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报全媒体)一直以来,高通收购恩智浦的进展都引发全球关注,而中国商务部则成为这笔交易成败的关键。据悉,这笔交易将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25日23时59分(北京时间7月26日11时59分)之前到期。
恩智浦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半导体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手机、个人媒体播放器、电视、机顶盒、辨识应用、汽车等电子设备。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
众所周知,高通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芯片供应商之一,高通收购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制造商,实则是为实现业务转型,不再减少对智能手机业务的依赖,同时还能增强高通在5G技术领域的领导力。
但是现在,这笔可能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最大规模的收购案,历时一年多,最终被宣判“死刑”。
今日上午,据知情人士爆料,高通高管已不再指望中国批准其与恩智浦的交易,而高通将向恩智浦支付高达20亿美元的“分手费”。
除了支付高昂的“分手费”,高通也准备开启最高可达3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弥补因收购流产给股东带来的损失。
至于为何放弃收购的原因,高通没有提及太多,只是强调,公司继续前进,减少业务中的不确定性,并专注于业务本身,才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
实际上在最终交易期限不足3小时之际,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仍存在一丝可能性或会在最后关头这场交易会被批准,但高通已然不抱有期待。
而在今天11:59分最终交易截止时间内,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是没有宣布是否批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这也意味着,高通智能就此放弃这场交易了。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日前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依法对收购案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中方有关部门与高通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早在2016年10月,高通首次提出以约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荷兰的恩智浦,但遭遇一些恩智浦股东的反对,他们坚持要求更高的价格。高通公司2月份将其出价提高至440亿美元。
但这笔交易必须要获得美国、中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的批准。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其中的8个批准,唯一一个还没有批准的,就剩中国。
此前4月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该交易在行业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市场竞争可能不利,调查机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调查取证和分析,并已就此交易向高通公司提出竞争关注,与高通公司就如何消除交易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磋商。对于高通公司已经提出的救济措施的方案,调查机关进行的市场测试初步反馈认为,高通公司方案难以解决相关市场竞争问题。”
不过这项收购案在5月曾出现过转机。彼时特朗普发推文表示正在敦促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的处理网开一面,与此同时有消息称商务部已重新启动对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一案的反垄断审核,恢复此前因中美贸易纠纷而实际陷入停滞状态的审核工作。
消息人士称,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对这笔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并于5月28日就此事召开会议,高通法律团队也会前往北京,针对恩智浦购并案进行后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