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按|
应网易蜗牛读书邀请,参与“网易一见”寻美台湾文学之旅来到台北,借活动间隙,在台北街头巷尾偶遇各种独立书店和旧书店,于我而已,寻美台湾之旅中,最美的风景之一是书店,主办方在安排蒋勋、罗智成、张大春、阮义忠的交流活动时,也贴心安排在书店或阅读空间里,从中也能看出,书店是台湾美学和文学的重要声场。
第一场和蒋勋先生的交流是在
云门剧场
,这是一个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现场,云门剧场在淡水落成有很多机缘巧合,最让人动容的故事是2008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云门排练场,人们才真正关注到原来这个在世界范围享有声誉的现代舞剧团,却在铁皮箱里排演。在社会各界关切下,获得四千多笔捐款,在台湾“
中央广播电台淡水分台
”旧址盖了现在的云门剧场。
在大树书房俯瞰云门剧场。
网易一见大陆青年交流团和蒋勋先生合影。
云门剧场后面一个小配楼里,有一家
大树书屋
,在书屋楼顶可以俯瞰云门剧场,绿树与淡水河,构成了云门剧场不一样的美学画面。大树书屋由时报文化运营,书屋小小的,但选书很精致,除了关于云门舞集和林怀民先生推荐的书,还有一些关于舞蹈、艺术等方面书籍和相关文创。
被大树包围的大树书房。
林怀民老师荐书专架。
交流活动结束后,多数成员在周边流连忘返,我和魏小河、芷菱徒步去著名的
有河book
,就在淡水捷运站附近。夕阳西下,漫步在淡水河边,一处一景,很多瞬间像是回到儿时童年,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不知觉走了两公里,眼前出现一大片草坪,人们在草地上、河边闲坐,陶醉在眼前的夕阳、波光中,我当时想快点找到
有河book
,上到这家二楼书店阳台上,这个阳台是
有河book
最为人称道的,我想,有河阳台,一定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
夕阳西下,淡水河边,有人在垂钓。
有人在写生。
河边的小船。
当我们在一片小吃摊间终于找到有河book时,小门紧闭,一张纸条打碎了我的美好。
[有河book公告:本店已结束营业,新书店将于12月重新开幕,敬请期待!]
的确期待有河重启,但此时我只有失落,眼前的美景已经打动不了我,突然觉得很累,走不动了。
终于在一片小吃摊间找到了有河book。
这则公告让我失落了好一阵。
路边小摊有一家卖甘蔗汁,一大口下去,甜甜的,儿时的味道瞬间治愈了我。小河说他以前去过淡水捷运站旁边的一家旧书店,我们可以去看看,一听说还有书店可逛,又来了劲。到捷运站周边找了半天却是找不见这家旧书店,小河想了想说他可能记错了,应该是别的捷运站。后来逛了温州街一家旧书店
竹风书苑
后才知道,他们的确在淡水有一家店,可惜当时我们没有找到。
第二场和罗智成先生的交流安排在新生南路三段的
紫藤庐
,日治时代,紫藤庐是台湾总督府高级官舍,后来经济学家周德伟住所,如今,这家集茶馆、餐厅、咖啡、展厅为一体德空间,是台北重要的文化声场。
紫藤庐是日治时期的小楼。
牌子上写着紫藤庐的简单介绍。
紫藤庐所在这片区域,是台北最重要的书店文化生态圈——
温罗汀书店群
,根据几份温罗汀读书地图统计,这片区域有书店、咖啡馆、文艺声场等上百家,位处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之间,
温罗汀书店群
是台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标。
和罗智成先生交流后合影。
和罗智成先生交流结束后,天已经全黑,我和芷菱一头撞到胡同里,经过温州街、泰顺街,来到龙泉街,胡同里有各种卖衣服、卖首饰的小店以及文创、咖啡小店等,快到龙泉街尽头时,这种热闹突然消失,眼前一家书店迎接了我们——
旧香居
,台北最著名的旧书店之一,跟女店主卡密约好,我们来了。
夜晚的旧香居格外美丽,书店里的灯光让人温暖。
美女店主卡密小姐和书店观察家李志铭兄在书店等我到来。
这天整好是双11,大陆的朋友们此时正在买买买,我们进了书店,话没顾上说几句,就投入买买买的战斗中。人类天然有着占有的欲望,买买买是人类最原始的行为,只不过一些人喜欢买衣,另一些人喜欢买书。一阵乱买过后,我们对着眼前一堆书发呆,该怎么把这些宝贝拿回去呢?和卡密小姐、志铭兄约好过几天一起吃饭,我就把战利品留在书店,等着饭局后再带走。再来时,我已经在逛书店过程中又买了很多很多书,只好对这批战利品精简再精简。
一日不读书口中生荆棘。
书店地下仓库的“买书人生”透露着店主的爱书态度。
第三场和张大春先生,第四场和阮义忠先生的交流都在
诚品敦南总店
。诚品在全台有很多家店,有些店的规模和格局都远超这家,但敦南总店对台北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当外界谈论诚品时,基本上都在谈这家店。
诚品敦南总店
认识大春先生应该有十几年了,那时候我在报纸编书评,差不多是大春先生开始在大陆出书后不久就由出版社安排认识了,之后也陆续在其他场合见过或一起饭局过,还曾获赠他几幅字。这次是主动找上门来。大春先生马上要出版的新书还是关于文字,叫
《见字如来》
,他和我们分享了这部作品的由来,同时选了一些字和大家分享,收获多多。
和张大春先生交流后合影。
我们现在越来越远离中国字了,甚至很少拿起笔写字了,但我们对赖以为用的文字其实了解很少,不了解我们的文字,其实是很难写好文章的。“见字如见故人来”,这是大春先生分享的主题,对于文字,应该保有这种遇见故人的亲近,这应该是文字创作者的基本态度。
活动结束后,大春先生给我们每个人写一幅字留念。
我这幅题给小茶包,下次大春先生来北京一定找他再补上章。
阮义忠先生是摄影家,他大多数作品都在大陆出版了,但这次听他讲“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很有感触,讲真,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是离家和还乡的轮回。年轻时,总想离开故乡远远的,去远方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外漂泊几十年后,再回到故乡,虽然一切都变了,但只有在回到故乡,你才能感到安心,才能体会来处和归处其实就在这个地方,是一个人不变的精神源地,思想原初。
和阮义忠先生交流后合影。
诚品敦南店以前逛过,在活动间隙遛去找到曾被评为全球最美25家书店之一的
好样本事
。这家书店更多意义在于她的设计感和理念,小小的空间里,容纳了许多美学元素,并且能合理相处,呈现一种小巷里的特立独行。路上还偶遇了一家
花栗鼠绘本馆
,同样小小的,很温暖。在台北街头巷尾,随处可偶遇别样的书店,感觉特别美好。
就是这间半开着门的小屋,获得全球最美25家书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