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
融入进祖国的强盛中
于敏,“两弹一星”元勋中
唯一没出过国的专家
他以总成绩排名第一
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投身氢弹研究后
为国隐姓埋名整整28年
今天,
是于敏逝世6周年的日子
一起跟随这份珍贵档案
“国家需要我,
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敏与父母合影
1946年,
他考入北京大学
在北大学习期间,
于敏的成绩名列前茅
1949年
他以
88.46分的总成绩
从物理系毕业
排名全系第一
其中三、四年级的
近世代数和矩阵行列式论两门课程
毕业后,
于敏继续在北大攻读研究生
1951年,
于敏离开北大
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开启了科研生涯
几乎全靠自己
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
站在了国际前沿
他与合作者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
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
钱三强
告诉于敏:
领导和参加中国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
于敏的原子核理论研究
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期
但他仍毫不犹豫地选择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
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
”
从那时起,于敏的名字和他的事业
一起成为国家机密
无数个日日夜夜
,
于敏常半跪在地
埋头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
他工作的科研大楼里
一宿一宿灯火通明
大家常常为了琢磨一个问题
最终,
于敏带领大家发现了
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
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
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打破了西方垄断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在于敏、邓稼先、王淦昌等
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用时6年3个月
英国用时4年7个月,法国用时8年6个月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88年,
于敏的身份正式被解密
这时他已62岁
28年的时间里
为了研制氢弹,于敏隐姓埋名
对国家机密守口如瓶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
连他的妻子都说
△于敏和妻子孙玉芹
2019年1月16日
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他生前曾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进祖国的
▌
本文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国家记忆》
来源:央视新闻
,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