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今天的市场表现的很神奇,在一开盘下跌的状况之下,十点变成了一个转折点,突然三大指数全部拉升,活跃度也在上升。全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是达到了1.46万亿,比昨天是增长了1500多亿。三大指数全部最终收红,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是涨超了2%。
而且你全市场去看你会发现没有太多的重磅级的利好。所以市场上一个更大概率的揣测就是认为有资金进入到这个市场来护盘。但是护盘的资金或许跟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如果我们去关注一下之前国家队所喜欢的一些宽基指数,今天从成交量上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放量,也没有在十点钟这个点位上所表现出来。是不是他选择了一些新的通道,一些新的工具进入到这个市场,我们后面有更多的数据和线索了之后再跟大家分享。但是应该是有相关的资金在市场步步下跌了之后,试图进来护盘,扭转目前的这个局势。那么既然有资金打头阵,能不能够形成一个坚实的底部?
我们来聊一下这件事情,先说一下结论,目前步步下跌的这个市场,单靠资金一己之力去扭转,或许还并不充足。大家知道说资金,特别是对于国家队来说,资金的总量总是有限的。你就像中央汇金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一直加仓到今年的三季度,可能也就几千亿的资金进入的一个市场当中来。在市场成交量比较弱的情况之下,这种增量资金异常的宝贵。但是当市场的成交量现在我们看到已经达到了每天1.5万亿左右的时候,单靠国家队的这个资金,或许能够打出来一点水花,但是不能够形成有效的这个浪,继续往其他方向上去传递。所以一定需要有一些尾随性的跟随性的资金才可能改变目前的这个趋势,但这种跟随性和尾随性的资金一定是需要其他的力量来配合的。比如说在政策层面上,在宏观基本面的利好上面,有明确的变化,有明确的手段和措施。那么这些资金才可能壮着胆子跟随国家队的资金,在这个市场当中形成更有趋势性的这种上涨。
稍微来回想一下市场在今年的一季度到三季度整体的表现。一季度实际上是一个微型反转,在一月份的时候还跌的稀里哗啦,在二月份的时候惊天逆转。这个二月份的逆转其实也并不是因为国家队加仓,国家队在在2023年的四季度,包括2024年的一月份,都一直在积极的小步的加仓。但实际上这个市场上并没有止住它下跌的这个步伐。二月份之所以形成反转,是有一个配合性的力量。关于刺激经济以及人事的一些调整,形成了巨大的利好,市场才有可能在二月份形成了明显的二月行情。
紧接着到二季度的时候,我们看市场上实际上稍微的小幅上涨,但是这个力量已经比较弱了。因为二季度的时候大家看到的这种政策的利好偏弱,三季度的时候就更加的明显,虽然国家队仍然在三季度实现了一个巨大的加仓,但是我们看到三季度直到9月的下旬,9月24号的时候才出现猛烈的反转。这个反转也是因为政策上的变动,连续有这种央行的喊话,以及最高层会议政治局会议的打鸡血,最后才形成了九月份、十月份的这个壮观的上涨。
所以这么回顾下来的意思就是单靠国家队的加仓,其实他一直是轻轻的在加仓,甚至在有些时候的时候,这个放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实际上还是需要有外界的配合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完成市场上的这种变化。这次个人理解也不太可能出现奇迹,就仍然当政策是空窗期的时候,这种加仓在短期可以说是非常短期的状况之下起到一点作用。但实际上没有外力配合,或许这个持续性也会打相当大的问号。
回到政策这个层面上,我们说12月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重要的会议。就像这两天中信证券,还有其他的一些分析师所聊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可能在12月中旬召开。中旬开这个会就意味着上旬很有可能会去开政治局的会议,这两个会本身都是给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的。
但是今年的这个会议的重要程度,我个人理解和个人的感知,有可能比往年要稍微弱一点。因为最近这两天,大家讨论这件事情,或者是讨论这个会议当中的一些原则、一些细节、一些风声,出现的频率太低了。这个跟往年的状况差别很大。按理说11月底的时候,已经大家舆论上面包括各路的分析师、专家,大家因为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媒体上应该精彩纷呈的开始讨论起来了。但是今年好像偏向于静悄悄,如果关注媒体真正报道的这个新闻的比例来说,可能关注外部的一些消息,国际性的新闻,国际上的贸易外交等等,都要比国内的这个新闻比例要多得多,这个是往年很少会看到的情况。
所以今年会不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就是在接下来的12月份,出台这种重量级的政策的可能性在降低。反倒要是为了照顾到明年1 2月份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国际上的重大事件,重大的逆风,重大的压力。需要把这个政策稍微往后推一推,推到1 2月份再去做最终的定夺,这个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说这个就会导致这个市场的节奏和往年不太一样。市场现在是盼望着等待更多的政策给予利好,但是这个利好如果是稍微往后延期了一段时间,那么会导致市场上的这种失落感稍微的加重。目前的这种恢复,这个我个人理解是蛮有可能的,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即使看到有一些资金在这个市场上形成一种托底,但是没有外力配合,尤其是在政策有可能还会稍微往后延期一段时,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是不能够积极的起来。
以上就是对市场整体的一个判断,我们再来聊一下行业层面上几个小的消息。最近消费这个行业整体的表现是略微的强于整体市场,那么到底怎么样去看它?其实消费到现在为止,我们说它可能会有一些弱的小利好,但是没有趋势性的这种反转。
为什么这么看啊?在最近的这一年时间里面,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消费这个赛道的话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感知的话,大家很明显的都经历了一个消费降级的过程,对吧?消费降级就意味着花钱花少了。但有的时候对于这个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不仅不见得会降低,这个就会导致把压力传给了企业。企业既要出品一个相对比较高质量东西,但是价格又卖不上去,这个就导致企业的利润出现大幅的下降。也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上市公司财报的所反映出来的状况,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扛不住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就是偷工减料,或者是降低本身的这个品质,或者是流程的把控,来拉平整体的这种成本和最后的售价。这个就是最近这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可能屡屡看到一些负面的消息。比如说说前一两个月的时候有这种油罐车,在拉完了工业油之后去拉食用油。他为什么现在把成本压到这么低?
另外就是最近这两天大家看到对于冬天来了羽绒服的这个质量的报道也开始了。就是发现一两百块钱买的羽绒服里面鹅毛几乎看不见,全部都是一些杂毛等等。实际上中国的这些主流的商品,在过去的三五年里消费升级之后,整个的产品质量做的是非常漂亮的。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感觉是有点往后倒退,所以这个倒退背后的逻辑是不是跟目前的这种消费降级倒逼企业去压低成本有关系呢?或许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个可能也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什么呢?就是消费者受不了了,一发现说我消费降级花的钱少了之后,买到的东西是残次品,那么很有可能会掉头再去选择稍微的略微的做一点消费的升级,对吧?那么消费升级了之后,也不迎定能够立马买到好产品,因为很多的企也已经习惯了把这个成本压下来。这个是第三个阶段,就是花了相对高的价格买了一个比较差的产品,当然这个时候消费者又不愿意了。
第四个阶段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往前走一步,就消费者稍微的把自己你的预算调高一点,企业也稍微的提高一下自己的成本,来保证整个的品质,等到第四个阶段的时候,这个市场或许恢复到一个相对比较理性的状态。整个的消费这个赛道,包括一些公司的财报,它的成本,它的营收,能够稍微的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这个就是它利润产生的微小的这种修复,但是也没有办法回到我们说2016年到2018年那种状态,整体的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消费行业赛道的繁荣。所以这个聊完了整个的过程,它意味着小的这种修复,小的企业利润的回升是存在的。尤其是要考虑到现在临近年底,地方政府在解决债务问题之后,其实手里面还是稍微有点余力来照顾一下,就该发工资得发工资,然后该给补贴的给补贴,能够让这个消费市场面对的这个蛋糕的盘子稍微的稳一稳,甚至略微的增加一些。这些都是给到了消费市场的一点小的暖风。
但是个人理解没有办法实现逆转,因为整体的宏观经济的状况摆在这个地方,这个大家都是肉眼可见。包括像今天统计局再次发布的这个宏观经济的数据,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仍然是同比下降,而且是两位数的下降。
利润是什么?利润是企业真正信心的来源,就是它修复资产表的最重要的来源。现在它的利润还在两位数的同比下跌的状况之下,你让他去对外扩张,对外去做新的业务等等,都不太现实。它本身的这这种行动都会非常的保守和谨慎,所以这个负向的螺旋还没有结束掉,这个是宏观经济的数据告诉我们的。
另外就是大家看一下行业层面上,就除了消费可能有一个小的弱复苏不至于反转之外,大家看到汽车这边又好像稍微遭遇了一点逆风。比亚迪今天作为行业的龙头,宣布给供应商再次的加压,让供应商在2025年提供的一些配件,价格再次下降10%,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说,这个可能就是他们的净利润。但是压完了之后,整个的产业链到底怎么样去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比亚迪这个消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透露给外界的时候,整个舆论炸锅了,大家认为在政策层面也在喊不要打价格战,行业层面上也在协调不要打价格战的时候,比亚迪好像又把锅给掀了,又把桌子给踢了。当然顶着这么大的一个舆论的压力,比亚迪会不会稍微把这个下手的狠劲儿收一收,这个是有可能的。现在其实比亚迪相关的公关部门已经出来洗地了,
面对阻力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之下,也很有可能会略微的把这个幅度降低一下,不要让整个的价格战太过于猛烈。
但是这个依然会给像汽车行业也要稍微的造成一点困扰。
这个也反映出来了整个宏观经济,复苏起来真的是一波三折,没有那么的顺利。
这个是汽车。
我们再来看一下海外的消息,略微有回暖。就是美国在前两天抡起关税大棒之后,在昨天晚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美国的股市当中,三大美国汽车厂商的股票纷纷的下跌,最大幅度通用汽车跌了9%,所以国际上马上掀起了一阵嘲笑之声,说美国
抡起
关税大棒,最终打了自己的脚,本来想惩罚别人,最后自家后院起火了。
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像通用或者是美国的福特,它本身也在墨西哥这个地方设置了工厂,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如果美国加征对于墨西哥出口商品的关税的话,其实是对于通用和福特来说也是非常大的麻烦。所以这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手的时候也会投鼠忌器。
这个事情的复杂程度以及在资本市场当中所产生的戏剧化的反转,都有可能会让特朗普在这一轮关税大棒打出去之前,要再三的思虑怎么降低自我受伤的这种概率,这个也会形成一种掣肘效应。所以会不会让他举起这个武器的概率稍微的降低,一打下去的这个力度略微的降低,这个都很有可能。这个也导致了全球的这种紧张的气氛是有所缓解的。昨天的时候大家看到美元的指数也略微的有回落,反映美国未来通胀水平的这个利率也稍微的有降低。所以这个也给全球其他的国家,包括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稍微的给了一点减轻压力的效果。我个人也是认为整个的美元指数走到107左右这个位置上,也基本上是非常强势的位置了。那么再进一步,这个概率其实是偏小的。这个也意味着像人民币贬到7.27这个位置,也可能是阶段性的一个底部。
总体上来说我们做个小结,
现在海外的紧张的气氛略微有缓解,国内的市场走的还是国内的逻辑。虽然有神秘的资金在今天好像进场来护盘,但是没有其他的一些政策性以及宏观基本面上的利好来做配合的话,那么这个单独进入到的资金很有可能只会略微的产生平复跌幅的压力,而不至于扭转目前的形势。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观点仍然没有变化,市场上仍然以这种避险性的配置,避险性的这种策略为主。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办的一个专门分享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知识星球。
星球已经运营多年,目前365元/年,也就是一天一元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