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财经
为财经记者、投资者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揭秘腾讯“核弹级”AI工具:1句话生成3D模 ... ·  22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欧洲版ChatGPT”移动端上线,越南Ap ... ·  22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一夜之间,中国跨境电商的美国生意变了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财经

罕见,碧桂园1.55亿拿地了!原因竟是政府以地抵债

深蓝财经  · 公众号  ·  · 2024-12-20 19:04

正文

突发!王健林,又摊上事了?

一觉醒来,美股炸了……买入好机会?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地产大佬,最近又重新活跃在公众视线中。


前有王健林被融创孙宏斌讨债95亿,如今,碧桂园又因为拿地,引起行业内外关注。


12月18日,兰州安宁中央商务区、城关青白石片区,两宗居住用地成功摘牌。其中,兰州春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5500万元,摘得位于城关青白石片区,芙蓉路以东、雁青路以西、繁华路以北范围内,约102.15亩居住用地。



该公司背后的股东,即为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春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的股权。


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在如今保交付的紧要关头,碧桂园哪来的钱去拿地?


要知道,今年以来,碧桂园及旗下多家公司还多次成为被执行人。据天眼查显示,此次拿地的兰州碧桂园,身上也有1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1086.5万,8条限制消费令。


此外,天眼查显示,18日拿地的当天,碧桂园就又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8.86亿。



这种情况下,碧桂园竟然还有闲钱去拿地?


12月20日,碧桂园方面就此事作出回应,答案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碧桂园表示: 非主动拿地,系政府以地抵债


碧桂园表示,本次拿地非该司主动摘地,为项目公司与当地政府在兰州项目土地摘牌的熟化成本以及市政配套建设的一些建设成本,经过洽谈,政府通过以地抵债方式支付相关款项。针对该地块,该司计划进行转让,所获资金将用于全力落实保交房。



颇有一种碧桂园不愿拿地,但因为地方债务问题被迫拿地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碧桂园也还是有主动拿地的情况。10月16日,碧桂园和旭辉联手在山西太原拿地,碧桂园在拿地主体公司中占股50%。


有网友疑惑了: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拿地,碧桂园难道这么自信吗?


网友的质疑不无道理。


在去年底碧桂园暴雷,触发110亿美元离岸债务违约后不久,就因为一笔本金约16亿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贷款及应计利息, 被债权人Ever Credit Limited提出清盘呈请。 该案件聆讯多次被延期。


据彭博社消息,碧桂园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需证明在境外债务重组方面取得进展,以避免被强制清算 。碧桂园方代理律师对媒体提到,碧桂园与债权人顾问之间每周和每两周一次的会议,展开沟通。


另一边,碧桂园的境内债也压力严峻。 今年9月,碧桂园对9笔境内债延期6个月,这9笔境内债规模合计近150亿元。


与此同时,碧桂园还面临大量的诉讼。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共有16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5.83亿元。作为被告的司法案件数量高达504件,案件金额累计达43.18亿。



而暴雷以来,碧桂园2023年年报也难产至今。前不久的12月6日,碧桂园刚因为未能按照上交所的相关债券上市规则等规定按时披露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导致包括杨惠妍在内的多名高管被上交所、深交所作出自律监管措施决定



在外界看来,屡屡延迟财报发布的碧桂园,要不就是财务数据很难看,要不就是可能存在重大财务问题。


从此前的2023年中报,也可看见碧桂园资金压力之大。截至2023年6月末, 碧桂园总负债为13641.6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1.15亿元,覆盖总负债规模还不到1/10,资金缺口相当巨大。


今年以来,碧桂园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从销售看,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37.5亿元,去年同期1674亿元,同比下滑7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