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民商法律网  ·  2024年11月数字法学月鉴|前沿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周喜安被查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建议“落地” 安全“升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高人民法院

老年公寓迎来“春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2-07 12: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江苏省宝应县某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在接受某养老服务公司的服务时遇到的问题,老年人因服务不到位联合起诉该公司,法院最终判决解除合同并要求服务公司支付违约金。宝应法院积极运用府院联动机制,确保老年人在服务真空期的生活保障。同时,法院还开展司法调研,为解决老年人维权能力弱、养老服务合同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老年公寓老年人受到不良服务

报道了老年人在接受某养老服务公司的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服务人员不到位、医疗电梯无法使用等。

关键观点2: 法院介入并作出判决

宝应县人民法院接手案件后,经过审理,最终判决解除为期15年的公建民营合同,服务公司需支付违约金,并要求其将相关资产予以腾退和返还。

关键观点3: 法院确保老年人生活保障

在服务真空期,宝应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与县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沟通,确保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不落空。

关键观点4: 法院开展司法调研提出建议

针对涉老审判中反映出的老年人维权能力弱、养老服务合同不规范等问题,法院干警开展司法调研,准备提出司法建议。


正文


图为宝应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贾玲(前排左一)与民二庭副庭长周健(前排右一)走访慰问老人。郎义宁 摄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伴随着钢琴声,高亢的歌声从音乐室里传出……

“将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有力地落下棋子,棋盘上局势瞬间分明,围观的几位老者笑着从棋牌室走出……

走过楼道,不时可以看到社工正在教老人做保健操……

这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在江苏省宝应县某老年公寓看到的情景。

在老年公寓监管组成员汪娟的带领下,记者和宝应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周健走进刘奶奶的宿舍。刘奶奶又是搬凳子,又是倒水,忙得不亦乐乎。刚坐下,她一眼就认出了周健,并滔滔不绝地谈起她和同伴们原先“冰火两重天”的生活。

据刘奶奶介绍,2019年,她和老伴一起住进老年公寓。2020年4月,某养老服务公司通过招投标,负责老年公寓的服务保障。没想到,他们的服务保障与合同承诺大相径庭,老人生病了半天找不到服务人员,有位老人急救时医疗电梯居然无法使用……

“他们收费的时候知道催了,等我们有事情找公司,他们就‘公鸡害了嗓子——不提(啼)了’。”刘奶奶正说着时,进来一位老大爷说:“这些年我们对那家公司真是怨声载道,最高峰时一个月有28户搬离,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搬离了4户。”

万般无奈之下,老人们只能联合起来,请求老年公寓出面,将该服务公司起诉至宝应法院。周健接手案件后,立即进行多次走访,深入了解该公寓经营管理、医护、食宿等情况。

周健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及老人们的投诉情况,确定该服务公司未能按合同约定全面履行义务,且目前处于停业整顿状态,无法正常开展养老服务。

“我们认为,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老人们的合法权益及国有资产的有效经营管理。”周健进一步介绍,经过审理,宝应法院最终判决解除该份为期15年的公建民营合同,由该服务公司将相关资产予以腾退和返还,并支付违约金。

“对对!”刘奶奶拍着周健的胳膊说,“我们感谢老年公寓临时员工认真负责,更要感谢法院的公正、快速判决。”

判决生效后,周健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该服务公司的突然撤离会给老年公寓留下一段真空期,老人们的生活保障会成为大问题。为此,春节前宝应法院运用府院联动机制,积极与县民政局等职能部门沟通,让真空期的服务不落空。很快,一批社工进入老年公寓保障起老人的生活。同时,针对涉老审判中反映出的老年人维权能力较弱、养老服务合同不规范等问题,法院干警开展司法调研,准备提出司法建议。

“刘奶奶,这次我们来,一是给你们拜个晚年,看看大家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二是为老年公寓节后新一轮招标把好法律关。你们有好的建议,比如护工的资质、如何规范日常服务等等,都可以提出来,争取在合同里明明白白体现出来。”周健说道。

离开老年公寓时,刘奶奶一定要送送法院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行。她指着楼道内挂起的红灯笼和门上贴的“吉祥如意”剪纸画,乐呵呵地说:“今年是蛇年,我们在老年公寓过的这个年,真的是‘蛇’么都好!”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 郑卫平丨通讯员:刁汉腾 郎义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