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美军将进驻,俄罗斯反对 ·  昨天  
参考消息  ·  燃爆了!细数珠海航展“名场面”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巴西总统获准乘飞机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再对中国芯片相关行业下黑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视界 | 这项中国传统技艺令外媒啧啧称奇 外国网友:失传?我们不同意!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5-17 21:16

正文



北京的胡同里,晃着这么一位大叔,平时手里转着俩核桃,腆着肚子走来走去——



一拿起剃刀,神情立马专注起来,成了“京城板寸王”——



一刀一梳,上下推移间,一个板寸便潇洒成型——



5月16日,BBC中文网发布了一则视频,为大家介绍了这种中国传统技艺——“板寸剃法”。片中主人公刘清池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在老胡同里专门给人剪板寸头。



剪了30多年板寸的刘清池表示,老北京的板寸就是见平见方,方中带圆,特别讲究干净利落,能够显出精气神儿来。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一个发型就能体现出来的精气神儿是什么样的↓↓




中国男性爱剃板寸头,似乎已经给外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美国“问与答网站”Quora上,还有这么一个讨论:为啥板寸在中国很常见?



不少网友认为,板寸清爽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网友说,中国人发质硬、直,留长了不好打理。


还有网友表示,板寸能体现出男子汉气概,留这种发型的男性多给人一种沉稳、可靠、不张扬的印象。


身份需求也是原因之一。除了军人,课业繁重的中学男生也会被要求剃板寸。留着板寸头的厨师形象更是非常多见,餐饮业将其作为保证食物洁净的方式之一,让顾客放心。



在刘清池的服务对象中,就有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会亲自登门为出大价钱的外企老板剃头,也能分文不取为胡同里的孤寡老人剪板寸;不少相声演员都是刘清池的回头客,神舟六号、七号航天英雄出征前也曾来他这儿剃过板寸。



现下有观点认为,剃板寸得“看脸”,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剃板寸。其实,板寸也分多种类型,对应不同的人。


刘清池在这么多年的剃头生涯中,就将板寸分成了三类:“方寸”硬朗,“青寸”利落而富有少年气,“圆寸”则透出一股书生气。刘清池表示:“陈凯歌的发型搁陈宝国头上就不行。”



为了能剪出适合的发型,刘清池开剪前都会和客人聊聊天,了解对方的个性,再配合脸型、年龄、职业来确定发型,不少顾客也因此成了回头客。


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事,越是考验一个人的功夫。


刘清池的“板寸”技艺是从爷爷那儿传下来的。年幼时,他为了能把推子端稳,三伏天手臂吊砖头练臂力,这样握在手里的推子不滑、不抖。



除了将传统的剃头“十六技”烂熟于胸,他还把掏耳、刮脸等老辈儿剃头的手艺收集起来。


虽然板寸是男性的发型,但刘清池认为,女性的审美更准确,还会收集女士们的意见。


在BBC的视频中,刘清池介绍,板寸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传统理发技艺。可他现在担心,这种传统的手艺将会渐渐消失,老手艺人走了,也带走了他们的手艺。



不过,视频中也有年轻面孔的出现——



刘清池的徒弟在他的指导下,正为客人剃头。刘清池表示,他以后要带着这帮90后、00后的小徒弟们,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近年来,中国传统技艺的消失引来不少外媒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今年2月就曾将目光投向另一项传统技艺——长嘴壶茶艺。



来自四川雅安的茶艺师刘绪敏从20出头就开始学习长嘴壶茶艺,从刚接触这门技艺到成功表演花了足足三年时间。每一天,刘绪敏都要花七到八个小时练习,以求表演时能达到“人茶合一”的状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还曾走近贵州的“独竹漂”。“独竹漂”是指表演者脚踏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楠竹,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外国网友评论道:这简直不可思议!表演者的平衡感令人佩服!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到世界各地巡演。有网友更表示愿意学一学。


不过,正是由于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接触到“独竹漂”,这一贵州文化名片也面临着消失的风险。不过,接受采访的老人们表示,现在他们也开发了一些新颖的表演形式,例如水上芭蕾。


希望在未来,这些传统技艺能够通过新的方式,重新获得年轻的生命。


失传?我们不答应!欢迎转发分享↗↗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