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麻醉论坛为业内最大的麻醉学门户网站,包括学术论坛、医学视频库、麻醉考试辅导中心、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华人麻醉医生提供业内资讯、专业交流、教育培训、资源分享、学术科普推广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11月起,这些医药新规将影响你我! ·  19 小时前  
医学影像沙龙  ·  扫完CT发现体位摆错了怎么办?放射科老司机教 ... ·  2 天前  
丁香园  ·  又一批医护被通报!副高职称被撤销 ·  3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两上市药企进行了资产交易!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青年麻醉论坛

镇痛的挑战:一次连续神经阻滞镇痛失败的反思

新青年麻醉论坛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0-31 06:30

正文

作者:张杰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镇痛的挑战:一次连续神经阻滞镇痛失败的反思


某个周末,我正在值班,接到了科里一位高年资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的一名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连续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中出现了失效,想让我帮忙处理。接到电话时,我心中产生了一丝疑惑:这位老师的神经阻滞技术在科里是顶尖的,按理说不应该出现操作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镇痛失败呢?我猜测大概率是导管在皮肤表面固定的位置松动,导致了移位。这种情况之前也曾发生过,毕竟下肢神经阻滞的导管位置相对灵活,不像硬膜外置管那样稳定,容易受到活动的干扰。


不久,患者被送到了手术室。他告诉我,术后刚开始时效果尚可,但十几个小时后效果明显减弱。听起来很像是导管移位。我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准备检查阻滞部位。意外的是,导管在皮肤表面的固定非常牢靠,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难道是置管位置有问题?但是一开始效果是好的啊。来不及多想,我迅速打开B超机,想通过影像找到问题所在。


经过仔细扫描,我终于找到了管道,发现管道顶端已经远离了神经,似乎是置管的深度不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管道在B超下呈现出弧型的轨迹。我用笔在屏幕上比划了一下,发现如果管道是直的,顶端本应能够接触到神经。这表明最初置管位置是正确的,但随后出现了外界因素导致管道在组织内变形移位。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移位呢?


回看B超屏幕,我想起了日常操作的习惯,随即拨打电话与这位老师确认操作过程。听完她的讲述,谜底终于揭开。原来在操作时,我们通常在坐骨神经的深面和浅面各给药一次,以确保局麻药物能够完全包裹神经,从而增强阻滞效果。然而,在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阻滞针从B超视野中丢失,我们往往在浅面给完药后并不会完全将针退至皮下,而在肌肉中的针调整方向时,必然会对肌肉产生挤压和拉伸,导致其形变。这种形变为后续的管道移位埋下了隐患。


在我们将连续阻滞管道置入时,由于此时管道仍处于神经阻滞针内,因此处于直线状态。然而,拔针后,柔软的管道难以抵抗腿部肌肉的弹性回缩力,随着肌肉的逐渐回缩,管道开始变形并移位,最终导致连续镇痛失败。我们通过一个动画演示这一过程。


回顾这个案例,可以推测,导管的移位很可能发生在针拔出后的短时间内。患者术后十几个小时后出现疼痛,与单次阻滞的持续时间相符。如果在拔出阻滞针后能够再次确认导管位置,或许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然而,即使能够及时发现,针已退出也需要重新穿刺,因此更重要的经验教训是,在进行此类置管操作时,应尽量避免穿刺针和肌肉之间产生过多不必要的张力。确认目标点和穿刺点尽量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穿刺部位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隐性的导管移位,从而确保连续镇痛的成功。

END


往期优秀原创作品精选:

1.低剂量丙泊酚镇静对未禁食患者安全吗?

(作者:新青年麻醉论坛文献编译组)

2.我们应警惕阿片类药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
(作者:邓硕曾,赵薇,张彦丽 
3.麻醉诱导期疑是瑞马唑仑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方启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院区麻醉科)

4.人工智能为麻醉插上了 AI的翅膀

(作者:邓硕、曾吴刚、俊赵薇、宋海波

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沉浸式学习,成就专业新高度

(作者:新青年麻醉论坛)

6.领福利 | 因为一个视频,术前访视直接省力85%

(作者:新青年麻醉论坛)

7.麻醉治疗学之术后慢性疼痛大有可为

(作者: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王君;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柴彬)

8.浅谈无痛胃镜中的呛咳

(作者: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廖余红)

......

👉点击查看:优秀原创投稿精选列表


稿

1.欢迎同行原创投稿,稿酬200元/篇

2.投稿>3篇以上,优先加入新青年高级技术群

3.投稿10篇以上成为新青年特约撰稿专家,获得新青年终身VIP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