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取得巨大成功,票房破百亿,但盗版问题也随之而来。建水县人民法院制作的普法短剧聚焦电影盗版问题,提醒观众文明观影、拒绝盗摄。文章通过解读拍摄电影画面并分享到朋友圈是否违法,以及哪些情况下偷录和传播电影画面涉嫌违法等问题,阐述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主创团队及法院成员在短剧中的角色,强调了法律利剑高悬和公众意识觉醒对保护原创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及盗版问题
电影取得巨大成功,但盗版问题随之而来,法院制作普法短剧提醒观众注意版权问题。
关键观点2: 拍摄电影画面并分享到朋友圈的法律规定
简单分享电影画面一般不算盗摄,但拍摄大量内容并传播可能构成侵权。
关键观点3: 偷录和传播电影画面的违法行为
偷录电影画面并传播,即使不以盈利为目的,也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益。
关键观点4: 法律对电影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法律利剑高悬和公众意识觉醒是守护原创作品的关键,每选择正版都是对原创的致敬。
正文
“我乃哪吒三太子,能降妖来会作诗。”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一路高歌、捷报频传,票房破一百二十亿元,霸气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并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
然而,盛名之下,不法分子试图通过传播电影盗版资源引流和牟利。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人民法院制作的普法短剧聚焦在电影院观影时“盗摄”涉及的法律问题,呼吁大家文明观影、拒绝盗摄!
问题一:拍摄电影《哪吒2》的画面发朋友圈,算“盗摄”吗?是否违法?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拍摄电影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并在朋友圈简单分享自己的感受,通常不算典型的“盗摄”行为,一般情况下也不涉及严重的版权问题,不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但是,若拍摄了大量电影画面或较长视频片段,甚至是完整的电影内容,并发布到朋友圈,向不特定的公众传播,构成对电影实质性内容的替代,影响了电影的正常传播和市场秩序,导致版权方的利益受损,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侵权,也属于“盗摄” 行为。
问题二:哪些情况下偷录和传播电影画面涉嫌违法?这些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哪些权利?
如果观众在电影院私自拍摄电影画面,形成“枪版”等电影资源,即使拍摄行为没有以盈利为目的,但录制长视频甚至整部电影,并向不特定公众传播,影响电影的正常传播和市场秩序,导致版权方利益受损,也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相关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影院也通常会在“观影须知”中明确禁止拍摄等行为,若违反这些规定进行偷录,即使不传播,也属于违法。
因此,《哪吒2》的盗版资源在互联网流传,不仅严重侵犯了电影版权方依法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一系列权益,还严重扰乱了电影市场的健康生态与正常秩序,进一步损害了该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哪吒2》票房奇迹的背后,也是一场与盗版产业无声的较量。唯有法律利剑高悬、公众意识觉醒,方能守护创意之花绚烂绽放。每一次对正版的选择,都是对原创的致敬;每一份对版权的尊重,皆为文化产业护航。
“小物业”关乎“大民生”,云南法院交出“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