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保险一哥  ·  中国寿险公司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deeps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100万投资的实盘记录(三)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7-11-21 11:06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市值变化:


第一次复盘:年初建仓到6月20日,实验账户100-122万;

第二次复盘:9月18日,100万-173万;

第三次复盘:11月20日,100万-188万;


建立这个账户的想法:


今年年初在买常州房子和买股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股票。因为我坚定认为常州房子没啥投资的必要,当时各路反对意见特别大,于是我有点带着赌气的情绪建立这个实验账户。


其次我非常崇拜雪球 SOSME老师和闲来一坐话投资 老师的“实盘 账户 ”,总想自己也从0开始做一个,记录整个交易思路和理念,也很爽。


这个账户初始资金100万,股票个数会随着时机而调整,但是不会增加新的本金,不加杠杆不融资。我的第一预期是跑赢常州的房子,目前看没什么问题;第二预期是账户安然穿越这一波熊市和牛市; 第三预期是年化12%就算满意,如果超预期那就当走大运,比如当前就是走大运;第四预期是持有这个账户到真正牛市泡沫来临的那一刻。


投资理念: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借股票了解企业和行业基本面,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享受时代的红利。


何时卖出:当买入股票的理由被颠覆,比如公司不行了,行业不行了,未来发展预期不行了,那么卖出。其他情况下,持有不动。


借用闲大的话来说,就当这点钱“烂”在股市里,哈哈。


最后,本账户属于个人赌气兼实验行为,请大家不要跟风,不要抄作业,抄亏了,我不负责哇。


01


10月份,因为乐视事件的持续发酵,牵连着融创中国从43.55元的高点一路下坠,雪球上哀鸿遍野啊。10月400多亿的合约销售额也止不住下跌的趋势,于是呢,我后台常常会有一些人过来“问候”我的“100万实盘账户”的事情。


虽然我觉得这些人有点多管闲事,但又想了想,这个实盘账户盘点下无妨,从上次记录到今天,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也有一些微小的调整(虽然不太成功),那就复盘下吧。


先说调整的部分:


1、光威复材是当时打中的新股500股,9月26日开板后,我72.63元卖出,换得36315元现金。随即分散追加到账户里的其他蓝筹股,中国平安300股,成交价54.14元,招商银行500股,成交价25.78元,兴业银行400股,成交价17.62元。


2、11月1日,融创中国暴跌,我想加仓,于是以3.61港币的价格卖出中国金茂,以9.63港币的价格卖出长城汽车,凑了差不多8万港币,以37.2港币的价格买入2000股融创中国。


为什么卖出那三只股票。


新股开板卖出是惯例,哪怕后面继续涨,跟我也没有关系,毕竟我对那家做碳纤维产品的公司一点都不了解,5000多元的本金,赚了三万,足够满意了。


卖出中国金茂和长城汽车的想法是压缩持股数,这个账户100万本金,A股和港股加在一起就有14只(算上中的新股),太分散了。金茂是商业地产,既然地产都是一脉相通,买确定性更强,成长性更高的融创,想想更合适。


长城汽车当时买入就是碰运气,一来是看到市场借不到券,想着有上涨空间,二来是抄雪球大V的作业,觉得人家研究了,自己买没事,但事实上呢,我连车都不会开,更是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买个5000股放手里,怎么看怎么不踏实。


为什么调仓到那四只股票。


我持有股票的理念很简单,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这个想法已经从年初说道了现在,无论我身边有多少朋友吐槽当前的生活,还有忙着想移民的,我还是认为人活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不能把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绊绊往国家层面套,视野开阔些,会发现这些年变化非常大。


2017年的中国,跟2007年的中国相比,变化是巨大的。那时候我在苏州读研究生,去南京玩,最快的火车是T打头,从苏州到南京的路程是1个小时40分钟。


但现在呢,上海虹桥到南京南站也不过1个小时,飞速啊。基础设施的改变是巨大的,它们的背后就有无数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


再看互联网发展,2007年,谁能想到现在一个手机等于一部电话、N部游戏机、一台电脑、一部高清摄像机,还能订飞机票火车票,能买衣服吃订餐能逛街。这些功能的背后也是无数家上市公司的身影。


在单一的时间点下看这个世界,总归有好的一面,也总归有坏的一面,关乎到个人利益的方面,总会让我们耿耿于怀,觉得这个世界不友好了。但是跳开个人层面,去看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的生活的确是比过去更好。


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愿意回到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生活状态?


我加仓融创中国,是因为我看好融创的房子主攻高端市场,中国这一波房地产去库存,已经让很多刚需的人把手里的积蓄都沉淀到房子上了,他们不是融创的主要客户。


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钱一族会越来越多,当经济一旦富裕起来,大多数人都需要高品质的生活状态,汽车可能会从普通国产车换成高端进口车,定制特斯拉,或者直接就是保时捷玛莎拉蒂等几百万的豪车。


房子呢,过去住的是普通住宅,面积可能只有100平米,一家三口觉得刚刚好。但是手头资金多了,想法肯定就会变了,会不想要“刚刚好的东西”,而是想换成“优质的东西”,比如品质更高的高端住宅,或者别墅,这个群体才是融创这类公司的目标用户。


瞅瞅融创的苏州桃花源的房子,我要是有大把的钱,那个园林系列的独栋别墅,真想住进去。身居城市里,家住园林间,小桥流水独占,花前月下共享,极致江南,美死了。


加上这两年融创业绩上升非常快,按照会计报表来看,2016年的利润会在2018年年初体现,想想,这两年房子有多好卖啊,所以2018到2020年的报表里,业绩会非常漂亮,对于市场而言,这是非常确信的东西。


加上现在公开市场不拿地,每月快速回笼资金,账面上现金留存会越来越多,后续又可以降低它的负债率。如果未来房地产进行寒冬,融创的土储可以让他淡定继续卖几年,如果遇到小型开放商活不下去,又可以低价吃掉,这就是优势。所以从我的角度看,只要账户能挪出资金,就值得买。


乘银行和保险价格还不高的时候,调仓过来,就更能代表我对于中国未来的看好。我是感觉未来10年都是中国保险理念普及的黄金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意识到商业保险的价值,光这个趋势就极其利好保险。


银行就更不用说了,央妈这段日子频频动作,就是在不断为银行业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从今年银行的年报、半年报来看,多家银行的业绩拐点已经出现了,业绩释放,利润释放,安心拿着。


我对于股票的买卖,一直坚持几个想法:


1、卖出去的股票,不会去关注它的涨跌。卖错了就算了我没有能力研究,也没有能力持有,错过是应该的。如果卖对了,那也不能证明我能力强,只能证明我运气好。


2、买到手的股票,只会把心思放在公司的基本面上,不在乎短期是涨是跌,如果买入就跌,只要我确认公司业绩好,未来发展也会好,手头有闲置资金,就加仓。


当年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趴着两三年的日子,都拿过来了,现在没有理由不拿住。如果买入就开始涨,那我也不认为自己牛逼,无非也是运气罢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