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蝉创意
蝉创意是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Just kidding...
51好读  ›  专栏  ›  蝉创意

从来没人问她们,那个强奸犯当时穿了什么

蝉创意  · 公众号  · 时尚  · 2018-02-06 23:00

正文

↑↑↑

最近,有一场特别的展览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


这场展览的名字叫 what were you wearing (你当时穿了什么衣服)"


而挂在展览厅里一件件衣服,全是曾经被性侵的受害者们当天的衣着。



长裤、T恤、衬衣、棒球帽,这些平常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衣服,却给很多前来看展的人巨大的心理冲击。




展厅中的每件衣服的旁边,都记录着受害人回忆起来的当时的场景——


“T恤和牛仔裤。这样的事发生了三次,来自三个不同的人。

但每次我穿的,都是T恤和牛仔裤。”


“一件我最喜欢的黄色T恤,但我忘记当时穿什么裤子了。我很纳闷,我当时只是想离开我哥房间,回去看我的卡通而已。”


“事情发生后我两天没去上班。当我把事情告诉我老板后,她就问了我这个问题。

我说‘一件T恤和牛仔裤啊,你觉得去打篮球应该穿什么?’

说完我就摔门而出,再也没有回来过。”


“泳衣。我们划了一整天的船,玩得超开心。但就在我回帐篷换衣服的时候,他们闯了进来。”


而最让人最揪心的是墙上的“童装”,艳丽的颜色此刻显得特别刺眼。


“一条太阳背心裙。那之后的几个月,我母亲经常在我衣橱前说我怎么就再没穿过小裙子了呢。那时的我才6岁。”



别再问这种蠢问题了


如今这个展览在美国的堪萨斯大学和比利时摩伦贝克都相继举办,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Molenbeek社会服务项目经理Yasmina El Moutouk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来消除对人们对强奸的刻板印象。”



“更重要的是要提醒人们,这个问题对于遇难者来说是无用的,有害的。”


“从来没人问我,那个强奸犯当时穿了什么。”


如果要以女生的穿着来判定她会不会遭到迫害,那么下面这些展出的衣服,


更是给了那些糊涂的人当头一记棒喝。


“军队的迷彩战斗服。我当时手上还拿着一把枪,足够避免我遭受任何伤害了吧?”


“当时穿了件武装警服,但也没有起到一丝作用。”


人们总会对被害人说,你当时怎么不再反抗一点,你当时怎么那么不小心。


但防人之心到底要怎样,才能抵得过蓄谋的害人之心?


曾有受害者总结过从警察那里听到的问题——


“你当时穿了什么?”

“你为何不大声叫喊反抗他?”

“你是不是经常带男生回家?”


展馆上还有一位受害者,提供了三套完全你不同的衣服,


因为她被蹂躏了三次。



来看展馆的人都表示很痛心, “这跟受害者穿什么,完全没有关系啊!”


换言之, 如果真能通过改变服装,就杜绝强奸和性侵,那事情不是比想象中简单得多?



少一点冷漠,就少一份沉默


这阵子有关性侵的话题太多太多了。


北电性侵事件、林奕含自杀、好莱坞哈维·温斯坦30年的性侵丑闻、电影《嘉年华》里受侵害的儿童、美国国家体操队前队医性侵事件、蓝洁瑛性侵录音被曝光....



一方面,你感觉触目惊心,很多性侵事件就发生在身边。


一方面,你又庆幸受害者们终于慢慢地敢站出来指认施暴者。


前不久蝉主又看到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标题——



一名11岁的女童乐乐遭在被检查出怀孕后,只说了两个字:“老师”。



乐乐的父亲肢体残疾,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有智力缺陷且无个人生活管理能力,一直由大女儿照料。


施暴者刘某在校园将乐乐强行带至楼梯,时候威胁如有泄露,就会杀乐乐全家。


刘某在校负责管理校风和纪律, 事后乐乐通过看书才明白这种行为叫强奸。



而在校方得知情况后,校长却首先划清界限回应: 涉事男子为校警非教师。 并就刘某是否为学校老师这一问题,和家长产生争执。


最后的结局,是家人决定带乐乐到医院实行引产。但孩子能拿掉,也填补不了孩子的心灵了。


这样的结果当然让人痛心,没人关心受害者,反倒是施暴者们推卸责任、打擦边球、急着划清界限撇清关系。


还有社会对受害者异样的眼光,让施暴者更加“有恃无恐”——


“你说出去,你自己也没脸见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