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在商人家庭的樱桃,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
文| 铅笔道 记者 吴泽骞
►导语
便利货架这个赛道愈演愈烈,杭州的“果小7”也在无意间加入了这场战争。
团队的三位创始人分别为70后、80后和90后,从早期为便利店提供小包装水果,到后来为企业提供开放式零食货架,到现在聚焦办公楼宇电梯等候厅无人值守货架运营,他们走过了2年的时间。
目前,“果小7”已在杭州投放了1000多个货架,并与20多家物业达成了合作。平均每个货架投放25个SKU,商品单价在15元以内。单点日均成交 30 单,日流水100~150 元。
团队可供应的商品超过3000个SKU,其中通过OEM模式打造的自有品牌及联合品牌商品规模占60%,毛利为50%,而其他普通标品的毛利为27%。
注:樱桃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离职休整了一个月后,樱桃决定自己创业,为杭州的便利店供应分拣包装后的水果。
之所以切入这一领域,是因为她觉得跟其年龄相仿的80后、90后一代身上,都被贴有合租、单身等标签。他们并不习惯大批量采购水果,而是购买一两个苹果、几片西瓜、两三根香蕉等。因此分拣过的精包装、小量的水果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原产品一部分来自合伙人家中自建的果园基地,另一部分则与果园、农副特产供应商等合作,包装后以“果小7”品牌进驻便利店。一年的时间,他们已为600多家网点进行配送,顾客复购率为40%。
此时,一些用户也提交了反馈,希望能够将水果直接送到办公室中。同时,团队内部也认为仅为便利店供货体量太小,“最多是一门生意”。而且团队过往的工作经验也对B端接触较少,因此樱桃也渐渐将公司的运营方向转到C端。
但采用O2O的方式太耗资金,加之“果小7”的重点始终在线下,于是团队考虑将“水果货架”放入企业。
樱桃选择在此前有过合作的连锁快捷酒店进行MVP测试,投放了应季水果和饮料共10个SKU,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支付。“效果不错”,三周的测试期内,酒店货架的客单价在20元左右,平均每天销售额为300~400元。
看到数据情况良好,团队决定从2016年年初起,在员工数100人以上的企业内部设置“果小7”开放式货架,并将品类从水果、饮料扩充到休闲零食等20多个SKU。
到了去年年底,团队已经在700多家企业内布置了货架,平均客单价5元。根据消费数据情况,团队会为不同货架配置不同的商品,其自有的周转仓库已覆盖3000多个SKU。
在去年的运营中,团队也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市场规模有限,整个杭州员工在50人以上、80后90后居多企业的只有3000家,且公司地点分散,密度不高;二是配送成本高,单个货架单次配送成本高达40~100元;三是BD成本高,进驻不同企业的流程难以标准化; 四是10%~20%的货损率导致被投放的企业不愿意“兜底”。
“显然将开放式货架投放在企业内部并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经过考虑,团队将目光瞄准了办公楼宇的电梯等候厅。
首先电梯等候厅可以辐射同一楼层的客户,这样无需考虑企业的规模大小;其次选择投放的电梯等候厅都有摄像头,并有保安、保洁等人员进行监督;按照办公楼宇投放货架,可以保证密度以降低配送成本,同时谈判的效率也会大为提高;最后,补货可以选择任一时间,不同楼层之间的货品可以调整。
从今年开始,“果小7”除了在一些大公司内部设置货架外,其开放式货架主要都放在了办公楼宇电梯等候厅。每个点位布置 2 个货架,能覆盖 150~200 人。
单个货架放置25个SKU,单价在15元以内。单点一天约成交 30 单,日流水100~150 元。现在“果小7”单点每日补货配送的成本在10元以内。
◆ 除了售卖商品卖,“果小7”的货架还能放置急救箱、常用工具以及便民雨伞等。
在选品方面,除了常规的零食、水果、饮料之外,“果小7”也供应用OEM模式打造的自有品牌和联合品牌,比如“几禾零食袋”,即将山楂、果干等组合包装。现在“果小7”的 3000 多个 SKU中,自有品牌及联合商品规模占60%,毛利为50%,普通商品的毛利为27%。
目前,“果小7”已在杭州投放了1000多个货架,并与20多家物业达成了合作,每月销售额70多万元。团队已在今年3月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璧声创投和个人投资者。其智能货柜正在研发当中,预计今年11月进入量产阶段。
预计到今年年底,“果小7”将在杭州铺设1万个货架,并会向成都、南京、武汉等一些城市拓展。
编辑 孙 娇 校对 任清卓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我是本文作者吴泽骞,一名关注硬件智能、企业服务的科技爱好者,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SorryMarks。(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金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