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时被奉为座上宾,项目投产后,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问题较突出。企业将之形象地描述为‘JQK’:先勾我们进来,圈块地给我们,然后再尅我们。”这是中国经济网记者本周到黑龙江采访前看到的一篇发表于2016年中的报道,报道介绍了一些到黑龙江投资办实业的人的困惑。这是不是普遍现象?现在的黑龙江投资环境有没有变化,记者也是带着诸多疑惑与问题踏上行程。
“支持”、“一站式”、“保姆式”是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直击东北经济——黑龙江行调研考察团在黑龙江走访调研时听到的几个高频词。
声音一:“政府持续大力支持”
1月11日上午,在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参观时,总经理杨永霖向记者坦言,之所以选择落在哈南工业新城,“就是因为平房区政府从工厂筹建开始,持续大力支持和提供便利服务,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哈啤不会建在这里。”
杨永霖的感受并非特例,在接下来的走访当中,拥有300多项专利、正在寻求上市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白相林,投资额达200亿的哈尔滨华南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宇新等多位企业家均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提到,在公司成立和项目运营上,政府“给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声音二:“一站式”、“秘书式”、“保姆式”
1月11日下午,记者走访了2016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作为“龙江丝路带”上的重要节点,哈尔滨保税区内的企业可享受保税、退税、免税、免证等一系列海关、检验检疫、贸易、外汇优惠政策。
保税区工作人员指着沙盘上的一栋两层建筑向调研团队介绍,“它的一层是从企业注册开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在绥化市中再生废旧家电拆解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李中庆谈及建厂过程时说,“(政府)从市里挑选后备干部,每一个干部包一个企业,说白了就是,给企业当秘书”。
企业“办事方便”不只集中在省会哈尔滨和绥化这样的地级市。在肇东县,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黑龙江鸿良农业集团总经理关美杰。提到来肇东投资建厂,关美杰有很多话要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相关局派人到现场办公,从6月份土地挂牌拿地,到8月份施工建设只用了一个半月左右,项目抢在黑龙江冻土停工前建到了能够投入使用的水平”。“我是大连人,来投资之前还有一点顾虑,怕办得慢啥的,没想到政府给我们提供的几乎就是保姆式的服务”,关美杰感慨地说。
黑龙江省政府201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省政府企业投诉办理机构,这是该机构发放的印有联系方式的书签。(中国经济网 范戴芫摄)
声音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与“一站式”、 “秘书式”等相呼应,记者注意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黑龙江省已经累计取消行政权利事项816项,省级权利清单精简69.9%;全省各地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梳理省政府各部门行政权利中介服务346项,清理规范254项。取消规范83项证明事项。统一规范省市县区各级权利责任清单。全面实施五证合一。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实事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省政府企业投诉办理机构,受理各类市场主体投诉。之后,又在2016年2月29日,增加了服务“大学生、科技人员、农民”三支队伍创新创业投诉,更名为省政府企业和创业投诉中心。从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心成立以来,共办理投诉事项608件,处理解决了一大批涉及政府部门违约失信、不当干预、“三指定”等违规违法问题,公开通报了26批169件典型问题,240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1月11日在直击东北经济——黑龙江行媒体见面会上,副省长李海涛在谈到龙江经济增速下滑内因时曾直言不讳:振兴东北,需要克服主观上思想不够解放、市场意识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活、投资环境不够优等障碍。也许,思想的解放、意识的培养难以一朝一夕达成,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改善投资营商环境,黑龙江已经在路上。
“5200亿,中国的你让全世界沸腾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关注,在公众号回复“666”查看内幕
▼
财经三分钟
ID:qgq1818
2016年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新媒体,每天3分钟,由浅入深、以小观大,读懂财经事!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 范戴芫
责任编辑:丁甜甜
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