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改变生活
刘未鹏,http://mindhacks.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美国的航天封锁,挡不住他的火箭升空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俞敏洪可以没有董宇辉,但不能没有孙东旭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1 周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非药物治疗师家的宠物 ·  1 周前  
南方人物周刊  ·  为什么俄罗斯王牌Su-57很难卖出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改变生活

心智探寻(十):打开心智的黑盒

思维改变生活  · 公众号  ·  · 2017-05-17 08:32

正文

心智探寻」这个系列源于通过微信进行的1v1对话,对话系列皆已得到分享授权,所有对话者化名都是Lucy。文本除了极少量调整之外和原对话几乎完全保持一致。回复「对话」或「心智探寻」(或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整个系列。回复「提问」向我提问。

为什么叫「心智探寻」而不叫「咨询」、「问答」,是因为我觉得心智探寻更能够表达这样一种微妙的含义:没有主客关系,通过平等对话的形式,渐次看见和触摸心智结构的深层机理。一切深层改变,都需要首先建立在看见和觉察的前提之下。

此外,很多心理学知识,放在问题上下文和思维的展开过程当中去引出,会比其他形式更生动,更容易理解,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几乎每则对话里都会引出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除了对话所对应的特定问题之外,这些心理学原理,和使用这些原理的思维过程,同样也是我希望籍由对话来传达的「」。

这个系列的文章一般都较长,建议微信收藏之后再看(也有读者说是打印出来看的:-))。


序:心智改变的基本定理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什么?成年之后人的心智乃至人格还有没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国内的心理咨询科普界对此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接近「原生家庭决定论」,认为童年影响乃至决定一生。一种则可以称之为「自我选择论」,认为过去不代表未来,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但这两种声音都是不完备的,也并不代表现代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完整理解。

试图坚定的去自主选择,但仍然如同绑着沙袋迈步的人,想必对于「自主选择」的局限性深有体会,因为你能选择的,顶多是你的行为,而日常困扰我们的,常常不在行为层面,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感受、情绪,我们可以选择屏蔽他们,可以选择强行欢笑,但这两个选择都称不上是好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又明明有人真的从原生家庭的设定中走了出来,脱胎换骨,两世为人,所以童年决定一生的说法显然也有违客观。

要寻找这个问题的根本答案,我们需要首先知道人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形成和如何改变的

以下是关于心智模式的「基本定理」,代表了现代心理学的共识:

1. 心智模式本质上是对外部环境的「建模」(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人际环境和自然环境),并且其根本目的是适应环境:例如现在很多人很熟悉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中,孩子在早期关系中形成的模式(安全、焦虑、回避等)都是对应不同的父母的适应模式,例如回避型是对情感完全疏离(且孩子对此无能为力)的父母型的适应。焦虑型则是对情感基本疏离但孩子只要「作一作」仍然能够得到多一点回应(而一旦孩子不作了,父母就又不见了)的父母的适应。安全型则是确立了「当我需要的时候,父母会在」这个规律之后的适应性。年幼的孩子并没有办法改变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只有改变自己的适应模式,去尽量保护自己。(注:以上是一个大致描述,请不要用它作为具体的行动参考,而且详细的依恋理论中包含了更多的亚型,因为人的行为是丰富而复杂的。

推论1:这个「建模」有可能是有偏(bias)的,这个bias的本质来源就是外部环境的bias,例如在越强调惩罚的环境中,我们的心智会对「回避惩罚」赋予越高的权重(weight),我们的注意力聚光灯也会对环境中的惩罚和风险更敏感(attentional bias)。

2. 心智的目的,首先是「生存」,其次才是「探索(认识世界)」,当两者产生冲突的时候,前者的优先级更高。

推论1:世界是不确定的,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做选择,我们往往会优先规避风险。

推论2:因为心智首先要考虑「生存」,所以心智模式的更新是「保守」的,因为其当初的形成也并不是一天两天,没有足够累积的「证据」来推翻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旧模式,我们的心智是不会轻易「让步」的。尤其是,考虑推论1所带来的决策偏好:规避风险的同时意味着我们也就失去了获得「当初选择B又会发生什么」的另一面的证据的可能性,而心智模式的改变,却又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的(这就是心智模式具有「改变抗性」的原因之一,因为心智模式自身可能会「阻止」我们收集证伪它的证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改变是不可能的,只是说明它在「自然无干预」状况下的改变进程可能是缓慢的。但即便无干预,一个「不再适应」的心智模式也是可能会最终发生改变的,因为当我们因为不适应的心智模式总是选择有偏、有代价的那一个选项时,最终累积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当最后一根稻草落下,心智有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转向,例如习惯性讨好的人际关系模式,最初形成时源于弱小年幼的个体只能讨好父母和同侪,但随着人成年,这个模式的代价累积越来越大,因为讨好常常会给被讨好方也造成困扰,这个代价积累到拐点的时候,有可能有朝一日再也无法承担,就算停止讨好真被人抛弃也管不着了,因为「再没有比眼下更糟的了」。

推论3个体的自身条件产生了变化,或者心智模式最初所适应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两者是心智困扰的根本原因,因为原先具备适应性的模式在新环境中变得不适应了,或者原先成立的条件不成立了。例如讨好模式对于弱小者可能曾经是别无选择,对于有独立生存能力(自身条件变化)的成年人则是一个高代价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于会对讨好作出回馈的人可能是有效的人际模式(在人人都相对弱小、需要抱团的集体主义社会形态中,这个假设往往是成立的),而这个模式一旦进入个人主义社会大环境中(外部环境变化),面对大量不爱互相讨好(人际损耗)而只希望各自做自己的个体,这样的旧模式就会突然变得给双方添堵。

3.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并不是有意识思考的结果,而是被无意识的心智模式所驱动的。

4. 即便是无意识的心智模式,曾经一度也是有意识的,只是经过了无数次重复之后,渐渐的变成了「第二天性」,沉入了意识底层,如同我们学骑车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一样。

5. 沉入意识底层的心智模式,对我们的意识而言如同一个黑盒子,它虽然对环境一直都会有响应(情绪和行为冲动),但你对它内部如何工作却几无所知。我们常常是自己的陌生人

6. 「黑盒子」的运作基本是不由意识控制的。你就算告诉自己一万遍不要有××情绪,或者道理和认知上知道你不应该或者没道理有××情绪,事到临头它还是会冒出头来。因为它是「别的部门管的」,这就像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一样。

推论1:因此认知和逻辑辩论并不能有效的改变以上提到的无意识神经回路,因为他们分属大脑不同的模块,所以「道理都懂」和「轻松做到」完全不是一个命题。

推论2:因此你也不用因为「道理都懂却做不到」而谴责自己,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部门管的。我们的当代文化似乎假定了人只有理性模块,因而道理懂了自然就该做到,这是一个陷阱,不仅导致有些时候在无效的改变道路上越走越远,更可能导致无谓的自我谴责和天人交战——我怎么就是改不了呢?)

7. 要想深刻的改变,打开黑盒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真正希望改变的,是黑盒子里面的「布线」,里面的布线不改变,始终还是天人交战。

推论1:行为主义的改变策略就好比帮你在这个黑盒子激活你的行为之前设置一道关卡,在关卡处「修正」它的输出(行为)。浅层的认知疗法就好比在这个黑盒子外面再试图包上一层盒子(「认知再解释层」),从而从外部看,那个黑盒的输出就被改变了,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存在着「两股力量」。(`注:但这里仅仅只提了行为和认知派系的问题,但并不代表他们是不好的,关键是适用场合。例如由行为主义衍生的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依然是解决很多问题的不二之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8. 黑盒子是可以打开的。 换句话说,人类心智拥有life-long plasticity。

但改变是需要得当的方法的,好的方法事半功倍,糟糕的方法则反而令人越发绝望。不过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学科知识,对「心智如何改变」应该说已经有了比较靠谱的发言权。

这个心智黑盒打开的过程就是无意识的模式重新和意识层产生链接的过程,还是用学骑车的类比,学会骑车是有意识到无意识化的过程,而心智改变则是反过来,重新意识到早已经沉入到意识底层的「肌肉反射」,一旦和意识重新产生了链接,建立了桥梁,我们便再次拥有了影响这个「反射回路」的可能。当改变完成之后,新的回路再次慢慢沉入无意识。这其中最关键和困难的一步,就是这个产生链接的过程。(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现代psychotherapy越来越注重身心的自我觉察。)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什么?决定论还是选择论。答案是原生家庭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同样,仅凭意愿上的选择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理解心智如何形成和改变,则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实现自己的选择意愿。



▼▼▼




Lucy 
哄孩子睡晚上觉,各种不睡,对他一再妥协后,终于忍不住强制关掉灯,发现孩子哭了很短事件后快速转变态度,只用20分钟就入睡。我很震惊,原来我坚持一下,他可以如此快速应变。


于是开始反思我是否太过于纵容孩子,一路思考下来,居然发现我竟然在重复父母养育我的模式,而我对父母给予我的这种无条件的尊重正是我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

但是我好像走入到一个尊重孩子的极端,就是尽一切努力来理解他,但是却忽略我自己的需求。所以和孩子冲突时我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尊重孩子,自己肯定还可以想到其他办法,规划时间,用游戏的方式等等。但是我心底又感到隐隐的不甘心,有妥协感

我担心孩子从和我的相处中无法学会正面处理冲突,因为我一直在用尽心力在让他感受到尊重。

我自己身上就有很严重的避免冲突的那种性格。比如前几天给孩子定入园时间,由于幼儿园每周只接收一个新入园孩子,所以入学时间是按照交款顺序排队的,9月份都排满了,我和另外两个关系很好的妈妈一起,有三个时间可以选择,8月第二周和10月第3、4周,妈妈们心里都觉得10月比较合适,因为三个孩子都是10月出生的,正好满3岁。但是总要有排在8月的,我不想大家尴尬,同时对孩子入园时间真的也不是那么计较,就选了这个时间,但是又心里觉得自己在并没有正面交锋的情况下,主动选择了退让,不甘心。

所以我目前能感受到的问题是,自身正面如何处理这种与孩子,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Lucy 
好了,孩子午睡了。近期我没有追着向您提问,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在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您所说,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另一方面确实毕业压力也大,兼顾孩子精力不济。所以就一拖到现在。

说一件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我带孩子小区里玩,和他的小伙伴,小伙伴的看护人是奶奶和保姆。两个孩子一路奔跑,昨天刚下雨,所以路上有些小的水洼,明(我的孩子)朝着水洼便冲进去狂奔,之前他俩已经在某个小水洼踩过几下了,被各自大人哄着叫停了,这次我还没来得及叫停,多多(小伙伴)奶奶把多多拉住了,于是只有明在水里跑,我一看反正裤子鞋子全跑湿了,干脆玩够,回家洗洗换衣服。就没有执意叫他出来,但是多多也想进去,他奶奶拉着他不让去,哄他。我不好默认明可以这么玩,于是也象征性的叫明出来,他肯定不听我的,继续跑。

多多被哄住了,不再要求往里去,多多奶奶说裤子湿了鞋子湿了多难受啊,之类的。我听着其实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感觉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不制止孩子。后来旁边有几个其他孩子在骑自行车,看明跑的高兴,也想往里骑,被大人叫住了,那里面水多脏啊,什么水都有,不许往里骑啊,小孩被大人严厉制止了,走了。

那个奶奶后来又说,这是谁家孩子,也不管管。瞬间让我超级不舒服,一时也找不到不舒服的源头,然后我就大声对明说,里面水多脏啊,快出来,我们回家洗澡换衣服去!拉不住他,我说妈妈同意跑最后一次,就回家好吗?他说好。就和我回家了。但是我一直不爽到现在。

Lucy 
我比较郁闷的是如果没有周围这些人,我就会选择让孩子随意跑,不就是湿条裤子湿双鞋子吗,玩够回家换就是啊,脏就洗洗啊,孩子爱在水里玩,这多正常啊,有什么不好的。如果周围是心态比较开放的妈妈,我也不会如此不爽,也不知道也什么会如此在意人家的评判。

再就是有小伙伴一起,小伙伴的家长不同意,但是我属于不太拘束孩子那种,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别人家长说不可以,我却对孩子说可以,我会觉得被孤立,也挺不爽的,好像觉得自己多么不负责任一样。可是本来就没啥嘛!

刘未鹏 
其实这两件事是同一件事对不对?

Lucy 
嗯,类似,都有点不能心安理得的坚持自己本来的想法。另外第一个事情我想了下假设没有另外两个孩子,我自己在8月和10月两个月份随便选择,可能我同样还是会选择8月,虽然我当时觉得10月比较合适,但是根据现实考虑(1.我想尽量早一点脱身好去写论文,2.拖到十月天气转凉,不如8月天热好适应幼儿园,3.早去一个月两个月对孩子来说也没有什么)我还是会选择8月。

这么一想才突然发现,原来这还是不能心安理得坚持自己的想法,只不过不能心安理得坚持的不再是10月上,而是8月上了。如此一来冲突就变成了自己和自己的了,而不是和其他两个妈妈的。那为什么当时还是觉得自己在心里退让了呢?我想再思考一下。 


▼▼▼




刘未鹏 
如果你当时不主动选择8月会怎样?


Lucy 
那就会出现我们三个同时都会想10月上。不过也许不会是我退让,也许其他两个妈妈会继续往后拖一个周到11月份第一个周,我肯定不能拖到11月份,太晚了,我的论文计划肯定完不成。大概会有其中一个妈妈愿意在11月份入园。这样一来我觉得好像自己占了上风,会比较尴尬,会不好意思。

另外这种让人作出选择的气氛让我也不舒服,因为总要有人退让,我既不想退让也不愿自己占上风,很难抉择。

刘未鹏 
如果「占了上风」或者「被占了上风」,会有什么感受?除了「不好意思」这个比较模糊的感受之外,还有更具体的感受吗。

刘未鹏 
例如:感觉这下别人心里要说______ 
或者:感觉自己特别______ 
(上面的填空不用强填,如果没有「自动冒出来」的话。)

Lucy 
被占上风会感觉:自己怎么不能再强势一点,争取一下,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就退让了,好事都不敢去争取,只好自己吃亏,自己好弱。会向内攻击自己,责怪自己没有能力争取本可以拥有的东西。

占了上风会感觉:是不是自己太强势了,会让别人不舒服,害怕我和她(他)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和谐,如果不和谐了,我就会失去这个朋友。

总之就是占不占上风都不舒服,好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你强就是我强,没有平衡点。碰上这种局面,特别希望,如果大家都能平分就好了。就会避免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尴尬。

刘未鹏 
关于「严重的避免冲突的性格」这一点可以再展开讲讲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自身)?

Lucy 
你这么问,我很认真的回头看了一下我的交友之路,其实是我的同学之路,因为一直在读书。这也是我长久以来困扰我的问题。

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我从不玩有激烈冲突的游戏,比如扔沙包,被扔到会被罚下来,全部队员罚下来这队就输了,扔的那队上来被扔。我跑不快,偶尔玩几次都会被先罚下来。有时候会被小伙伴责怪:你看你跑这么慢,都是你害我们这么快被罚下来。我就很少再玩了。转而喜欢玩那种比赛跳高的游戏。

潜在的心理意识是:这种玩不好肯定不能怪我啊,都是一个人,不存在配合的问题。

邻居家的小姑娘性格比较强势,我一直比较忍让她,后来实在忍不住,狠狠打了她一巴掌,后果是她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敢再欺负我,后来逐渐长大,当然不存在欺负或者不欺负之类的事情,但是我却在心里一直隐隐不喜欢她到高中,一直暗暗在心里较劲,也没什么好比的,比学习呗。心里的潜意识是:我性格不如你强势,但是我学习比你好啊,用以平衡那种性格弱势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

后来和我关系好的同学有两个,都是一开始我完全认同对方,好的同一个人一样。后来一个因为升学逐渐淡了,一个在两年后彻底分道扬镳。我无法在关系中正确处理冲突,大部分时候默默退让,然后忍不了了,爆发了,不相往来。好笑的是,有冲突我又忍让的时候,比如观点不一致,不涉及任何具体事项实施,过后我会在心里默默演绎好多遍我自己的逻辑,查找自己思维的漏洞,然后继续在心里认同自己,表面认同别人,回复一句,你说的也有道理。

后来更多的时候,我无法占定立场,常常觉得各方都对,非常迷茫。

Lucy 
所以我一直都渴望彼此独立但又有共同语言的朋友。但是我没有。我把握不住相处的尺度,不是太近就是太远。我把这个归因于我无法处理冲突,无法正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总是逃避冲突带来的不舒服感。

刘未鹏 
你在什么行业?

Lucy 
是这样,我一直读书,除了研究生毕业当年结婚工作一小段时间,后继续读博,生子,目前博士即将毕业。由于读的是工科,硕士时我们方向总体人数总共才9个,只有两个女生,读博后生孩子基本就是家庭了,同学之间交友更谈不上,只是人脉关系。

硕士后一年的工作时间里,我常常回想和留恋我的硕士生活,曾经认真的说,这才是我的大学时代。因为这期间我们专业9人相处非常融洽,喝酒聊天唱歌,可惜他们大多数是男生,毕业后保持友谊并非易事,并且也没达到那种闺蜜的无话不谈的状态。

其中一个女同学,我们现在关系很好,但是又是异地,最郁闷的是刚入学就为着选导师的事情竞争了一把,面对面的,最后我赢了。事情过后在我看来,她毫无芥蒂,我心里到现在却一直是个坎过不去,想起来就会不舒服。从现在我们各自的归宿生活状态来看,当初我的坚持她的退让都很巧合的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她后来的导师正好有她家乡大学的人脉,后来她比较顺利回家当了老师,我的导师成了我的媒人),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后来情况会是这样。

后来我们相处一直很好,当时我并不觉得,仍然觉得和她有些远,当时的我心里一定义亲密好友关系好像既得排他同时还要彼此亲密无间,她和其他很多女同学都关系不错,有时也会约着一起出去吃饭什么的。一直到读博一那一年她结婚,我认真想了我们之间的相处,才觉得这我们之间就是我一直想要的彼此独立但又相互理解的亲密朋友。

如此想来,我只有这一位好友。如今又在异地,所以在硕士毕业后到孩子半岁后建立妈妈朋友圈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我常常觉得孤单,找不到人一起出去放松聊天,只有老公,也很郁闷。 


▼▼▼




刘未鹏 
能否试着回忆一下小时候——


  1. 父母是怎么和他人相处的(特别是出现一定的潜在冲突时)

  2. 对你和其他孩子的相处,父母的言辞,评价,态度,反馈或建议等等,有没有尚有印象的片段?

Lucy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看到,粗浅回忆之后,心底有些不愿意去想的情绪冒出来。所以我拖了一天以后,在深夜里才认真回复。心里挺难过的。

第一个问题,出现潜在冲突时,父母和别人的相处。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忍辱负重。就是那种带着随你怎么说,我就默默做出来给你看的态度。

尚有印象的有一件事情:初中正值叛逆期,加上父母因为经济压力没有精力关注我,我行为乖张,初三和同学(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一个和我关系好的同学)跑去和一个老头学习吹笛子,其实是她带我去的。不知道那个邻居家的强势的小姑娘怎么知道了(我们在同一所初中,我高一级),回家告诉了她母亲,然后她母亲不知是出于好心还是出去看笑话的心态告诉了我母亲。

后来我母亲没有任何情绪波澜的平静的对我说:“前几天××(那个母亲)对我说你在和一个老头学吹笛子,她还对我说,看看将来××(我)能上个大学生么?有这回事么?我(母亲)当时回复说,她这样哪能考上什么大学?”。

我听母亲描述,直至现在都能脑补出母亲当时极力想不卑不亢但又无地自容的样子,也能想象对方想嘲笑母亲的样子。我至今无法判断母亲是听对方说了之后立刻问我,还是真如她自己所说是“几天前的事情”。

母亲没有责备我的意思,但是我能听出母亲那种让我出人头地做给他们看的希望。母亲那种忍辱负重的平静让我免于责难,也让我无形中心里多了一层自尊与自卑,赌了一口气。

我想说一下,因为多年来父母亲供我读书非常辛苦,每每想到他们当年辛苦的样子,我心里都非常难过以及感激。我在心里并不愿意去回想有关他们的是否潜在的影响了我的不好的方面。这些情绪基本都被对父母的感激深深的压在了心底最不可见人的地方,如果你不问我,我根本不会想到。

你的第二个问题,问我父母对我的建议,反馈。我想了又想,没有想到父母对我的反馈。不仅是交友,学习也仅限于问问考的如何。父母对于我说的一切都深信不疑,从未质疑,我也无法从他们身上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支持或者反对。所以我时常感到迷茫,对可以指导我的长者愿意亲近。我一直以来都以父母的这种从不质疑为骄傲,视为无条件尊重。但是今天我突然感到父母在我精神生活中的缺失,他们应该或多或少的给我一些建议或者反馈

我从父母身上没有得到这些。她们身上那种忍辱负重的性格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我。我说这些,自己感觉像是在责怪父母,不想这样说。很难过很难过,实际上我对父母充满了感激,能从农家一路走出来,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辛苦和那种不顾别人如何不看好我,也一定要支持我的态度和行为我看在眼里,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掉的。他们没有那种精神上指导我的能力,困于他们的见识和能力,我不能对这些强做要求啊!但是我心里又有这样需求,感觉很委屈。

Lucy 
因为父母亲忙于挣钱供我读书,自然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加上我是老小,父母生我时已经年过40,所以印象中我和父母亲很少有那种亲密的感觉,比如捎带亲昵的拌嘴,母亲带着骄傲的批评等。大多是母亲平静的夸我懂事,我得到夸奖后尽力继续表现懂事,记忆中没有有那种明知不行但是还是继续在父母跟前耍无赖的亲昵行为。

真是想要什么但是父母又不会同意的,就会认真编一个让父母无法反驳的理由,而不是通过耍赖利用父母的宠爱得到,以此告诉父母我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一方面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但是一方面又对父母没有太多亲密感情。有了孩子后,很多妈妈都不喜欢婆婆家,都喜欢回娘家,觉得娘家才是自己家。我却不是,打结婚那一刻起,我从心底里认为我现在和老公的家才是我的家,不知道为何和父母家分的这么清楚,对父母家这么没有归属感。

Lucy 
我想了这些之后 突然对自己是不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会处理冲突的榜样这个事情突然不这么焦虑了,因为我发现,我对自己的孩子不是和父母对我一样,精神上无力参与指导,我也给予他足够的亲密情感,尽管我在他和小伙伴冲突时有时候也不知怎么办,但是我也逐渐开始试着教给他基本的沟通以及处理办法了。我觉得我比我的父母能够做到的多的多。

Lucy 
不知道是不是写的太多了 给您带来负担 只是写着写着新的想法就冒出来了。如果希望我简略,请您告诉我。

刘未鹏 
没事的,我阅读没有负担[微笑] 


▼▼▼




刘未鹏


Lucy: 有了孩子后,很多妈妈都不喜欢婆婆家,都喜欢回娘家,觉得娘家才是自己家。我却不是,打结婚那一刻起,我从心底里认为我现在和老公的家才是我的家,不知道为何和父母家分的这么清楚,对父母家这么没有归属感。

你感觉哪家对你更接纳呢?

Lucy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接纳的定义是什么呢?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我感受不到谁对我更接纳。我能想到的是父母家对我来说是父母对我的单向付出,我和老公的家对我来说则是我在享受家庭温暖但是也在为家庭付出,责任与享受交织在一起。

接纳如果定义为无论好坏对方都理解我接受我,那毫无疑问两个家都是这样的,父母从不评判我做的不好,从来都以我为傲。老公虽然评判我但是更多的是与我一起解决问题。

刘未鹏

Lucy: 那个奶奶后来又说,这是谁家孩子,也不管管。瞬间让我超级不舒服,一时也找不到不舒服的源头,

现在再来觉察一下这个不舒服,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Lucy 
来源于基于别人的话语让我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不负责任的家长,虽然我知道我自己不是。模模糊糊我觉得自己不想让别人对我说像邻居对我母亲说的话(就是有关那个吹笛子的事情)。好像是每次有人和我说你也不管管你家明这样的话,我都或多或少一闪念这个事情。好像又在经历一次那种嘲笑和看不惯。

刘未鹏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试着保持这个觉察看看。 


▼▼▼




刘未鹏 
当时吹笛子那件事情给你的具体感受是怎样的?你感觉对方妈妈的潜台词是什么?


为什么对方的冷嘲会触到你们,或者一般性的说,嘲笑作为一个武器,是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的?(什么样的嘲笑有用,什么样的嘲笑不起作用,你感觉它们的关键区别在哪里?)

Lucy

刘未鹏:当时吹笛子那件事情给你的具体感受是怎样的?你感觉对方的潜台词是什么?

由于这件事情是通过母亲描述而得知的,因此我的感受基本是对母亲描述的事情的感受。

我第一个感受是对方有对我母亲(潜台词:你怎么也不管管你家孩子那种)的责怪。

第二个感受是母亲因为我的不好行为受到了羞辱(潜台词:看你家孩子这么不务正业,肯定学习学不好),好像我受到羞辱一样。因此产生了那种就要做给你看的心理。

Lucy 
我至今弄不明白的是母亲对我为什么没有大加责问,训斥一番?或者是我对这种嘲笑羞辱感受太深,掩盖了记忆中母亲对我的训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母亲即使教育了我,也是用苦口婆心的方式。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这种事情被家长知道了,一般家长都会大发雷霆吧。

Lucy

刘未鹏:(仍然是吹笛子那件事情)为什么对方的冷嘲会触到你们,或者一般性的说,嘲笑作为一个武器,是通过什么方式发挥作用的?(什么样的嘲笑有用,什么样的嘲笑不起作用,你感觉它们的关键区别在哪里?)

关键区别在于:在对方说之前,你是不是本身已经对这个事情产生了质疑。

比如,明跳进水坑,我看水脏,本身就有些犹豫该不该让他进去,但是看他已经进去了,就想让他玩会吧,估计即使没有邻居大妈说我也会让他玩一会再找理由把他弄出来。结果邻居大妈一说,我就觉得自己特别不负责任,不管自家孩子,为啥明知水脏还让他进去。

再比如,我觉得母亲就是对我疏于管教(和那位邻居相比,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以及和孩子的关系亲密程度,其实我是有些羡慕的)。我本身对吹笛子这个事情也觉得有点做的出格了,但是叛逆加对好友的崇拜下,我还是去了。结果对方一说,我立刻呈应激状态,觉得母亲和我都受到羞辱。

反过来,比如我对孩子穿衣少这件事,不管邻居大妈怎么说我都不会在意的,会往心里去就是我也觉得穿少了。 


▼▼▼




刘未鹏 
能否回忆一下,当时「明知水脏还让他进去」的原因和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Lucy 
一个是当时孩子跑的快,还没等我说已经进去了,再一个我一看反正鞋子袜子都已经湿了,干脆玩过瘾再回家吧,回家洗去呗。但是走近一看,才觉得水有些脏,不是很愿意让他玩,看他兴高采烈的样子又不忍心叫他出来,碍于旁边多多(小伙伴)也要进去,他奶奶在劝阻他,我于是象征性的叫他出来,也没有执意把他拉出来。好像是孩子执意,我就同意了。

有很多这样的时候,孩子想干嘛,我心理一部分出于不忍心阻止孩子的想法,一部分心理带点“和你费半天劲讲道理,阻止了你,最后你不高兴,我也心累,还不如让你玩,我来承担那个比较容易的后果(给你换洗衣服)”

Lucy 
有很多时候我自己觉得我是尊重孩子,但是今天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不愿意累那个劝阻他的心。我觉得摔一下或者碰一下他自己自然就体验到了,我何必苦口婆心,自己嫌累。在小区里只要是没有碰到小伙伴,他去哪里我一般都不阻止,只是跟着他,非要去我觉得危险的地方,我就保护他。最近很爱爬小区里小河尽头的假山(没水),说几次危险不听,就由着他爬了,有时候也会在他自己叫我帮忙的时候故意说他几句,不是不危险吗,妈妈不帮。但是还是把他接下来。

刘未鹏 
那么,你觉得你对孩子的责任是「不让他进脏水」还是「孩子的健康」呢?

Lucy 
当然会选择孩子健康。那个水远远不到威胁健康的程度。

Lucy 
另外我想到,孩子奶奶那一辈的人(主要是通过我家奶奶感受到的)经常会阻止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做了你想做的,还得我来收拾残局,还得我来给你洗,给你换,你生病了还得我来伺候等等。

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周末休一天干不完的家务活,所以会有这种心态。到我这里,变成了洗衣服更容易,劝阻孩子更累。是不是本质上我们都在选择那个比较容易的结果。

刘未鹏

Lucy: 当然会选择孩子健康。那个水远远不到威胁健康的程度。

带着上面这个觉察,再重温这个场景看看,之前你提到的「本身已经对这个事情产生了质疑」这一点有没有变化?

Lucy 
坦白讲我不是很明白这个问题。是不是说:我觉察到我自身并不怕给他洗衣服,反而是嫌劝阻他心累,才不阻止的,别人的冷嘲起作用的关键点在哪里?那还是我没有做我本应该做的。可是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需要对方来评判啊。或者是为什么别人评判了我立刻感觉很难受,而如果没有评判这件事顶多就是我回家给孩子洗衣机就过去了呢。

Lucy 
感觉又回来了[大哭][抓狂] 特别沮丧。

刘未鹏 
没事,我也没答案,就是探索探索。

那我换个方式问问:你感觉你害怕的是别人的评判本身,还是被触发的这个「我是不是不负责任啊」的自我怀疑?

刘未鹏

Lucy: 反过来,比如我对孩子穿衣少这件事,不管邻居大妈怎么说我都不会在意的,会往心里去就是我也觉得穿少了。

如果说害怕的是评判本身,那上面这一点好像就说不通了是吧?

刘未鹏 
如果说害怕的是被触发的自我怀疑(不负责任),那么有一个练习你可以试试:

在下次同样的感觉被触发的时候,停下来,把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感受,对自已说:我现在有这个感觉,是因为对方的话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Lucy 
看完你这段话,我想了一会,突然看见了我自己和我父母对外界态度的反应,以及这种态度对我的影响。

我突然觉察到: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对方的话让我感到我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吹笛子事件的重演,别人指责我的父母不负责任),以至于我害怕我的孩子也会这样想,认为我也是那种不管不问只知道一味付出的父母,害怕我和孩子的关系重复我和父母的那种只有感恩没有亲密的关系。

我知道这样的关系中,我年少未长成时渴望父母对我除了金钱付出之外的指导和亲密(交友,父母和我亲昵的责怪或者夸赞,社交礼仪,对升学或者工作的选择等)。我在和孩子的经历中看见了自己缺少爱要求爱的的童年和少年,不想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实际上是在孩子身上弥补我曾经没有的亲密关系。

刘未鹏 
所以当时真正触到你的痛处的,不是:「令我怀疑我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因为只要稍微一反思就会意识到让孩子去脏水里也不能说是不负责任,而意识到这一点后心里的害怕却并没有消失),而是「我的孩子也这么想

是这样吗?

Lucy 
是的 虽然孩子现在不会思考 但是我害怕将来一路这么经历 如我一样 会不知不觉和父母的关系变成我和父母的关系

我害怕和孩子的关系中没有亲密

Lucy 
另外我看到父母的态度也影响了我。父母对这种指责的态度是默认、又觉得难堪的。

父母认同了别人的指责,觉得是他们自己没做好,但是又想保持尊严,于是回家后和我对话就传递了一种没有批评但是寄予希望的态度(以此证明我不负责任孩子也可以学好)。

而我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负担感,要给父母挣脸面。

但是我老公也经历过很像的事情,小时候他妈妈舍不得叫他起床,导致他每天上学总是晚十分钟,老师说过好多次总也不管用,后来老公爸爸再一次被老师叫去后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您就别管了,我们家孩子就是贪睡,他每天就是晚十分钟也能学好(我老公一直是学霸)。

老公每每说起来都是很骄傲爸爸可以这么说。所以这件事同样是别人批评父母不负责任,老公的记忆就是美好的,我的记忆却是屈辱的。

刘未鹏

Lucy: 是的 虽然孩子现在不会思考 但是我害怕将来一路这么经历 如我一样 会不知不觉和父母的关系变成我和父母的关系

那么接着这条线往下想,你需要具体怎么做,才能把你的孩子和你的关系,发展成你当年和父母的关系呢?

刘未鹏

Lucy: 我突然觉察到: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对方的话让我感到我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吹笛子事件的重演,别人指责我的父母不负责任),以至于我害怕我的孩子也会这样想

这一段中的「这样想」具体是怎样想?因为我读了上下文,感觉有冲突。

似乎上文在说「这样想」=「妈妈不负责」,而下文是在说「这样想」=「妈妈太负责,我必须回报她」

Lucy 
这样想 = 我的父母就是如别人所说,也不管管我,不负责任。该教育我的没有教育我。

下文不是说妈妈太负责,我要回报她。而是说妈妈经历了别人的指责而难堪,我不要她这么难堪。但是我也觉得甚至父母应该责骂我一通。

刘未鹏 
这么说清晰多了。

而有这个恐惧,是因为自己当年也是这样想妈妈的吗?

Lucy 
是的 我有这样的想法。当我经历别人某些指责的时候。

刘未鹏 
今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觉察,多在上面停留停留,反复触摸这个感受。

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反复的去确认这个感受(当然,也不是去质疑它),而是说让这个感受产生的前后的细节和回忆再一次流经你的大脑和心灵,去触摸它的每一个细节,与它同在,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感到一些地方更清晰了,也许你会感到有一些地方又有点奇怪了,也许你会感到在一些环节上有新的觉察和声音出来,也许会联想起一些其他的感受等等,这些都是好的,让这个过程自然而然的发生,并记录下来。

Lucy 
好的

Lucy 
我把现在持续想到的记录下来。

Lucy 
我想到,在我的例子和老公的例子中结果都是我和老公更加努力。但是不同在于:他在父亲抵制了外界质疑的氛围中用努力以证明父亲的决策正确,父亲保护了他。而我的例子中,父母表面接受了外界的质疑,感受到了难堪,转而寄希望于我让他们不难堪。我好像是通过努力来defend(不知为何跳出来这个词,本意是要说保护) 父母。我和父母的角色好像变换了。这都是我的感觉。

Lucy 
是这样的,我今天突然意识到在我心中父母好像是弱势的,我总是想用一些方式去保护他们(但是我也一时没想到我做过什么具体行为),潜意识就是想保护他们。

Lucy 
这里说的弱势是指父母在与外界相处时,我感觉他们是弱势的。不爱争论,只是默默埋头努力。

Lucy 
回到上面(我觉得父母应该管管我)。所以我觉得本来事情应该是父母教育我(指责我,责骂我,告诉我不许这样等),但是最后在我的感觉里事情变成了我通过努力要去保护父母。我的心理负担很大,觉得自己让父母丢脸,要努力为其正名。我知道这种忍辱负重的感觉很不好,所以害怕孩子将来也会有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是我作为父母没有保护他没有教育他才带来的。

刘未鹏 
所以这里你宁愿父母责骂你,是吗。

或者说:如果当时父母责骂你,你反倒会好受些。——能感受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吗

Lucy 
未鹏老师,昨天我给妈妈打了问候电话,聊了20分钟左右(通常我和妈妈聊天都在半个小时左右,有时还会到1个小时)。和平时打电话一样聊天,聊天时也没有想到和您聊天的这些感受什么的,就是和往常一样我聊聊孩子可爱家庭实务,她和我说说她最近干嘛又去哪里和谁练什么功跳什么舞。

父母过了供我读书的经济压迫感之后过得还是很快乐。三个孩子都过得不错,他们很有成就感,给我的感觉就是终于扬眉吐气了,别人的羡慕自身的轻松让他们日子也过得快乐。跑题了。现在感受一下,好像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像之前说的那么没有亲密感,只有感恩。

用现在成人的眼光去看,父亲母亲也挺可爱的,可能人老了又开始像小孩了吧。可是如果让我重新作为一个正直青春期的少年回归于当时的环境里去的话,是的,我宁愿父母责骂我。我觉得父母亲把事情摆出来,让我自己去应对。而我其实是渴望他们的态度的。

刘未鹏 
他们不表态,你就需要一个人承担起他们脸面的责任,相当于外部的压力,通过他们的不作为,完整的传导到了你的身上,是吗?

而他们如果作为,不管是(A)像你的老公父母那样挺身而出(B)转过来责骂你,对你而言都比什么都不做仅仅是把压力原原本本的传递给你要更让你轻松一点。

是这样吗

Lucy 
是这样的

刘未鹏 
那么感受一下,为什么(B)受到他们责骂,反而让你(相较之下)更轻松一点呢?

Lucy 
他们责骂我,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青春期叛逆小孩做了不对的事情一样受到父母责骂而已,改掉就好了。如果支持我 我就要努力证明这件自己看来也并不靠谱的事情对的。

刘未鹏 
是觉得当他们责骂你的时候,他们就承担了监管的责任,而这部分责任就自动从你身上消失了,所以感到会轻松一些。

刘未鹏 
是这样的感觉吗?

Lucy 
是的 非常对 为啥我描述不出来呢[流泪]

刘未鹏 
那么我们再次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来:

试试看让自己的感受再次进入上次孩子在水里面玩的那个场景,然后听到别人说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的那个时刻,当重新回到了当时的感受当中之后,读一下下面这个句子,并觉察一下内心有什么感觉升起来:

「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的时候,我担心我的孩子像我当年那样,觉得「父母怎么也不管管我,要我忍辱负重,为父母感到丢脸负责」,从而也像我当年那样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

Lucy 
不是很契合。下面这么说更符合我的感受:

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的时候,我害怕我自己成为当年父母的样子,做不到监管的责任。我担心我无法改变自己一路这样不监管下去,孩子将来总会在哪件事情上经历我的感受(将孩子完整的暴露在外界压力之下)。

Lucy 
更担心自己成为父母那样的家长。

刘未鹏 
嗯这样说确实准确多了,那么也就是说,对于这件特定的孩子玩水的事情,你并不认为孩子感受到了你当年感受到的「异样的目光和压力」?

但是你确担心「我照这个趋势下去」会发生什么。

是这样吗?

还是说你也觉得在这件「趟脏水」的事件中,孩子已经感受并承担了这个压力(而你却逃避了自己的监管责任)?

Lucy 
第一个感受是契合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异样,他这么小,只顾着自由奔跑的感觉。我感觉我无力改变我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为什么我就是不能像其他家长一开始那样制止孩子呢?为什么我本意里就不觉得这是个大事?我和自己在很多细节上较真。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父母那样对孩子嘘寒问暖悉心照料? 


▼▼▼




刘未鹏 
下面这几个句子,哪个或者哪几个契合你的内心?如果有多个的话,排个序看看:


  1. 孩子在脏水中跑,我没有阻止他,我不像其他悉心照料孩子的父母那样负责,孩子以后会怪我是个不负责的妈妈。

  2. 孩子在脏水中跑,别人说他,而我却不作为,以后孩子会觉得我怎么也不管管他,让他做了错事还不自知。

  3. 孩子在脏水中跑,别人说他,我自己觉得丢脸而且又不作为,以后孩子会觉得我把自己丢脸的责任都扔给她了,像我当年那样感到「我害得妈妈丢脸了」的屈辱。

刘未鹏 
(第二和第三的区别在于第二是关乎孩子自己的脸面,第三则是关乎父母的脸面)

Lucy 
3

1

Lucy 
我也害怕孩子将来觉得我没有像别的妈妈那样悉心照料她。

还有一些感受 下午来写,未鹏老师。

刘未鹏 
我们从第3点展开吧,既然排在开头。

刘未鹏

Lucy: 3. 孩子在脏水中跑,别人说他,我自己觉得丢脸而且又不作为,以后孩子会觉得我把自己丢脸的责任都扔给她了,像我当年那样感到「我害得妈妈丢脸了」的屈辱。

你需要怎么做(言行,神态,给孩子传递的潜台词),才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丢脸了,你自己好好寻思寻思你自己应该做什么」,你目前的做法,符合吗?

另一个问题是,这一切起始于一个大前提,就是当别人一说了你之后,你就觉得丢脸了,这个自动的反射是从哪里来的?隐藏在中间的环节是什么?

是刚才的第1点吗?即你说的「为什么我就是不能像其他家长一开始那样制止孩子呢?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父母那样对孩子嘘寒问暖悉心照料?」

刘未鹏 
当外界(别人)对你有一些言语或其他形式的社会压力的时候(例如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的时候),你(我们)可能有这么几种反应

A:像你妈妈当年和你说那样,无形中把压力完全传导到孩子的身上。(传导并增加这个压力——不仅是传导,因为还附加了父母自己感到丢脸的压力) 
B:像老公的父母那样,替孩子出面和老师周旋:(挡住这个压力) 
C:像你曾经希望的自己父母那样,去责骂孩子。(承担这个压力的一部分,我负责管,你负责改) 
C1:去教育和帮助孩子变得更好。(承担这个压力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建设性的改变,但是一种更柔和,更「和孩子一起」的方式) 
D:这没什么,我也没有不负责,孩子没问题。(化解这个压力)

看到这里再回头看你之前的困惑,会不会清晰一些?有什么感想?

(另注:答案不是唯一的,具体要看是什么事情,说实话,如果没错你也要拉着孩子改,就算你屈服社会压力,孩子初生牛犊可不那么容易配合你。)

Lucy 
未鹏老师 前面我说“不是很契合。这么说更符合我的感受: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的时候,我害怕我自己成为当年父母的样子,做不到监管的责任。我担心我无法改变自己一路这样不监管下去,孩子将来总会在哪件事情上经历我的感受(将孩子完整的暴露在外界压力之下)。”

当时觉得有点不对劲 现在我想明白了。重新回归到当时的情景里去,我强烈感受到的不舒服重点在于我自己: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也不管管的时候,我瞬间就想到了我的父母对我的不管,我觉得我在无意识的重复父母对我的行为模式,特别讨厌自己为什么就是改不掉这种行为模式,我无意识的就成了父母的样子,我不想成为他们,特别讨厌自己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是希望父母管管我的,为什么我还是成为了他们,还是这样对待我自己的孩子。

Lucy 
别人的话为什么刺痛了我,在于他们的话让我想起了我父母对我的方式,而我正在用同样的方式在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是这么无意识的重复,明明知道我是希望父母管我的?为什么这样事情一再的发生而我从不改变,第一反应总是父母对我的样子?

Lucy 
至于后面“我担心我无法改变自己一路这样不监管下去,孩子将来总会在哪件事情上经历我的感受(将孩子完整的暴露在外界压力之下)” 是后来经过思考感受出来的,当时情景里没有想到这些。

确切的说,是偶尔不定什么时候会这么想,也确实有这样的担心。更重的感受在于恨自己不能成为那种悉心照顾的父母,为什么总是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

Lucy 
我好像是更多的在孩子身上弥补我当年渴望的东西,害怕孩子经历我的经历的担忧相对来说少一些。更多的占在我自己的角度上来想问题,要解决自己曾经对监管对爱的渴望。

但是反过来想想看,正如你问我的,我要怎样做(包括语气,神态,给孩子传递的潜台词)才会让孩子经历我的感受?大概我要完全像父母曾经对我那样,不仅有经济上的压力,还有孩子多精力不够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我的条件远远好于当时的父母,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比一般家庭陪伴的都要多,我照顾她生活起居,教他社会行为规范与礼仪,陪他读书,出现问题试图教他解决办法等。这些应该都可以给予他亲密感和受父母监管的感觉,应该不会出现我曾经经历的感觉。

Lucy 
所以我当时觉得不舒服的具体原因还是在于好像又重复经历了一遍当年别人对我父母的指责,而我也变成了我父母那样的父母,而我自己却无力改变。

Lucy 
当外界(别人)对你有一些言语或其他形式的社会压力的时候(例如当别人说「这是谁家的孩子…」的时候),你(我们)可能有这么几种反应:

我理想中的反应是这样,如果孩子没错,反应D:这没什么,我也没有不负责,孩子没问题。(化解这个压力)。

但是问题在于我怎么做到呢?其实跑到脏水里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可是我很不爽。我很想做到不受外界干扰。

如果孩子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那我选C1:去教育和帮助孩子变得更好。(承担这个压力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建设性的改变,但是一种更柔和,更「和孩子一起」的方式)。吹笛子试件算是一个例子。我应该可以比责骂孩子做的更好一些。

刘未鹏

Lucy: 但是问题在于我怎么做到呢?其实跑到脏水里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可是我很不爽。我很想做到不受外界干扰。

做不到的「点」在哪里?

Lucy 
做不到的点在于:我无法完全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让孩子自由奔跑的好处远远大于远离脏水带来的好处)。听到别人说时,就会摇摆 

刘未鹏 
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对于一件事情「好不好」「对不对」,内心总有两个声音:

一个声音是「别人怎么看」(或者参照「别人都是怎么做的」)

另一个声音是「我怎么觉得」

这两个声音常常不一致。但因为多年来习惯了「别人怎么看」作为自己言行的「自动衡量和调节器」,所以这个「我怎么觉得」一直憋屈在那里,不敢冒头,但内心的小声音偏偏又干不掉,所以就老是自我怀疑,时而觉得「别人说的没道理」,时而觉得「我这么做真的好吗?」

Lucy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真的有关自身大事的选择时,比如工作啊 婚姻啊,读博啊,生子啊等等,我的选择从不受外界影响,非常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且我也能说服我的家人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甚至我有时候会有些强势。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关乎大事的各类小事,比如衣服要不要分开盆洗啊 如果不分开会不会被别人认为不讲卫生啊 这类的小事,确实存在您说的感觉。内心的声音和外界的声音不一致,就会自我怀疑。

刘未鹏 
那么,在经过了这些觉察之后,重新感受最初的孩子玩水的事情,你觉得自己的言行给了孩子你当年所感受到的压力吗。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自己仍然感受到的压力是从哪里来的?仅仅是因为「被别人说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Lucy 
当然没有给予孩子我当年感受到的压力。我想不出压力来源于哪里。

我能确信孩子自由奔跑的好处远远大于远离脏水带来的好处这个事情是肯定的,可是我就是顶不住压力,听到别人说,就会摇摆。

刘未鹏 
所以你的摇摆并不是听别人说你就开始怀疑自己认定的事实?

那「摇摆」的是什么?

Lucy 
我不怀疑我认定的事实,但是我在意别人怎么评判我

刘未鹏 
所以摇摆的是「要不要顺从以免被评判」?

Lucy 
摇摆要不要把孩子拉出来

Lucy 
是的

我希望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合理的存在

刘未鹏 
别人是一个人还是所有人?

Lucy 
所有人吧,因为脏水的例子中就是一个陌生的邻居大妈啊。 


▼▼▼




Lucy 
未鹏老师,我回顾了一下我的总体感受。


一个是对自己父母的不监管不再如最初写出来时那么介意,那么难以释怀。

再一个是和别的妈妈在一起时偶尔有不同意见时不再总是第一时间觉得自己不对,自己不管孩子。

也没有刻意抱着什么目的去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总之挺自然就发生了,不再总是苛责自己又成了父母的样子,我总是无法改变。我们总有疏忽和不同,别人有长处我可以学习啊,但是别人的不可接受某些事情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对孩子好的,父母对我的模式也未必完全没有好处,我自立,懂得承担责任,不让父母费心都是好的啊。

和您对话之后,对父母和对自己都从那种非黑即白的状态里转变了好多,中间还有那么宽裕的地带,和原来盲目觉得父母对我完全尊重并以此为傲,或者父母不监管我导致我压力很大,忍辱负重并不一样。

以前的感觉是模糊的,现在则清晰了很多。唉,我也说不清楚了。

Lucy 
甚至假如我自己可以重新经历孩子跑到脏水里那个事情,当邻居大妈说这是谁家孩子也不管管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转过头,很大方的略带调皮语气的对她说:我们家的呀!说也不听,玩去吧,一会回家洗。既表明我的态度,也不和人吵架。

孩子即使听见,也会想(假如我是我儿子,我的想法)哈哈,妈妈还是宠我,说明我可以敞开玩。也不会给孩子带来妈妈无法处理导致不由分说就被带走的后果,或者妈妈不管任由他自己感受并做出行为选择的后果。

Lucy 
好像心结打开了

Lucy 
就是不知道真的再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又掉回到原来那个模式去。[表情]

Lucy 
再去想最初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事情上,现在想想可能我更愿意也把我的情况摊开来讲,有冲突再大家协商解决呗,可能我讲出来再自己分析觉得8月更合适,从而选择8月,就不会有那种逃避冲突额的感觉了,因为我也把我的意愿摆到桌面来讲了,我面对了这个冲突,然后根据实际资源以及我的情况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重点好像在于我面对了冲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至于我的想法成不成好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刘未鹏

Lucy: 就是不知道真的再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又掉回到原来那个模式去。

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你觉察到自己回到了原来的模式中,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对话记录,不是用理性逻辑看,而是像之前那样,将感受沉浸进入,重新触摸这条脉络。

多年习惯的心智结构会慢慢沉入思维的最底层,变成条件反射般,如同板结的土地,而带着觉察和感受重温这个对话过程,就如同去松一松这个板结的土壤,一次又一次,土壤就会慢慢重新变得松软,心智也会慢慢重新回复弹性和灵活性。

刘未鹏

Lucy:好的 那您可以把您的看见无保留的告诉我吗?我自己还是很模糊。

我并没有故意藏着什么看法,而且即便我真的有「看法」,毫无保留的讲出来也很可能并不是好的途径,心智的成长,尤其是涉及我们的情绪和感受部分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听讲」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和自己内在的部分去接触,一遍又一遍,让模糊的部分逐渐清晰,你会发现,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我们的自我内部有很多黑盒子的部分,而去在各种假想或实际的情境当中触摸感受的脉络,则是打开这些黑盒子的钥匙,而只有当你打开了这个黑盒子,你才可能改变盒子里面的东西,只有当你改变了盒子里面的东西,成长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在我们的对话当中,你打开了自己之前为觉察到的黑盒子,不是吗?

而听我讲(和「自己去感受」)相比,是很难有这个效果的。

心智结构的固化,就像动作记忆一样:例如骑车,我们每个人最开始学习骑车的时候,都是高度「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强烈的感受和感知。当重复很多遍之后,这些动作过程就慢慢沉入了意识的底层,自动化了。

而心智结构的改变恰恰相反:相当于把这个无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重新变为「有意识」的,旧有的模式一旦从意识底层「提取」出来,重新上浮到我们意识的感知层面,黑盒就打开了,我们就再次拥有了修改它们的可能。——这就是感受和觉察练习的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对话不是「讲-听」模式的),因为只有一遍遍的用身心感受去反复觉察,才能让已经沉睡在意识底层却又悄悄的左右你的行为的那些旧有的模式再一次和你的意识产生链接,从而打开真正的改变的窗口。

最后,在改变发生之后,修改过的回路经过重复多遍之后,又一次沉下去,变成新的自动化的习惯或心智模式。

刘未鹏 
看起来我们的对话比我预想的提前到达终点站了呢,昨天你卡在那个节点上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我们还需要一点探索,但可能是因为得益于之前的对话和感受练习,你自己就突破了,为你高兴。[微笑] 


▼▼▼




Lucy 
不好意思,未鹏老师,昨天礼拜六,没有及时回复您。您说的“心智的成长需要和自己内在的部分触摸,一遍又一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也会反思一些事情,但是更多的我一闪而过不了了之,跟您如此深入的对话,使我非常受启发,不断的沉浸进去,一次又一次修正我的感受,在激动的情绪中看见真实的自己,看见内心深处曾经没有被满足的渴望如何影响了我的外在行为。


有时候感觉像是重新进入情景中来一次情绪的发泄,说出来了自己最真实的渴望,而往往现实中,我们为了成为别人眼中那合理的存在而给自己真实的渴望(或者不好的部分)找到一个看上去天衣无缝的理由,甚至为了这个天衣无缝的理由再去找一个理由,层层叠叠,以至于我们甚至相信这个理由才是产生这个在外行为的真正原因。

和您的对话,授我予鱼,也授我予渔,帮我在冲突这个具体话题上看见自己,也让我逐渐明白如何去看见自己的内心并接纳自己不好的部分(昨天老公为着某些事生气,嫌我没安排好时间回家后仍然忍不住唠叨我,通常我会去找理由解释我为何这样做以证明不是我时间安排不好,昨天不知为什么,很自然的我说是我安排不好,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你啊,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在家很懒好吗?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啊,我就是没安排好啊,可是我又不是一无是处。

你看我就这样开始接纳自己了,而不再带着努力要证明自己的情绪去和老公吵架,然后认为他总是在这方面责怪我,然后下次在碰上这样的事情我又会在安排不好的阴影下继续安排不好……每次都会加深自己的感觉,最后真安排不好。可是我现在承认了这个事情,就内心比较轻松,下次注意就是了,真是没注意又没做好,那我又不是完美的。总之不那么在意了。)

跑题了,只是改变的如此自然,并没有刻意的怎样,我很欣喜。

Lucy 
和您的这次对话,好几次我都回复不是很快,因为说实话我不知如何回答,不是那种很快能想明白的感觉。甚至我有些灰心,觉得和您探讨也不能给我明确的答案,这也不对那也说不通,到底是怎样呢?

甚至到最后我还要求您把你的看见告诉我,我还是在寻求一个具体的别人给我下定义的答案。

可是我开始回顾这个过程却开始逐渐回味过来(但仍然不是那种恍然大悟,而是自然的意识到),您是在一步步帮我自己通向自己的内心,察觉到从未曾打开过的黑盒子,看见它,承认它,接纳它,接纳自己长久压抑以至于忘记(却不时抬头提醒你它的存在)的部分。接纳自己自然的发生了,我好像变得通透了,不再总是第一时间就和自己(别人)较劲。

刘未鹏 
我也很为你高兴。这对我而言同样也是一段独特的过程,而并不是「我教你学」,实际上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柳暗花明对我而言也是惊喜和意外,这就是对话和探索的魅力。谢谢你的提问让我们拥有这一段心智旅程。也谢谢你给我真实和真诚的反馈。

Lucy 
也非常感谢您陪我走过的这段时间,让我成长。 


▼▼▼




刘未鹏 
这方面以后我可以对话之前先设置一下预期,让对方先对这个注意力向内,而不是向外寻求的过程有一个心理预期,应该会稍稍减轻过程中的不适。


Lucy 
我好像在那时还没有跳出那种导师制的沟通感觉,更习惯于导向制的问答。

刘未鹏 
嗯没关系,这很正常。

Lucy 
现在想通了,觉得还是自己去多想更好。

刘未鹏 
从向外寻求权威答案到接触内心,了解自我,整合心智,这个相当于一个180度的视角切换,需要一点时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玫瑰]

Lucy 
[憨笑] 谢谢您的夸奖,很高兴

刘未鹏 
在人的成长中类似这样的片段体现了勇气,耐心和真诚。在我看来,「你做的很好」是一个客观反馈[爱心]

Lucy 
谢谢。希望自己可以带着您的帮助保持对自己的察觉。 


▼▼▼




一点后续

刘未鹏 
当年如果妈妈责骂了你,对你来说反而是一种亲密的表达,你内心渴望这样的亲密感。这是你之前同时提到「责骂」和「亲密」的原因,是吗。

Lucy 
针对吹笛子这个事情,如果妈妈责骂我,我会感受到被子指导被监管,父母尽到自己责任。亲密是更多的希望父母平时能够略带责备的批评我一些小事,比如,这个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去洗洗衣服,从来也不好好写作业等等,如果父母这样说,我还可以耍耍赖皮说不想干啊什么的,就是和父母之间那种能感受到宠爱的感觉。

刘未鹏 
而之所以责骂反而让你感到亲密,原因之前我们探索过,就是责骂让你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孤身面对」,母亲至少还承担了管教的责任。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是不是就看到了:其实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东西,是亲密感,而对孩子的管教(或者责骂——作为管教的方式之一)只是那个亲密感(即和孩子在一起面对世界)的途径之一

那么在当年你和妈妈的关系中,妈妈如果能够责骂你几声,也许就是年幼的你能够设想到的最亲密的方式了,毕竟那个年代,极少有父母以温暖和温和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亲密。

这个「责骂/管教=亲密」由于当年幼小的自己对亲密的渴望而形成了无意识的关联。

带着这个觉察,让时光再回到当下,回到那个公园中的水池旁,觉得「没有管教孩子」会害怕因此而让孩子感到「没有亲密感」,就能够解释得通了。

是这样吗?

Lucy 
是的,未鹏老师,你比我理解的深刻。我很多时候是把对孩子的管教作为达到亲密感的途径之一。

Lucy 
突然好感动未鹏老师,眼含热泪不过分吧?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Lucy 
很多时候孩子在地上爬呀或者其他不卫生或者有点小危险,我内心并不想管,也觉得无所谓,脏可以洗,摔一跤一次自然会注意等等,但是我会心里快速闪过一下我希望父母对我唠唠叨叨的感觉,极快的过去了。然后我就不由自主的去唠叨孩子,小心点,危险,这么脏还不快出来。

Lucy 
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要通过这种方式成为我曾经希望拥有的父母。

刘未鹏 
那么我们再来看为什么在当年,你会这样感觉,或者说这个感觉,在当年而言,合理性是什么

在面对一个外部压力的时候,有两个「节点」:第一节点是父母怎么面对这个压力,第二个节点是父母怎么面对孩子。

我们知道,中国之前是个熟人社会,我自己就出生在一个小村庄,深知熟人社会中,社会和同侪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在第一个节点上,极少有父母能够真的去「面对」外部压力(你老公的父母应该属于那个极少数之一),所以其实大部分父母的选择在于「怎么面对孩子」这个节点上。

而怎么面对孩子?对于不善于正面表达感情的父母来说,其实剩下的「积极面对」的途径无非就是管教孩子了,而不含羞辱的责骂几乎是管教当中最好的一种了,如果还能容忍孩子撒撒娇,那就更加感到亲密。这也许就是当年幼小的你渴望这样的链接感的原因吧。

然后再把时光跳转到当下,看看在这个picture中,「有什么变了」呢?(例如,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上面这个问题是留给你的[微笑])

刘未鹏 
此外,除了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社会预期」的时候去管教孩子,还有其他的(孩子所要面对的)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被爱、被支持的亲密感吗?例如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人生低谷时。

Lucy 
我想到在现代的社会观念下,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和情感上的自由去完全的表达对孩子的亲昵和宠爱,我们经常抱着孩子亲个没完告诉他宝贝妈妈喜欢你妈妈爱你,孩子应该不会想我曾经那样渴望父母对我的亲昵,所以我大可不必对孩子通过责骂唠叨这种途径来建立亲密感。

在这种可以自由表达并且我也不再如父母般没有精力去监管的条件下,我可以更自由的跟随自己第一反应或者内心真实情况去养育我的孩子,而不是掉在我曾经希望拥有什么样父母的坑里。

在孩子面对挫折困难时,我也应该不必受当年父母如何对我的影响,去选择那个C1选项,用一种更和孩子在一起的方式去帮助他,使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信任,成为更好的自己。




iOS用户赞赏入口,扫码后请在备注中留下你的微信昵称,以便我记得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刘未鹏的微信公众号「思维改变生活」(pongba_mindhacks)及同名博客 http://mindhacks.cn 。可转发、引用,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演绎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