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内娱,随时随地发现新孩子... ·  3 小时前  
槽值  ·  被嫌弃的“付费刑具”,又赚了1个亿 ·  13 小时前  
锦缎  ·  没等来天使的迈威生物开始自救 ·  17 小时前  
于小戈  ·  真相大白 他俩分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养孩子是这么难的!”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5-06 19:35

正文

在养娃这条路上,我们对孩子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怕。

怕自己会做错,也怕自己会失去。

——鹿妈

文 | 林小暖bella

来源 | 林小暖bella(ID:askbabysleep)

前两天,跟许久未见的女友吃饭。

不知怎的,突然就聊到了她家那个超级难搞的大女儿。

出生才一天,她闺女便成为了产科的super star,所有的医生护士都认识她。

“又是3号床那个BB在哭呀!”医生们每次经过都会丢下这句话,连巡房的护士脸上,都写满了对女友的同情。

出了院,月嫂也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哭的。”

她说,印象中前三个月都是在一地鸡毛中度过的。

现在想来,大女儿应该有返流,每天夜里,她和月嫂就不断重复着几件事:喂奶,吐奶,换衣服,换尿不湿,哄睡,再喂奶,再吐奶......

那段时间,她几乎陷入抑郁。

一到天黑就害怕,不知道这一晚自己能不能有一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也不知道女儿的哭闹会不会引来邻居投诉。

而更要命的是,在大女儿五个月时,情况刚刚好转一点,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那绝对是个意外,保护措施做得很好,但就是有了。

回头想着前几个月的崩溃,看着这“两道杠”她也犹豫过,可最后还是被隐隐的侥幸感击败:

“怎么说也是一条生命呀!虽说是一场意外,但来了就是缘分。没准,二胎还是个天使宝宝呢!”

然而,期盼的天使宝宝并没有来。

老二的难带程度,堪称比老大更甚。

夜醒、夜奶、哄睡、哭闹......二宝用“完美”的一个不落的进度,让女友又重新体验了一遍。

她说,前几天她刚在给俩娃一起戒安抚奶嘴。这话一听就可以想象到那宛若大型车祸现场的热闹劲儿。

第一天晚上,大女儿就哭出了人生巅峰,整整三个小时没完没了的嚎啕,像失恋了一般。

那天晚上,女友根本睡不着,睁着眼睛开始“怀疑人生”。

她说, 在成为母亲之前,一直觉得养个孩子和养只猫差不多。

孩子生了不就行了么,小婴儿无非就是睡一睡吃一吃,娃自己也都会。

但没想到,这些想法只是她图样图森破的一厢情愿罢了。

孩子的诞生,给她的人生来了一场地震,彻头彻尾的颠覆了她的预期和想象。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养孩子是这么难的!”

当时,我们正吃着热乎的火锅。

女友突然说出的这句话,却像一阵潮水,将那些有关别人的、自己的,因为养育孩子所带来的艰难与辛酸,席卷裹挟着,最终冲开了我心里那扇回忆的大门。

1

小A用左手拖着硬硬的乳房,仿佛捧着一块被太阳晒过的石头。

吸奶器的每一次收缩,都像针扎一样刺在她的心上。

明明碰都不碰不得,却依然要边吸边揉,将硬块疏通开来。

旁边的温度计液晶屏显示着38°,这已经是小A第四次堵奶了。

每一次都有着相同的疼痛,就像胸口坠了一个重物,稍微一动就火辣辣的痛。

可即便如此,她也依旧没有放弃给宝宝喂母乳,因为她想“给宝宝最好的”。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堵奶的疼竟然和生产的疼不相上下。

那种疼,还会伴随着孩子的哭声,一浪接一浪的,向自己袭来。

拖着因为发烧而虚弱的身体,小A给宝宝泡了奶粉、换尿布、哄睡。疲惫间,抱着宝宝靠在床头,她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她是被宝宝的哭声叫醒的,自己竟然坐着靠在床头睡了将近四个小时,也不知宝宝哭了多久。

她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能连续睡这么久是什么时候了。

反正,自从生了孩子,她就再没有一天,能睡个完整的好觉了。

2

“如果你失眠,请你生个孩子。”

小B打生了孩子开始,便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她心里清楚,那是睡不好觉造成的。

一岁以前,孩子的夜醒都非常频繁。

一两个月的时候娃肠绞痛加胃食管返流,一到傍晚就连哭几个小时,半夜也不带消停。

三个多月的时候,娃又得了严重的湿疹。

估计是痒得难受,几乎再也没有睡满过一个小时的觉,很多时候都是迷糊10分钟,连哭一小时。

电梯抱、摇篮抱、蛙跳、甚至带着女儿开车兜风,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但还是不能完全缓解孩子因为身体不舒服造成的烦躁状态。

老公很体恤小B,觉得她白天一人带娃太累,自动担起夜晚哄睡的责任。

但同在一个屋檐下,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小B又怎能睡得着。

原来偶尔还会因为咖啡喝多了失个眠,现在小B练就了说睡就睡的功力,不论是站着、坐着还是靠着。

但很快,小B又会被孩子的哭声唤醒。

她的睡眠,随着孩子,变得支离破碎。

就好像一整夜不曾睡过一般,迷迷糊糊,头脑发胀,有时候就像有个小锤子在颅内敲门一般的疼。

“有时候你试遍了所有的手段,最终发现你只能熬。”小B绝望地说。

想起了《成为母亲》里,作者面对孩子的频繁夜醒写下的那段话:

“夜幕降临,如同渺无人迹的大海上起了暴风雨,我们航行在其中,船上没有船长,只好轮流施展自己的手段。

这些手段时而极端,时而感性。

每一个做母亲的都英勇且残酷,一开始很有权威,后来很恭顺。

我们既不明白我们在做些什么,也不明白怎么做才合适,因此全靠猜测、灵感和奇怪的习惯。”

说真的,想要想读懂这个出场也没有自带说明书的幼崽,那难度可能比写博士论文还高!

3

“生孩子让我发现,公婆和老公,都是外人。”

小C和公婆同住一个城市。公婆在孙女这件事上,帮的唯一的忙,是出钱给小c找了一个月嫂。

婆婆说自己身体不好,没法帮忙带孩子,公公又没退休,所以一直是夫妻俩自己带娃。

说是夫妻俩,其实更准确的说,就是小C一个人。

老公工作忙,而即便平时有空,象征性地帮忙带一下小孩时,也能以每十分钟喊一次妻子的频率,让小c听到“老婆”二字就顿觉生无可恋。

“老婆!!她为什么还一直这么哭呀?”

“老婆!!她是不是饿了呀,你再给她喂点奶。”

“老婆!!她根本不听我念书,都给撕掉了。”

“老婆!!她拉臭臭啦,好臭啊,怎么弄啊!”

一次,哇哇哇,她又听到孩子哭了起来。

可这次倒没听见老公喊自己,她好奇地进屋一看,敢情,老公早已呼呼大睡。

一次,小C得了肠炎,上吐下泻,连床都快起不来了。可老公的工作走不开,她只得向婆婆求助。

打过电话里刚说出意思,婆婆却立马说刚好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玩,不方便带宝宝。

电话那头的推脱和淡漠,让小C的心彻底凉了。

她拖着软绵绵的身体给娃讲故事、搭积木,再忍受着腹痛给娃做饭。

听她说到这里,倒是想起一个段子:

如果孩子问我,妈妈,是什么让你从手无缚鸡之力变成一个力大如牛的女汉子?

是什么让你从纤纤玉手变成三头六臂?

是什么让你从一天十个小时的睡眠变成五个小时?

是什么让你变得这么刚强、独立?

是母爱吗?

那么我会非常骄傲而坚定的告诉你: no baby,是那个你啥也不会干的爹和一点忙也帮不上的爷爷奶奶。

4

“有了孩子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和长辈的代沟这么大。”

因为育儿理念的冲突,小D不知道和婆婆、亲妈吵了多少回。

明明能拍着睡却非要抱着睡、明明娃能坐着自己吃却非要追着喂、娃一哭就立马缴枪投降什么规则都忘记、怕纸尿裤穿久了捂屁股非要早早把尿、孩子每次发烧都煮葱白水强灌娃喝下......

每次,小D要教育孩子,婆婆都会冲在前面:

“干嘛要让孩子哭啊,都哭坏嗓子了!”

小D也不是没有委婉、策略地提醒婆婆,可每每都被婆婆的一句话给她顶了回来:

“你老公还不是这样长大的,现在不也好好的吗,你要觉得我带的不好,我就干脆回老家落得清闲。”

最让她难过的是,下班回到家的老公,连听都不听小D解释,就直接把她痛批一顿:

“妈给咱带孩子也怪不容易的,养孩子哪那么多规矩,你忍忍不就完了吗?”

那一刻,小D的内心不仅有愤怒,还有孤独。

有人帮忙带娃又怎样?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不被理解的感觉,就仿佛纵使有千军万马陪你一起上战场,也基本等同于你一人孤军奋战。

最终你会发现, 养孩子最累的,还不仅是身,更是心。

周旋于争吵与矛盾的漩涡中,不断内耗。

而那些与老人的分歧,最终都会变为自己婚姻上的裂痕,需要费力修补或者破碎得再也粘不到一起。

5

“对于一个职场妈妈,你还真说不好,工作日和休息日哪个更累。”

六点钟,小E被宝宝牌闹钟定时叫醒,准备好早餐,换洗完毕陪玩一会,匆匆出门挤地铁上班。

有人问,妈妈去上班的时候,会不会太想念宝宝?

通常情况下答案是:不会。

这不是因为缺乏母爱。

忙到飞起的8小时工作时间,和某个部门扯皮、和某个客户谈判、第N次修改文案、处理突发的紧急状况,哪来的闲心想孩子?

被同事挤兑、被老板苛责、被甲方虐待,在每一个“老子不伺候了”的念想油然而生的瞬间,才突然会想起家中那台“碎钞机”。

有孩子要养的人,哪来的勇气轻易辞职?

管你加班到几点,在公司顺不顺利,还有没有工作要做,家中的小CEO早早盼着你归来,陪他们玩耍。

睡前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就是精神抖擞地不肯睡去。

直到你看着字的眼睛变得模糊,瞌睡虫一般打起盹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醒来,才发现身边的小孩早已进入梦乡。

于是你蹑手蹑脚走出房间,洗好换下来的脏衣服、整理好客厅散落一地的玩具,再打开台灯和电脑,开始第三遍修改明天要用的PPT。

当你以为好不容易挨到了休息日可以睡个懒觉,娃准保比平时起的还早,一屁股坐在你的肚子上,骄傲地宣布着你的一整天都被他征用了。

就像一只浑身长满刺的苍耳一样,孩子成了黏在你屁股后面的小尾巴。

“妈妈,陪我玩!”、“妈妈,我要尿尿”、“妈妈,我要喝水”、“妈妈,我的纸飞机坏了”......

要是再碰上个小主的情绪风暴,积木塌了能哭上40分钟、不让看动画片哭上20分钟、非要在饭前吃饼干再哭上10分钟......

你这才发现,伺候小主,比伺候甲方要难上一百倍。

成年人与成年人周旋,尚能看清来路与方向;但与小孩子交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新状况。

育儿加上工作,让长期处于低电量的父母们,再也无法承受小主的这番折腾。

“不是妈妈脾气不好,只是妈妈太累了。”

难怪那些职场妈妈们都大喊,就盼着这样一个休息日: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葛优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没人喊我妈妈。”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6

想来,养孩子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当你以为自己快熬出头的时候,这枚生龙活虎的人类幼崽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一切才刚刚开始。

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崭新的“状况”等着我们,在我们还没来得及逃避的时候,将我们死死地钉在原地。

当然,养育的路上,快乐时常有。

但煎熬、茫然、疲惫、压力、焦虑,也无时不刻不伴随左右。

毕竟,只要不放弃为人父母的职责,这份焦灼便无人能替,有时候纵使是金钱也无法解决。

我们对孩子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怕。怕自己会做错,也怕自己会失去。

当这样一份生命交付于我们手中时,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不能承受也必须承受之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