瞪羚贷”专项金融服务产品。
▲在农行江苏分行金融支持下,某科创企业车间开足马力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