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头条早知道
你关心的头条,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头条早知道

“保水虾仁”爆雷,“抖音一哥”摊上事了!

头条早知道  · 公众号  ·  · 2025-03-20 00:19

主要观点总结

央视曝光了多家企业在生产虾仁过程中违规添加保水剂,以增加虾仁的卖相和重量。主播们紧急回应,并采取了行动。该事件暴露出食品行业的全链条漏洞,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除了事后追责,还需要事前防线的筑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视曝光‘泡药虾’问题

央视指出多家企业在虾仁生产中违规添加保水剂,以增加重量和提升产品卖相,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关键观点2: 主播们的回应和行动

涉事主播迅速做出反应,率先表态并采取措施,如先行赔付消费者,声明自营产品不添加保水剂,强调对产品生产的严格质检。

关键观点3: 行业漏洞和消费者担忧

该事件暴露了食品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漏洞,引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需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事前防线的筑牢。

关键观点4: 电商和直播平台的责任

电商平台和直播间成为问题产品的销售温床,需要加强对平台上的商品审核和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来源:电商天下(ID:DSTX355)

作者:清清


央视曝光“泡药虾”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刚过去不久,微博热搜榜依旧热闹非凡,在央视的镜头下,不仅大量知名品牌纷纷爆雷,各大顶流主播们也未能幸免。


谁也没想到,仅仅一个“保水虾仁”,竟然能同时炸出董宇辉、李佳琦、东方甄选三大顶流。


“零添加”“Q弹爽滑”“老人孩子都爱吃”……这无一不是主播们带货冷冻虾仁的常用话术,然而在响亮诱人的促销口号背后,却藏着极其丑恶的水产加工行业内幕: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企业在虾仁生产的过程中,为给虾仁增重、强化虾仁口感,违规添加过量的保水剂。


这种被称为“保水”或“泡药”的行业潜规则,虽然能够提升产品卖相、显著增重,但也使虾仁的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按照国家标准,冷冻虾仁中磷酸盐的最大添加量为千分之五,但有企业为了“增重”,直接将比例拉高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这也就导致在部分虾仁产品中,磷酸盐含量超标高达145%。


图源:央视财经


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100斤虾仁泡出来能多出24斤,而在“泡药”后,虾仁还会通过“包冰二次增重,由此一来,最终,一斤“保水虾仁”解冻完,竟然只会剩下三两。


IMG_256

图源:央视财经


然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产业链的“默契配合”。


企业为了规避监管,不仅在包装上隐匿保水剂信息,仅标注“虾仁和水”,还将目标瞄准电商平台和直播间——这些“看不见实物”的销售渠道,成了“科技虾仁”的完美温床。


要知道,连云港鲜知肴、渔趣多等涉事企业,正是直播间爆款虾仁的主力供应商。


一家工厂负责人直言,沿海人自己不吃这种虾,但网上卖得好,尤其是主播带的货,一晚上能出几万单。


也就是说,当消费者在直播间为“高性价比”买单时,就已经落入了食品安全陷阱。


多位顶流主播紧急回应


在3·15晚会揭开“保水虾仁”的内幕之后,顶流主播们迅速做出了反应。


率先表态的是“抖音顶流”董宇辉——此前,在与辉同行直播间大卖的“大岸浪花大号虾仁”,其生产商正是本次“保水虾仁”风波中被点名的企业之一。


3月16日,与辉同行的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


今年315晚会报道了冷冻虾仁涉嫌违规的问题。作为一家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与辉同行昨晚在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并展开了对此类商品的再次审核。


1db22ce39f667e8592fc9b2aa2b6adc6

图源:与辉同行


在声明中,与辉同行表示, 不论后期调查结果如何,与辉同行将对购买过“大岸浪花品牌”冷冻虾仁的消费者,先行按照“退一赔三”的金额进行售后服务。 相关打款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在1-3个工作日内全部完成。


截至发稿前,电商天下搜索发现,已经有不少消费者晒出了赔付记录,表示与辉同行的“退一赔三”已然到账。


而针对曝光视频中曾出现的“正大白对虾仁”,带货过该产品的李佳琦方面表示,据品牌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美腕将会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直播间上架了自营虾仁的东方甄选,也在舆论风口上发布了声明自证清白。


IMG_256

图源:东方甄选


在声明中,东方甄选表示:


对于广大消费者关心的东方甄选自营青虾仁是否添加保水剂的问题,承诺:东方甄选自营青虾仁不添加保水剂,配料表只有虾和水。


此外,东方甄选还强调称: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青虾仁净重都是扣除冰衣重量的,保证虾仁足斤足两,不让消费者为外层包冰额外付费。


相比于同行带货问题虾仁的补救,东方甄选此番自证无疑为其拉到不少好感。


也正是因为做足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高频盯产,严格质检”的前置工作,才能不惧官方的审查与舆论的质问。


3·15之后
行业理应警钟长鸣


今年的3·15晚会,不仅撕开了“保水虾仁”的伪装,更暴露了食品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漏洞。


还记得在相关话题的讨论区,有网友调侃称:“以前怕虾仁不新鲜,现在怕虾仁‘太新鲜’。”这样的戏谑背后,无疑是对食品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的无力与无奈。


地方监管部门的连夜行动——查封原料、下架产品、启动召回——固然展现了整治决心,但更深层的反思在于:为何这类“行业潜规则”总能死灰复燃?


在电商天下看来,当“保水剂增重”成为公开的秘密,当直播间成为劣质产品的放大器,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事后的追责,更是事前防线的筑牢。


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带货主播都必须谨记, 在价格与品质的博弈中,永远没有“侥幸”。 流量的红利终将褪去,唯有真正将品控置于利润之上,才能赢得长久信任。


而也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直播间可以退货,但吃进身体的毒素,谁来为我们‘召回’?”


在电商天下看来,3·15的意义,从来不只是曝光一两家黑心企业。


当“保水虾仁”从车间流向直播间,再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在拷问商业伦理的底线。


或许,只有当主播们真正意识到“带货”二字背后的重量,当监管的利剑始终高悬,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较真”的参与者,我们才能从“3·15的曝光”走向“365天的安心”。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