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潘幸知
潘幸知,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CEO。情感私董会创始人。携手近千名华人心理咨询师,通过24小时贴身情感陪护与陌生闺蜜分享式社交,帮助女性提升恋爱和婚姻情商,实现情感自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潘幸知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潘幸知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6-04 21: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情感医生潘幸知(微信: sharpshow ),帮你提高恋爱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24小时贴身陪护。请添加微信号 xingzhizaixian12 进行付费预约。帮你疏导情绪,专业、高效、分步骤的解决情感问题,重建婚恋关系。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仪式感成了一个热词。


一个人吃饭,要给它起个名字,叫一人食。还要配上素色的桌布,木筷子,淘来的和风小碗,用90度拍下照片。


读书的时候,要关掉手机,断网,倒上一杯茶或者咖啡,一定要是纸质书,打开台灯,翻开一页,慢慢品味。


买来许多无用的小物件,摆在窗明几净的角落,每天拂拭,打扫,让阳光照进来,晒在它们身上。


还有爱情里的仪式感:恋爱纪念日,约会纪念日,520,七夕,圣诞节,鲜花,高档西餐厅和明亮得纤尘不染的灯光。


……


这些……怎么说呢,其实也不坏。我不是要抨击仪式感。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是会去寻求某种仪式感的人。比如,写作的时候,我不会一直坐在电脑前码字,而是会站起来,在客厅里来来回回、一圈一圈地踱步,抑或扫地,整理卫生。


一边做事,一边让脑海里的概念和想法自由浮现、自由组合,直到构造出一个精巧的模型时,再把它写下来。


前公司是一家非常精干的创业公司,也深谙仪式感的道理。每周五的下午,惯例都要开个周会,放下所有的事情,所有人聚在一起,看看数据,听听CEO讲话。平时来了新人,总会由 HR 带着巡一遍楼,巡到的部门要起立鼓掌。


离职的时候,离开的人会在大群里发个红包,写一句在这里的日子很开心,谢谢大家,然后大家纷纷送上一句前程顺利!


尽管可能压根没几个人认识他,尽管这样的行为没太大实际意义,但的确会让每一个人感到: 你是活在一个集体里面,你在跟大家一起,做着一些正当、重要、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情。


我想,大多数在日常生活中,追寻仪式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 通过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仪式,让日常生活呈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们用来对抗日常的最好武器。


02


人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呢?或者说,仪式感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学术上,可以为仪式找到源头。法国人类学家 Arnold van Gennep 的代表作《通过仪式》,提出了仪式的三重结构和阈限理论。苏格兰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则在他的基础上,将仪式的研究发扬光大,形成了特纳学派。


他的主要观点是……(这个太学术了,肯定没人看,咱们还是聊点通俗的吧。)总而言之,仪式的本质是什么?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暂时剥离。


人在仪式之中,一切所从属的身份被暂时剥离了。不再有等级,尊卑,上下,分类和结构,一切的参与者都遵循仪式本身的规则,而这套规则的导向,是将人往自然本性的深处进行引导:我是谁?


你会感觉到,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起来。你会重新去观察和思考它们的意义,它们与自己的联系。你会体会到一种极端独处、独一无二,极端自由的感觉。


这就是自然性和个人性的释放。其实,这也正是日常生活中,追求仪式感的背后源头。


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仪式,而是借由对仪式的重复,将自己从等级森严的日常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自己,本质上,这是一种掌控感。


03


社会结构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只要你在社会之中,无论你处于哪个位置,你都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都必须遵循社会规则。


前阵子,很多人热炒财务自由这个词。他们总觉得,努力挣钱,做投资,当老板,开公司,只要自己能累积到足够的财富,并且这些财富能带来稳定的被动收入,自己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干什么,再也不必为五斗米折腰。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识一些创业公司的老板,以及一些大公司的高管。按一般人的认知,他们应该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我看到的现象是,他们天天飞遍全国各地谈业务,做方案,天天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住酒店,可能几周都回不了一趟家。


在他们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潜藏的永远都是三个词:累,忙,没时间。这就是社会结构的残酷。 社会有它自己的节奏,无论你是谁,是企业家还是白领,都不得不跟着它的节奏跑。


对他们来说,仪式感是什么?也许就是自己开车回家,到楼下,不下车,在车里静静坐着的这一阵子。因为只有这一阵子,他们才是自由的。


只有这一阵子,他们才能褪去自己肩上一整个公司、一整个部门的重负,重新找回对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04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都习惯了被生活推着走。早晨急匆匆去上班,一边赶地铁一边吃早饭;午餐在楼下买个便当;晚上加班到九点、十点,回去洗个澡,累得只想埋头就睡。


难得有一个周末,也会睡掉一大半,再匆忙把这周的剧补上。然后准备下周一要交的报告。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不是。 在生活的重负之下,我们的自然性和个人性,都让位于社会性。与其说是我们在生活,不如说是生活本身,在我们的生命里,不留情面地径直走过。


一不小心,我们就老了。所以,我们借由仪式,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小事赋予意义,目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通过这些仪式,重新找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重新让自己感到:我才是生活的主人。


这就是掌控感。掌控感带给我们安全感,因为每个人只有确认自己的存在,确认自己能够对身边的事物、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确认自己的自主意识,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而这是一切存在的精神基础。我存在,是因为我觉得,我有价值。我有价值,是因为我觉得,我能掌控自己的一切。


我能掌控自己的一切,靠什么体现?靠生活中每个重要的事件,每个仪式性的瞬间,每个我能够不管不顾时间、去做一些毫无实际意义事情的时刻。


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是我在操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操控我。这就是一种悲剧的神圣。


05


回到仪式。特纳认为,人性在仪式、宗教和艺术中得以发展。他认为,西方上世纪中叶的嬉皮士文化,正是扩展了阈限,抹除了社会结构,强调人性至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迸发出创造力和能量,再造了社会文化,使陈腐的、死板的社会,再次获得生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展出来的种种仪式感,也正是一种内省和沉思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不是任何人,我只是一个读者。

在我做饭的时候,我不是任何人,我只是一个工匠。

在我创作的时候,我不是任何人,我只是一个艺术家。


诸如此类。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掌控感,以及它所带来的安全感,让我们得以在日常生活的慵常、无聊和空虚中,重新获得对生命的激情。


这种现象把两个人联结在一起,推而广之,就是什么呢?爱情,婚姻,乃至于婚礼。


爱情之中的种种仪式,都是在强调一件事情 —— 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仪式。爱情多伟大啊。爱情是两个人联手起来对抗全世界。


06


最后,回到正题。除了给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仪式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掌控感呢?


1、掌控身体


有氧运动,以及锻炼协调性。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提高体能,从更大的意义上说,是提高我们对整个身体的掌控能力。


身体是大脑的基础。 通过掌控身体,我们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节律,获得更充沛的精力,更稳定的情绪和思维控制能力。


这些,都是保证我们的大脑,工作在最好状态的基本条件。


2、掌控时间


掌控时间,本质上,就是提高我们对时间的知觉和管理能力 。前者,可以采取柳比歇夫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开销,从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时间模型。


后者,可以通过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将不同优先级、难度、类型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时间段,来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杜绝被时间赶着跑的被动。


3、掌控情绪


一个人成熟与否,最主要的表现,是看情商,也就是察觉他人情绪,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无论任何时候,情绪都是理性思考的大敌。


学习正念,练习冥想,了解一些心理学中对情绪的管控方法,可以有效地摆脱情绪对大脑的影响。


4、掌控目标


以上这些,都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最佳状态的方式。而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用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你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一个你愿意为之奋斗、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并把它细化、分解、落地,践行到每一天的活动之中,让自己看到每一天的进步,让每一天都成为非同寻常的一天。


这才是最本质的掌控感的来源。


作者简介:Lachel,互联网经理人,高效管理达人,知乎24万赞答主,LinkedIn/36氪/插坐学院特约作者。公众号: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潘幸知

携手 百位情感咨询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订阅我 ↓

夫妻沟通 出轨冷暴力修复

性和谐 离婚适应 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12


幸知在线六月会员课来袭!
发现外遇苗头, 解决婚姻冲突


预防出轨的正确姿势 四节系列课程

+
做有气度的女子
四节特别推荐课程


八节课程 倾情奉献

仅需 128元
(年度会员免费,请勿重复付费)


课表一键收藏 ↓


授课方式 :微信群语音授课1小时+答疑30分钟


报名方式:

① 扫描下方二维码

② 向幸知在线支付 128元

③ 获得消费凭证

④ 联系微信客服 xingzhizaixian11

(付款不成功,可直接联系 ↑ ↑↑

⑤ 加入微信授课授课群/生活群


您也可以通过电话咨询

400-900-6966


支付完毕

请一定要联系微信号 xingzhizaixian11

老朋友联系幸知在线任一客服!


系列课程

课程主题 :预防出轨的正确姿势

每周一个案例,每周一种练习,四周改善婚姻关系。


课程主讲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 鲍立铣

鲍立铣,心理学博士,加拿大注册心理治疗师,注册心理学家,加拿大心理学会会员,中美精神分析联盟成员。现在加拿大多伦多精神卫生机构从事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个人执业心理医生。曾任上海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副教授,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培训项目负责人及小组培训导师。擅长处理婚姻家庭、恋爱情感、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成瘾问题、以及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各类问题的心理评估、咨询和治疗。


鲍立铣博士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他近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成功地帮助成百上千个家庭走出关系的泥潭。他的课程采用最新的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结合练习和个人体验,帮助您活在爱的滋养关系当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实验万事屋  ·  毕业论文是我给你写的最后一封情书
7 年前
超级数学建模  ·  10年来,编程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7 年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好用到哭的它们,居然不到50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