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建四局以先行者的姿态深入研究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紧紧把握节能和产能两个抓手,以中建四局科研院零碳园区更新改造项目为载体,整合技术和产品优势,以产业链思维全过程应用
科研院绿色建材产品
和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节能降碳技术
,通过加固改造提升等措施延续园区建筑全生命周期,打造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领域的成套技术体系。
园区充分发挥中建四局技术和产品优势,通过
“壮骨、美容、低碳、智能”
四大策略,从低碳建造与零碳运行2个方面,应用
60余项
低碳技术,致力于实现重点建筑深绿、零能耗,合计碳排放量250.09吨CO₂/年,可再生能源碳减排量300.06吨CO₂/年,打造绿色低碳园区改造典范,推动“老园区”焕发“新生机”。
园区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
低碳混凝土、磷石膏建材
等绿色低碳建材产品,降低碳排放。
园区建筑采用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屋面光伏保温一体板、中空外窗提升等技术,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通过增设天窗,改善建筑内区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提升使用舒适度。通过高效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降低设备能耗。
园区开发了具备场景联动、智能调优、数据实时监测的智慧运维平台,实现园区低碳运维管理。安装
3528平方米
光伏系统,年发电量
57.9万度
,打造集
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
于一体的“光储直柔”示范项目,实现零碳园区目标。
园区作为中建集团唯一代表项目,已被国资委纳入
“中央企业存量土地和既有建筑盘活利用试点”
,园区获得
贵州省
首个“零碳园区”设计标识
,
成为全国首个超50年历史的“零碳园区”,结构大厅获得全国首批、贵州省首个“零碳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